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過後,再不溫補養肺就晚了

2601ec795ef64302864ec18d5bf279a8.jpeg

「暑退秋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今天是秋分節氣,暑氣到了這個時節已經完全散盡,秋燥與秋寒開始登場。

離秋分最近的滿月(陰曆八月十五)被稱為「中秋」明月。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相應,在志為憂,肺氣虛者和老年人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的情況。

常見疾病預防

秋分是收穫的季節,也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漸消,陰氣漸長,不同體質的人群適應性不同。

氣虛質、陽虛質、氣鬱質和血瘀質的人群容易出現各種不適癥狀,感冒、咽炎、鼻炎、哮喘、腹瀉、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等疾病也高發。

故多事之秋更要遵循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從飲食、起居、情志等方面進行調攝,防感冒、防腹瀉、防秋燥,防過敏。

健康人群可以適當「秋凍」,提高機體免疫力。但是體質虛弱者、過敏性鼻炎、哮喘、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早晚適當添加衣服,避免感冒,因為寒冷也是上述疾病的誘發因素

所以順應秋天的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物,注意薄弱部位(頸部、肩關節、膝關節、胃脘部、臍部等)的保暖,防感冒、防腹瀉、防過敏。還要注意心理衛生,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undefined

運動調養

秋分養生,保養陰氣。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和有氧運動,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

秋分是陰陽強弱轉換的關鍵節氣,「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建議早睡早起,體弱和陽虛質者尤為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

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相應,在志為憂。肺氣虛者和老年人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精神調養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建議外出秋遊,可以登高遠眺,或者到海邊,這也是養生中的養收之法。

undefined

飲食調養

潤肺防燥,果蔬幫忙。秋季多喝水,多喝粥。喝水時可以用麥冬、菊花、乾青果、玄參等中藥沖泡,代替茶飲。小米粥、山藥薏米粥等也都適合在秋季食用。

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泥鰍、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藥、梨、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

養陰潤燥食物因性多寒涼,有礙脾胃,對於脾胃消化功能虛弱的人可能會出現腹瀉或大便溏薄,此類人群建議食用陳皮、佛手、山藥等健脾胃的食材,或者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

總之,秋季食物和水果要辨溫熱寒涼,結合自己的體質和慢病科學選擇。複合體質的人或者是秋燥癥狀嚴重者,建議專業中醫師調理。

推薦食譜

雪梨羅漢果湯

undefined

配方:雪梨1個,羅漢果半個。

製法:將雪梨洗凈,連皮、核切碎,羅漢果洗凈,然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共煎,煮沸30分鐘,去渣飲湯。每日2次,連服3日。

功效:潤肺消痰,清熱利咽。適用於秋季咽部微痛,或有異物感,音啞、咳嗽等。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便溏、寒咳者不宜服。

沙參百合鴨湯

undefined

配方:北沙參、百合各30克,肥鴨肉150克

製法:將北沙參、百合、鴨肉分別洗凈,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至鴨肉熟爛即成。

功效:養陰潤肺,清熱化痰。適用於肺熱陰虛所致的咳嗽咯痰、痰黏難咳、口燥咽乾、大便乾結等。


作者:方泓  李少濱(龍華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許琦敏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