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家發衛星的公司,能為普通人做些什麽?

衛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

文 |龍真梓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需要流浪,你能為人類做些什麽?這是電影《流浪地球》大火後,知乎上流傳甚廣的一個問題。面對這個超現實靈魂拷問,也許很多人會表示無能無力。但天儀研究院的CEO楊峰卻說,如果他出現在《流浪地球》中,也許會成為改變結局的關鍵角色。

“吳京飾演的宇航員之所以會死,是因為沒有用到航空航天的專業知識,如果真的有這一天,我們發衛星上去點燃木星就行了。根本用不著真人去撞擊木星。”楊峰說。

在創立天儀之前,楊峰已經在航天領域摸爬滾打了近10年。2016年,美國民營航天企業SpaceX在大洋彼岸的成功讓同為航天人的他心動不已。這一年,他決定辭去工作,拉上曾經擔任過中科院工程師的好友任維佳,組建了一個30人左右的航天團隊——天儀研究院誕生了。

天儀研究院是中國首批民營航天企業之一,專注於為科研院所與商業機構提供微小衛星的整體解決方案。過去的三年,天儀走過了從0到1,再到10的過程。2018年,天儀成功發射了10顆商業化微小衛星,創下了全球衛星公司同期發射數量最多的世界紀錄。這些微小衛星,讓本來要花上十餘年時間排隊等待國家衛星資源的科學家完成了科學實驗;也給越來越多有著商業需求的用戶提供了低成本探測宇宙的機會。

但是,顯然衛星的想象力還不止於此。楊峰篤定商業航天未來的可能性是無窮的——小到衛星上網,大到拯救地球,未來社會變革的每一步都不會缺少微小衛星的身影。而做到這一切的前提是降低成本。民營航天的商業化需求逼著從業者降低成本,擴大市場,從而形成商業閉環。

儘管被“成本”、“供應鏈”、“商業化”等詞匯填滿的生活是楊峰的日常,但在商業之外的地方,他仍保留著對浩瀚星宇的初心。假如能擁有一顆屬於自己的衛星,“我還是想把它送進宇宙,探索下一個地球。”楊峰說。

以下是訪談部分(經過編輯):

談天儀:“我做了十,遠強於我要做一千”

36氪:2016年天儀發射第一顆星的時候,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楊峰:興奮和焦慮並存,焦慮是擔心不成功。其實前幾次發射,我都夜不能寐。因為發射是研製的終點,但它是衛星在軌工作的起點。2016年那次發射沒過多久就出現了問題——衛星“掛”掉了。出現這種情況還是由於技術不成熟,但其實這不是個例,在當時那個時點,這是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問題。直到2017年,天儀才通過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

36氪:既然衛星已經不會“掛”了,現在再發的話,你還會焦慮嗎?

楊峰:現在發衛星的感覺就是“哦,又發了”。不只是我,我們公司的同事也都是這種感受,大家基本上沒什麽激動的感覺了。不過這是一個好事兒,代表公司的發展速度很快,發衛星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常見。

36氪:現在天儀的客戶,主要還是科研機構嗎?

楊峰:剛開始都是科研機構,因為科研用戶大多做在軌實驗,他們對風險有心理預期,商業客戶由於商業化需求,不能接受衛星可能存在的風險。但從2018年開始,天儀的客戶基本上都是商業客戶。

36氪:什麽叫“可能存在的風險”?

楊峰:假如請體制內幫忙造衛星,一顆衛星的成本也許有上千萬,那麽它發上去自然好用。但我們衛星的成本是百萬,它的研發完全脫離了原來的研製體系,所以這些衛星一開始有問題很正常。2018年我們拿到第一個商業訂單。當時的情況是,假如客戶選擇別人,價格會非常高昂。如果以後一直如此,客戶覺得沒有希望。他們最後選擇天儀,有成本方面的考慮,因為選擇高成本就是一條死路。選擇低成本,也許是條死路,更有可能是生路。既然天儀有技術實力,那乾脆不走那條死路。

36氪:天儀2018年拿到了B輪融資,你覺得投資人是看中了風口,還是看中了你們?

