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出國留學中最“苦”的,其實是家長

孩子出國後,家裡最中心的一塊好像突然不見了。飯桌上的話題,日常生活的瑣事,甚至是和朋友的談資,大多都是圍繞著孩子進行的。為了彌補看不到孩子的思念,許多家長會選擇用影片的方式來見見遠隔萬裡的孩子。但是,該怎麽做才能讓孩子滿意?該怎麽面對留學後,性格變化的孩子?

From: 新東方前途出國

WeChat: xdfqiantu

邊小木元宵節的跟媽媽吵了一架,因為她正上課的時候,她媽媽的影片打過來了。她完全忘記那天是個重大的農歷節日,腦海裡的蹦出來的第一個念頭是“這時候影片不會發生了什麽事吧”。

頻繁影片的背後,是家長們無處安放的孤獨和愛

她戴上耳機心急火燎地接起電話,畫面中是一桌子的好菜和熱鬧喧嘩的親戚們,媽媽像紀錄片解說的畫外音一樣,讓她和親戚們打個招呼,然後照例的炫耀式自誇:“小木讀的學校可有名了,在世界都排的上名的……她忙……你們想代購化妝品可以找我的,讓小木給買,不多收錢……”

邊小木不聲不響地把影片掛斷了,從頭到尾,她沒有插上一句話。一整天,小木的腦袋裡都回響著一萬多公里外親戚們的談笑聲。這一年來,無論是在睡覺在路上在購物在學習或者在上課,媽媽的影片隨時隨地無孔不入,小木越想越覺得生氣和委屈,於是拉黑了她。

距離越遠,父母對孩子的掛念越深。尤其是對社會經驗不足的留學生來說,父母想要了解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在國內時,父母的生活重心是孩子,但孩子一出國,全副的精力沒了用處,又沒有其他消遣。家長們一時無法從孩子的生活中抽離出來,留學生父母頻繁影片的背後,是無處安放的孤單和愛

前段時間,很多人都在關注《留學生發萬字長文數落父母,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新聞報導,讓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這一話題被廣泛討論。但這種極端的情況其實並不多見,對於留學生來說,與父母相隔兩地,最尋常的也只有影片聊天了。

當長大成人的我們,不斷吐槽父母的時候,他們其實也在經歷痛苦的成長。

雖然距離遠了,關係反倒更和諧了

“ 雖然距離遠了,我和爸媽的關係反倒比原來和諧了。”

大方從前是個叛逆少年,撩撩小學妹,在學校廁所抽煙,和兄弟網咖團戰之類的事情沒少乾過,出國前和父母的關係談不上劍拔弩張,但也與“和諧”二字不沾邊。

在大方的教育問題上,他爸爸提倡的是“不批評,不讚揚,不細問”的中庸形式,而她媽媽則剛好相反。大方當然抗爭過,抗爭的主要對象就是媽媽。

“以前覺得我媽挺不可理喻的,現在覺得都能理解了。”大方笑嘻嘻地說:“反而是我放假回家,爸媽都有事忙,覺得有點受冷落呢。”

距離,讓他與父母有了更多相愛的理由,也讓彼此能夠體面地淡出對方的生活。

父母和孩子,都在不斷成長

閨蜜在朋友圈吐槽她爸:

我現在在家裡一點地位都沒有!!人不如喵!!!還重點圈出了他爸,提醒他看到。

配圖她爸用她房間改裝的貓咪遊戲室,貓爬架比她之前的書櫃都高。

她其實並不在乎自己的臥室被改裝,反正一年也回不去幾次,她之所以鄭重其事發條朋友圈,其實是想讓她爸爸看到自己在意他而已

“我爸不太善於表達,我媽走了以後他更孤單了,我又在國外回不去,養隻貓挺好的。”

曾幾何時,我們對父母的小埋怨,都裹上了一顆甜蜜的夾心。

我們都在不斷成長。

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不斷地在目送彼此的背影。或許距離讓我們更能看清彼此,或許時間能吹散對彼此的抱怨,而我們始終知道,我們彼此相愛。

正如《阿甘正傳》中所說的“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麽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麽,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麽。

I don't think that when people grow up, they will become more broad-minded and can accept everything. Conversely, I think it's a selecting process, knowing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what's the least. And then be a simple ma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