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病乾預需營養先行 「營養與疾病預防」項目在杭收官

浙江在線-健康網8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柴燕巨集 通訊員 韓丹)如何讓科學的營養與疾病預防知識,傳遞給每一個渴望健康生活的人,讓其通過飲食習慣的改善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進而降低與營養相關慢病的發生,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

8月11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管理分會主辦,浙江省營養學會承辦的「營養與疾病預防」全國醫生營養繼續教育培訓(簡稱「NDP」)再次走進杭州,為醫務工作者帶去一場科學的營養宣教盛宴。

慢病乾預需營養先行

以醫生為抓手促全民健康素養提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就《營養與健康》主題進行了講話,他表示,當前我國國民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首先,期望壽命有了延長,從建國初期的35歲到現在的75歲,但活得長了能不能活得健康、活得幸福、甚至活得有尊嚴是個重大問題。調查顯示,北京市18歲組人群健康期望壽命僅為40.17剩餘年。

其次,雖然營養不良人群在減少,但是超重、肥胖人群大量增加。2002年我國成人超重率為22.8%,肥胖率為7.1%,但是到2012年,我國成人超重率已達30.1%,肥胖率為11.9%,發展很快。不僅如此,慢性病患病人數快速增多,且發病率仍呈上升趨勢,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與此同時,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已佔到中國總死亡的85%,中國腦卒中防控形勢嚴峻。

王隴德院士指出,20世紀9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調查表明,對於人的健康和壽命來講,生活方式和行為的影響佔到60%。而要改變生活方式和行為,首先要教給他正確的營養與疾病預防知識及技能,這是基礎。

「而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的過程中,醫院應該是進行營養指導、宣教的最佳場所之一。」王院士表示,臨床醫生應該,也必須具備一定的營養知識,才能較好地指導人們合理膳食及平衡營養,達到預防、保健、治療或促進疾病康復的目的。

為此,他希望每位醫務人員,都能夠作為營養和保健知識的宣傳員,首先保障自己掌握正確、科學的保健知識改善自身健康,同時把這些知識儘可能地去傳播,讓老百姓了解更多的保健知識,提高他們的健康素養,只有這樣,「健康中國」建設才有可能實現。

慢病防控「四大基石」

40歲以上每天飲食不超過一個網球大小肉類

那麼,在如此嚴峻的慢病防控形勢下,我們要如何營養飲食、健康生活?

王隴德院士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這「四大基石」也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聯合發布的預防癌症的八項重要建議中得到了很好體現:

1. 在正常範圍內,儘可能瘦;

2. 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度(相當於快走)身體活動;

3. 限制高能量密度食物,避免含糖飲料;

4. 每天至少吃五種蔬菜和水果;

5. 限制紅肉攝入,避免加工的肉製品;

6. 飲酒男性每日不超過2份,女性不超過1份(1份酒含乙醇約10克~15克);

7. 每日食鹽不超過6克,不吃發霉食物;

8. 強調通過膳食本身滿足營養需要,不推薦使用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症。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這八項建議中與吃有關的就佔了7項,結合中國人的飲食特點和習慣,王隴德院士認為中國人需要一場膳食革命,並且提出了科學飲食的「八字方針」:調整、維持、控制、增加。

調整,是指調整進食順序,先吃水果後吃飯,因為相比主食,水果含有的熱量更低,先吃水果有助於掌握好八分飽;

維持,是指維持高纖維素攝入和維持食物多樣化;

控制,是指控制肉類、油脂、鹽的攝入量;

增加,是指增加水果、奶、穀物及薯類食物。

對於40歲以上中年人如何把握好膳食結構與攝入量,王隴德院士給出了「十個網球」原則,每天飲食:不超過一個網球大小的肉類,相當於兩個網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證三個網球大小的水果,不少於四個網球大小的蔬菜。

除此之外,王隴德院士還提出了「四個一」法則:每天一個雞蛋、一斤牛奶、一小把堅果、一副撲克牌大小的豆腐。王隴德院士特別指出,堅果的營養豐富,但熱量很高,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有些人喜歡邊看電視邊吃零食,一會一包堅果就吃完了,這樣是不對的。

做到健康地吃的同時,運動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王隴德院士以身說法,他表示自己以前不鍛煉的時候,晚上要靠安眠藥入睡,但自從開始鍛煉後,倒下就能睡,第二天精力充沛。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運動不難,難的是堅持運動,對此他表示,根據行為學研究,堅持三個星期,就能形成一種習慣,堅持三個月,就能形成穩定習慣,而能堅持半年,就會形成牢固的習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