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普:拔罐顏色越深,說明身體疾病越重?

在冬天拔火罐可以幫助我們調理3種常見的疾病。很多人認為拔火罐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可以在家自拔火罐。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拔火罐不僅要講究細節,還要學會如何選擇火罐。一起了解一下。

拔火罐先分清體質

專家介紹,中醫認為,體內多濕是現代人通病。同樣是「濕氣重」,由於發病部位及癥狀表現的不同,分為外濕氣和內濕兩大類。

外濕是由盛夏氣候潮濕,或居家潮濕、涉水淋雨、穿著濕衣、洗浴後即吹冷氣機等原因,外邪侵入人體,使體內水液不得蒸發,水濕停聚而成病。常表現為風濕關節疼痛、腰酸背痛等。

內濕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熬夜過多,常食油膩、甜食、辛辣、燒烤,那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出現舌苔厚膩、口舌無味、口渴燒心、食慾較差、腹脘脹氣、大便稀溏、長瘡長皰等癥狀。

拔火罐是我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養生方法,的確具有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的作用。

對於外濕體質的人來說,效果較為明顯,但有內濕的人則適合喝芡實薏仁茶調理,芡實搭配薏米仁、赤小豆,這個方子出自《本草綱目》原理是健脾祛濕,脾是負責將體內的濕氣運送出去的。這也正是有的人拔火罐有效,有的人無效的原因。如果身體不舒服需要拔罐,最好分清體質外濕還是內濕。

註:患有心臟病、皮膚損傷的人,以及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孕婦、月經期婦女、醉酒者,都不能拔罐,飽腹、空腹時也不宜拔罐。

顏色深淺僅作參考

拔火罐通過物理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調動人體乾細胞修復功能,及壞死血細胞吸收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激發精氣,調理氣血,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拔火罐後會留有罐印。一般情況下,罐印會在7天左右消散。

轉接介紹,拔火罐後的顏色主要取決於體內濕氣、拔火罐的時間長短、醫生的手法等因素,拔火罐後的顏色有紫黑色、紅色、暗紅等,分別提示可能有相應的疾病,但只能作為參考,還要結合個人的癥狀表現來判斷。通常拔火罐後顏色偏深,預示著體內寒氣、濕氣較重,平素貪涼、可能是濕熱體質等。

拔罐時間不宜太長

不少人買一套拔罐工具自行操作,提醒,因為拔火罐在燃燒酒精時有灼傷皮膚的風險,建議還是到醫院做。

需要注意的是拔罐時間,如果力度大,5—10分鐘即可;力度小,15—20分鐘即可。拔完之後,覺得特別舒服,可適當長一些,但以不起皰為好。頻率上,以一周一次為宜。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年齡比較大的,拔罐時間不能太長,力度不能太大。拔罐後避免受涼,注意拔罐部位的保暖,4—5個小時後洗溫水或熱水澡,別洗冷水澡,否則外邪再次入侵,所做拔罐等同於無效。

要想避免外濕,就要注意少呆在冷氣機室內,晚上開冷氣機睡覺時避免脖子、肩膀、腿等部位長時間暴露在低溫環境下,造成關節受涼成濕。運動出汗是祛濕良方。如果夏天總呆在冷氣機房裡或總吹風扇,身體裡面的汗排不出來,體內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因此,每天應堅持適量的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讓人「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都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小貼士:

拔罐後顏色顯示身體狀況

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罐印呈散紫點狀,且深淺不一:表示氣滯血淤症。

罐印鮮紅而艷: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

拔火罐能去除體內濕氣,拔罐印的顏色越深,代表體內的濕氣越重?隨著針炙、拔火罐等中醫養生療法的普及,不少人對拔火罐後身上留下的或紫或紅的「印章」心存疑惑。拔火罐後的顏色並不能簡單以深淺來區分體內濕氣輕重,而且並非所有人都能用拔火罐來養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