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年機械工業運行情況公布 業內:平穩增長可期

2月25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布了2018年機械工業運行情況。從數據看,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速由高到低,年底時已放緩至6.3%,全年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38兆元,同比增長6.05%;實現利潤總額1.45兆元,同比增長2.18%。

收入和利潤兩項指標雖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但同比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分別回落了3.42和8.56個百分點。

相較工業增加值增速僅為5.5%的2015年歷史低點,在保持兩年的高速增長之後,機械工業2018年再次放慢腳步,其背後有何原因?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分析,2018年機械工業主要分行業經濟運行分化特徵明顯。工程機械類產品在上年高基數的基礎上產量保持增長,挖掘機產量增速接近50%,原材料行業生產用相關設備保持增長,以及應用面廣泛的通用設備和各類零配件類產品普遍增長,風機、閥門、電線電纜、鍛件產量增速在10%左右。

“作為機械工業第一大分行業的汽車製造業,出現了明顯的回落,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僅增長2.9%、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67%,是機械工業主要指標整體回落的主要因素。”陳斌表示。產量同比下降的產品主要是前些年持續高速增長的農業機械設備、發電設備、汽車以及為汽車配套的發動機與儀表等產品。

“汽車的下降,信心不足是主要因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汽車中尤其是乘用車屬於私人消費類產品,主要受消費預期的影響,再加上經濟本身的波動,整體受到較大影響。

“市場疲軟、需求不足是一段時期以來持續困擾機械行業發展的問題。”陳斌表示。

儘管增速放緩,但過去的一年,機械工業的創新十分亮眼。

2018年5月26日,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製世界首台發送端±1100kV高壓直流換流變壓器,並於6月21日成功發往昌吉換流站,目前正在安裝。該裝備的成功研製為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重要保證,使得我國跨入±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時代。

9月17日,由陝西中大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長安大學歷時兩年研製的多用途攤鋪機在“濟青高速”四改八道路擴建工程中成功應用。在本次施工中,該攤鋪機無縱縫整幅攤鋪均勻度、平整度等技術指標均達到或優於設計要求,標誌著我國道路施工機械研製能力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10月31日,由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研製的世界首台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蒸汽發生器在河北秦皇島通過驗收,這是採用螺旋管換熱結構,換熱效率更高、結構布置更緊湊的蒸汽發生器,將裝備於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華能石島灣核電站。

“機械工業作為傳統產業,通過創新引領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不斷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逐步實現產業優化升級。”陳斌表示,通過技術創新,機械工業大力推動產業升級,高端裝備取得明顯突破。

不僅技術創新成為共識,在當今這個時代,拒絕固步自封,擁抱跨界創新,也成為趨勢,機械行業亦是如此。

本是天上地下,相距甚遠的機器人企業與航空製造企業,聯手實現新夢想。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民用飛機機器人應用技術聯合試驗室”,目標直指中國大飛機C929 、C919和ARJ21的產業化生產。

本是上下遊的汽車與能源企業,開始並肩作戰。中國一汽集團與中石化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移動出行服務等領域拓展合作空間。

服務方與技術支持方直接對接,讓技術“生即為用”。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團外賣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於無人送餐車與電梯變頻之間的物聯網連接合作。

未來,機械將不再只是傳統印象中的大塊頭,創新帶來的更多“驚喜”值得期待。

對於2019年的形勢,業內普遍認為,近期國家陸續頒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極大的穩定了機械企業的發展信心、提振了發展士氣。

“很難說機械行業裡哪個細分行業就一定很好,細分行業較多,‘東方不亮西方亮’,整體平穩沒有問題。”陳斌表示,綜合分析,預計2019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將比較平穩,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在6.5%左右,利潤總額受2018年低基數的影響增速回升至5%左右,對外貿易出口將適度增長,但實現難度將大於2018年。

(經濟日報 記者:劉瑾 責編:於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