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位大師生於1906年,為何被視為AI藝術先驅?

維克托·瓦薩雷裡《Nora-Dell》,1974年

上世紀60年代,歐普藝術的誕生在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憑借著精心計算的視錯覺挑戰著人們的視覺神經。今年2月,蓬皮杜藝術中心首次舉辦歐普藝術之父維克托·瓦薩雷裡的主題展覽,回顧其50多年的創作生涯,向觀眾呈現了一個萬花筒般的視幻覺世界。

=========

「二維的秩序」

維克托·瓦薩雷裡(Victor Vasarely)1906年出生於匈牙利佩斯市,在斯洛伐克和布達佩斯度過了他的童年。相比藝術,學生時代的瓦薩雷裡似乎對科學更感興趣。中學畢業後,他考入布達佩斯大學醫學院,走向了學醫的道路。

年輕的維克托·瓦薩雷裡

在課余時間,瓦薩雷裡最大的愛好便是閱讀科學書籍,對愛因斯坦、海森堡等科學家的專著均有涉獵。隨著閱讀的深入,他逐漸意識到科學已經達到了解釋知識的極限,而藝術的表達卻是無限的——它甚至能夠使科學模型在視覺層面上更易於理解和接受。很快,瓦薩雷裡便放棄了繼續學醫,轉到Podolini-Volkmann學院開始學習傳統繪畫。

維克托·瓦薩雷裡《Etudes Bauhaus A》,1929年

雖然開始了藝術的起步,但此時的瓦薩雷裡仍在尋找更具體的方向。為了尋找靈感,他常常光顧多瑙河旁的咖啡館,和這座城市最前衛的知識分子、藝術家打交道。他在這裡第一次聽說了令人神往的德國包豪斯學院,並前往素有匈牙利“包豪斯”之稱的M?hely學院追尋自己的創作之路。

維克托·瓦薩雷裡《Etudes Bauhaus C》,1929年

秉承實用主義的包豪斯教學崇尚以最簡潔的幾何圖形和空間體——如矩形和立方體進行實踐。瓦薩雷裡在這裡的學習過程中充分吸收了包豪斯的設計理念,探索了各種各樣簡潔抽象的視覺形式。

維克托·瓦薩雷裡《Etudes Bauhaus D》,1929年

畢業後的瓦薩雷裡成為了一名海報設計師,在多家廣告公司供職。他一邊利用白天時間工作養家,一邊在夜晚的閑暇時間進行藝術創作。此時,他的創作大多和圖形、紋理有關,第一件具備歐普藝術雛形的作品《斑馬》便在這段歲月中誕生了。畫面中的斑馬由旋轉的黑收據紋組成,雖然沒有明確的輪廓,但卻展現了簡單的線條是如何巧妙激活畫中形態的。

維克托·瓦薩雷裡《斑馬》,1937年

20世紀的藝術家大多經歷過從具象繪畫轉移到抽象繪畫的探索,瓦薩雷裡也不例外。在蒙德裡安、奧古斯特·赫爾賓(Auguste Herbin)等人引領的抽象繪畫風潮下,他也開始了相關嘗試。

維克托·瓦薩雷裡《老虎》,1938年

在抽象繪畫當道的年代,瓦薩雷裡也憑借著自己的創作成為了當時一名入流的藝術家。其作品被收錄在巴黎的重要展覽中,並出現在各大畫廊裡,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這位大器晚成的藝術家。只有瓦薩雷裡知道,他還沒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似乎還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維克托·瓦薩雷裡《自畫像》,1944年

維克托·瓦薩雷裡《The Prisoner》,1945年

=========

「三維的跌宕」

在布列塔尼貝爾島的度假終於讓瓦薩雷裡收獲了屬於自己的靈感。“海灘上的鵝卵石、貝殼、漩渦……岩石中破碎的瓶子裡,波浪在有節奏地來回蕩漾,我看到了大自然內在的幾何形態。”

維克托·瓦薩雷裡《Goulphar》,1947年

自然世界中潛藏的幾何邏輯讓瓦薩雷裡意識到:二維平面同樣可以延伸出空間和深度。他以此為框架,用純粹的抽象元素構建出迷幻而炫目的空間。他堅信:純粹的形式和純粹的色彩可以象徵世界。

維克托·瓦薩雷裡《Latorca》,1953年

之後的每年夏天,瓦薩雷裡都會跑到普羅旺斯、藍色海岸的戈爾德一帶尋找靈感。海岸線的幾何線條和海邊山城的立體結構成為了他的創作源泉。他致力於解決二維平面的空洞以及立體視圖的問題。

維克托·瓦薩雷裡《向馬列維奇致敬》,1952-1958年

馬列維奇《Black Square》,1915年

至上主義畫家馬列維奇(Malevich)和包豪斯建築大師約瑟夫·艾伯斯(Joseph Albers)成了瓦薩雷裡效仿的對象,他還試圖將抽象創作的理念延續到雕塑的形態上,甚至聯合了另一位建築師卡洛斯·勞爾·維拉紐瓦爾(Carlos Raúl Villanueva),共同設計了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大學100平方米的陶瓷牆《向馬列維奇致敬》。