楊峰:我不認同它是個風口,我覺得風口還沒來。因為2016年、2017年來投航天的人很少,2018年開始,投資人開始往裡面湧。2019年我覺得會是一個時點,出現風口的時點。

投資人看中天儀,還是因為天儀在踏實鑽研技術。我們的第一輪投資人說,能看到天儀不僅看重未來的機會,在眼前也有一些突破。2018年我發了十顆星,幫助商業用戶實現他們既定的計劃。對比國家隊的“我做了”,我們還存在巨大差距,但是已經遠強於嘴上的“我要做”。我做了十,遠強於我要做一千。

36氪:創業者一般都是焦慮的。既然天儀已經做了這麽多,你現在的焦慮和創業初期比有減少嗎?

楊峰:沒有減少,我相信很多創業者都是一樣的。其實人特別怕審視自己,大家看到的是我光鮮的一面,但是只有我真正知道自己的缺點和弱點。我有很多不足,我焦慮的是,楊峰是否配得上做天儀的CEO。

天儀發展很快,天儀未來希望成為中國的SpaceX,但我總在想:楊峰是否配得上做中國SpaceX 的CEO?我焦慮我是否有這樣的進步,能夠趕上天儀發展速度。其實從2016年到2017年,再到2018年、2019年,我一直有這樣的焦慮。

談衛星:“我不知道以後會有什麽應用,因為什麽都有可能”

36氪:我之前看到你說,“以後衛星會成為像計算機一樣的存在”。

楊峰:是的。從產品形態上來說,衛星和計算機沒有任何區別,衛星就是一個在太空上使用的計算機而已。你把計算機拆開,再把衛星拆開,大家的組成部分幾乎是一樣的。

36氪:如果衛星成為像計算機這樣的存在,它能為普通人做些什麽?

楊峰:我不知道。所以這是特好玩的一件事,它的可能性太大了,什麽都有可能。我相信當衛星的各種場景結合進來之後,未來會衍生出很多我們現在都不知道的應用。其實應用根本不用想,當年計算機沒有普及的時候,我們怎麽想應用都想不出來。很多現在的這些巨頭,比如Facebook、騰訊,當年也都不覺得自己能怎地,都是一步一步乾出來的。對於未來的這些應用場景,我一點都不著急,只要能把上遊的衛星成本降下來,後面的應用場景會非常多。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果靠你的專業,你能夠在《流浪地球》裡做什麽?假如我的專業在這個影片裡,也許能改變結局。人類要點燃木星的話,發個小衛星過去就行,不用自己開著空間站過去撞。一顆不夠就來兩顆,兩顆不夠就十顆,十顆不夠就一百顆。就是說,未來的航天領域一定是大、小飛行器結合的時代。

而且《流浪地球》構建的航空場景,還是在傳統航天的認知之下,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微小衛星的發展趨勢。實際上,美國的“洞察號”就是一個大飛行器帶了兩個小飛行器——瓦力與伊娃。瓦力和伊娃總共只有十公斤重,只在軌存活了三個月,但已經為人類的宇宙探索打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難以想象這麽小的衛星都能夠去探索火星。

36氪:除了探索火星,還有沒有已經確認下來的應用?

楊峰:當然有,比如通信、高精度導航,這些未來我們生活中天天會用的東西。

36氪:如果這個設想實現了的話,手機運營商是不是就沒有了?

楊峰:也不會。很多國外的手機運營商,它和衛星運營商是互相合作的關係。我們不是要去取代運營商,而是更多的去和運營商合作,共同實現更好的網絡結構。

物聯網的下一個場景就是航天。航天的效率和成本都是遠高於地面的,所以之前大家用的不多。但是現在航天的成本在大幅降低,未來人類要實現所有的陸地、海洋和天空都能夠互聯,衛星一定是在裡邊的。

36氪:你的設想應該也是“天聯網”的設想,我大概能理解,但我覺得它是不是需要很久的時間?

楊峰:不需要。當5G徹底建成的時候,我們這個事情也就成了。你想,4G向5G推進的時候,需要新增很多的基地台以及通信基礎設施。我們來算一筆账,地面建一個基地台至少一百萬起。對於衛星來說,未來一顆衛星可能也就一千萬,但是它能夠覆蓋的面積是基地台的幾千倍。

談航天商業化:降成本是實現商業閉環的第一原則

36氪:前段時間有報導說,我們已經探測到了宇宙深處發來的神秘信號,你覺得人類應該回應這些神秘電波嗎?

