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脖子酸疼頸椎病在作怪!中醫這2個穴位,每天10分鐘幫你緩解疼痛

頸椎病本是老年人的多發疾病,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由於過度勞損引發頸椎骨質變形的退行性病變。然而目前頸椎病的發病越來越年輕化,隨著頸椎病的大面積侵害,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了解一些頸椎病的相關知識。

那麼頸椎病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病症呢?它又會引起哪些危害呢?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症,是一種以頸椎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是中老年人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表現為頸椎間盤本身退行性改變及其引發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骨刺形成等,對周圍神經造成壓迫刺激而出現各種癥狀。

頸椎病患者最常見病症就是頭頸疼痛,頸肩部及上肢麻木無力,手指活動受限。有些病人還會出現頭暈眼花、耳鳴等,嚴重者還會導致四肢癱瘓,行走困難。

「落枕」幾乎每個人都出現過,殊不知經常「落枕」也是頸椎病常見癥狀

落枕是急性發作的頸部疼痛,落枕之後往往會出現脖頸活動受限的情況。休息後可減輕或自然緩解,勞累、受寒可加重反覆發作的傾向,「有朋友說,落枕是因為睡覺的姿勢不好才會出現的,

但是專家認為,經常落枕其實是頸椎病發出的一個信號,當我們頻繁落枕的時候,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避免頸椎病的出現。

頸椎病極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誤診率很高,但如果胃痛頭痛久治不愈也需檢查頸椎問題

①如長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胃部不適、噁心嘔吐等,當作胃病治療卻沒有明顯效果,因此很可能是頸椎病在作怪;

②頸椎病變壓迫壓迫周圍神經,造成四肢麻木活動受限,極易被誤診為腦中風;

③頸椎壓迫椎動脈使大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胸口發悶等癥狀,極易誤診為冠心病等。

專家建議:40歲以上的患者如出現慢性頭暈頭痛、耳鳴耳聾、噁心嘔吐、四肢無力麻木等癥狀,但又查不出明顯的臟器受損,建議最好排查一下頸椎的問題。

如果不慎被頸椎病找上,不可放任不管,應根據其病情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一些病情嚴重者則必須進行手術治療,除此之外,多數患者還是能夠通過保守治療使病情恢復的。

保守治療中最常用就是中藥外敷法,由純中藥製成貼敷在患處,藥力能夠滲透皮膚,進入患處對軟組織實行消炎止痛,從而排除對神經的壓迫。達到治療的宗旨。


中醫認為,久坐一族易受到頸椎病的侵擾,因此要有護頸意識。想護頸,2個小穴位每天按摩5分鐘即可。

第1個小穴位:風池穴

沿著耳垂的位置,向外推去到一個凹陷的地方,按壓下去有明顯的酸痛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風池穴。

風池穴不僅對頸椎保健很有好處,而且對於緩解眼睛疲勞,治療近視眼、失眠等都是一個必選穴位。

第2個小穴位:後溪穴

在手掌小魚際處。有些人會覺得奇怪:脖子的毛病怎麼要治療手呢?這就是中醫經絡學所遵循的「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原則,患者可以利用一些空隙時間推推手掌後的小魚際,就可按壓到該養生穴位。

穴位按摩方法得當,護頸功效事半功倍。專家表示,以上兩個穴位每天按摩60下,每天按摩5分鐘,至微微酸痛即可,但不可過於用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