約瑟夫·艾伯斯《正方形的禮讚》,1905年

維克托·瓦薩雷裡《向馬列維奇致敬》,1964年

起初,瓦薩雷裡的抽象幾何創作多以黑白兩色為主。他以正方形構建的作品《Vega》宛如一個巨大的棋盤,卻被方形線條的彎曲干擾了規則性,在圖像表面形成凹凸狀的視覺。畫作迫使觀眾前後移動來觀察和辨別,似乎呈現出收縮和擴張、移動和起伏的效果。歐普藝術開始逐漸往動態的維度發展。

維克托·瓦薩雷裡《Vega》,1956年

=========

「四維的突破」

然而,瓦薩雷裡並不滿足於二維和三維空間的創作,他還試圖在三維的基礎上產生四維的動態效果。為此,他深入研究並推進了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等藝術家提出的動態藝術原理,利用藝術來描繪時間和空間元素,從而創造出了無須人為移動的動態圖像。

維克托·瓦薩雷裡《Fugure》,1958-1960年

1955年,丹尼斯·勒內畫廊舉辦了一場開創性的動態藝術展。在這場展覽上,瓦薩雷裡發表了著名的《黃色宣言》,糅合了包豪斯學說和建構主義理論正式提出“視覺動力學”的概念——運動不依賴於構圖、也不依賴於特定的主題,而是依賴於對觀看行為的理解。這在當時的藝術界無疑是一番前所未有的開創性論調。藝術家也憑借此次宣言獲得布魯塞爾的評論獎和米蘭三年展的金獎。

1955年的“動態藝術展”(The Movement)

而後,瓦薩雷裡不再滿足於黑白的試驗性創作,開始在原有的基礎上延伸出更複雜多樣的系統。他引入豐富的色彩,打造了一個基於網格的“字母表”系統,建立了形狀和顏色之間的模塊關係。在該系列中,每幅作品都是基於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所衍生出的不同形式,並使用開發的調色板來調節圖形色彩的變化。此時,相當於網格中的每個單元都具備了一個聯合的字母編號。

維克托·瓦薩雷裡《Alphabet V.B.》,1960年

依據這一系統,所有視覺藝術創作都可以不斷被打亂和重新排列組合,從而又衍生出新的作品。瓦薩雷裡實際上創造的是藝術編程語言。圖形和色彩無窮無盡的搭配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新的畫作,甚至不需要人為參與構思,藝術便可以在脫離人為操控的情況下被機器創作出來。他正是希望通過該語言向公眾傳播視覺藝術的本質。

維克托·瓦薩雷裡《Alphabet L.R.》,1960年

這一套色彩語言系統同樣被引入到早前的《Vega》系列中。球面膨脹扭曲的多色網格將觀者的視線引入或退回到畫面深處,產生了永久的視錯覺移動效果。瓦薩雷裡喜歡用Vega(織女星)作為編號來命名自己的作品:“眾所周知,織女星是一個遙遠的星座……這一系列作品表達了我對宇宙的理解:無邊無際的自然的極端。”

維克托·瓦薩雷裡《Vega 200》,1968年

維克托·瓦薩雷裡《Vega Pal》,1969年

上世紀60年代,是歐普藝術最為流行的十年。歐普熱隨著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轟動大展“易感之眼”拉開帷幕。瓦薩雷裡與其他歐普藝術家都在此次展覽中亮相。抽象的視覺藝術並未將觀眾拒之門外,反而贏得了熱烈的反響。短短兩個月內,觀展的人次便超過了18萬。這些看似規律的幾何圖形不斷挑逗著人類的雙眼和大腦,現場觀眾在欣賞畫作的過程中紛紛蹲下並感受著視錯覺帶來的奇妙效果。

展覽“易感之眼”(The Responsive Eye)

歐普藝術在此次展覽的轟動中擁有了姓名,並掀起了一陣風靡設計界和時尚界的浪潮,被廣泛地運用到廣告、包裝和時裝上。自此,瓦薩雷裡也在國際藝壇上名聲大震,被尊稱為“歐普藝術之父”。

1965年《每日郵報》中的歐普時尚

大衛·鮑伊最暢銷的專輯《Space Oddity》選用瓦薩雷裡的作品為封面

隨著上世紀70年代波普藝術的繁榮,歐普藝術的光芒很快被遮掩住了。雖然只是曇花一現,但它的意義和影響卻是非凡而深遠的。瓦薩雷裡對科技的著迷使他早早地看到了計算機和藝術創作結合的可能性,他創建的藝術編程體系在當時無疑是十分超前的。

維克托·瓦薩雷裡《Ambigu》,1969年

如今熱議的AI藝術與數十年前瓦薩雷裡的藝術語言系統驚人的相似。同樣,我們也可以將其作品視為理解AI藝術的模型,它把人工智能的表征空間和數值模型統一起來,以形象化的藝術語言呈現。瓦薩雷裡曾預言道:“藝術必將成為公共財富。”在AI藝術未來可期的時代,他的歐普藝術會愈發釋放光芒。

正在展出

展覽:維克托·瓦薩雷裡:Le Partage des Formes

時間:2019年2月6日-5月9日

地點: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編輯、文/鄧芸]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