楊峰:我覺得那個事本身都存疑。假設這是真的,也沒有回應的必要性。因為無線電波的信號,你收到的時候它也許在宇宙中飄了幾億光年。收到了之後再回過去,說不定那個文明已經不存在了。

我一直覺得,如果人類靠現在的科研水準沒法做星際殖民。星際殖民一定要通過蟲洞這種更高維的空間才有可能實現。即使是馬斯克提出來火星殖民計劃,我也覺得這件事是不靠譜的。

36氪:說到馬斯克,你怎麽看SpaceX還有它的“星座計劃”?

楊峰:SpaceX重新定義了航天。原來只有一種方式乾航天——花海量的錢燒出來,但SpaceX證明航天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商業的方式來乾。它的計劃是目前最有可能做成的,因為它的商業邏輯是不去追求高大上,而是想盡一切辦法降成本。其實,幾年前在美國,美國發射領域的同行是看不起它的,因為SpaceX的發動機太差了,是NASA幾十年前淘汰的小發動機。但火箭的目的是什麽?送貨。假如要把貨從北京送到上海,你會在乎運輸車輛的發動機是2.0T還是4.0T的嗎?

正因為這樣,馬斯克認為,甭管發動機多便宜,能把東西發上去就有市場。所以SpaceX的重點在於降成本,然後就能量產,最後它成功了。

還有一點,在沒有商業航天之前,整個行業的參與者很少,行業非常壟斷。

36氪:你的意思是因為有了SpaceX,航天才能開放一些別的玩家進來,普通人才可能享受擁有衛星的便利嗎?

楊峰:沒錯。原來那種模式下,成本是不可能降下來的,這時候哪怕你再有需求,都不會用衛星。但由於有更多的玩家通過商業化方式來做,才把成本降下來,讓大家有可能用得上這種東西。

SpaceX的開創性在於,它把商業化的方式搞出來了。美國之前不是沒有商業化,它有銥星這種公司,但是銥星背後的那一套邏輯還是傳統的,沒有完成商業化。

36氪:所以說銥星是人們在航天商業化上踩過的一個雷?

楊峰:對,沒錯。從航天技術角度來說,銥星是一個非常成功案例,但它在商業航天領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失敗案例。

銥星這一票人在短短幾年之內造出了66顆星打到天上去,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的通信網絡,但它幹了兩年之後破產了。銥星就是典型的拍腦袋想需求,它覺得大家需要在全世界各個地方都能打電話。但現實是,銥星建好了之後,購買它服務的只有5.5萬人。然後就是入不敷出,破產。

36氪:目前來看,商業衛星最終的盈利模式會是什麽樣的?

楊峰:商業衛星的盈利模式也分製造商模式和運營商模式。製造商模式很簡單——掙差價。運營商的模式是提供一種服務,把它賣給足夠多的人,再給這些人提供他們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的市場是最大的,比如,計算機也分超級計算機、pc機、筆電和手機,但是越大的機器市場就越大嗎?不一定。所以未來商業衛星也一樣,你提供的服務能力和價格不一樣,那麽你找到的市場也不一樣。

其實總體而言,航天實現商業閉環的要素只有一個——降成本。銥星除了需求沒有想明白之外,還有一個核心點是成本太高了。總之,無論用任何手段,如果商業航天能把成本降下來,就能實現商業閉環。和這個點相比,別的都不重要。

36氪:你現在有沒有自己的衛星?如果你能擁有一顆個人衛星,你想讓它做些什麽?

楊峰:如果有一顆個人衛星,我還是希望把它送進宇宙裡,探索下一個地球。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欄目介紹: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是36氪一檔關注科技、小趨勢的全新欄目。在這裡,我們會採訪擁有聰明大腦的少數派,深入解讀他們對未來的猜想。雖然少數派們的面孔不一,可能是書籍作者、創業者,也可能是科研領域的行業專家。但相同的是,不論是大數據、雲計算、還是無人駕駛和5G,他們預測未來趨勢的靈感會在這裡閃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