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儲蓄率,反而有助於降低利率

貸款是人們通過跨期貨易,把未來的資源借到現在來用。任何人要借用未來的資源,都只能來自其他人當下的儲蓄。(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8月22日《南方周末》)

由於明天存在風險,所以,人們總是傾向於今天消費,這就是“不耐”。要想人們延後消費,必須要有利息補償

2019年8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在原有1年期一個期限品種基礎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種,由各報價銀行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方式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根據報價計算得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並發布,為銀行新發放貸款提供定價參考,帶動貸款實際利率水準進一步降低。

這一消息被媒體廣泛地解讀為“降低貸款利率”。

緩解融資難、降低貸款利率有兩條途徑。一是增加利率市場化的程度,放寬民間金融,減少金融交易費用。因為,交易費用必然會體現在融資成本裡。本次利率報價機制的改革,的確是朝向利率市場化邁進了一大步,有利於降低貸款利率。

但是貸款利率最終要大幅降低,還得靠人們的儲蓄,這是降低貸款利率的第二條途徑。

由於明天存在風險,所以,人們總是傾向於今天消費,這就是“不耐”。要想人們延後消費,必須要有利息補償。

經濟學家費雪舉過一個例子來說明利息來自“不耐”。例子說,企業家雇工人種樹,每棵樹支付給每位工人5美元,而樹長成以後,可以賣10美元,這是不是企業家對工人的剝削?費雪回答,不是的。工人完全可以自己為自己種樹,並且等待樹長成,得到10美元,但代價是,工人在等待的這些年裡,不能用那5美元。工人之所以願意拿5美元工資為別人種樹,是因為他的“不耐”,他要提前使用那5美元。企業家能多獲得5美元的收益,是因為他忍受了多年的“不耐”。那5美元的收益,就是利息。

貸款是人們通過跨期貨易,把未來的資源借到現在來用。任何人要借用未來的資源,都只能來自其他人當下的儲蓄。

從整個市場來看,平均利率由無數人的“不耐”形成。一個經濟體的發展水準越低,人們的“不耐”越高。因為,經濟發展水準越低,人們可利用的資源就越少,就只能把資源更多地用於當前消費,以維持當前的生存。在原始社會,人們幾乎天天吃乾花淨,多活一天算一天,不耐極高,故而如果一個人穿越到原始社會,如果他想向原始人借貸,估計要面臨80%、90%甚至超過100%的利率。

一個經濟體的市場化程度越低,人們的“不耐”也會越高,利率也就越高。因為,只有市場經濟才能普遍地產生更具確定性的高回報,從而使得人們降低不耐,更願意為明天儲蓄。

主流經濟學界的很多學者,長期以來認為,中國人儲蓄率太高,使得廠家的銷路不暢,影響了經濟發展,所以他們出了各種“刺激消費”的主意。但其實,儲蓄率降低,就會提高利率,企業融資就會變難。刺激消費是容易的,但鼓勵儲蓄並不容易。因為,鼓勵儲蓄需要克服觀念阻力,把市場化改革推向深入。

2010年,中國的國民儲蓄率達到峰值51.2%,隨後逐漸回落。據IMF預測,在2022年之前,中國國民儲蓄率將持續下降至接近40%的水準。居民儲蓄率方面,2012-2017年短短五年期間,居民儲蓄率下滑近半。這反映出,人們的“不耐”明顯上升。

當前企業融資成本高,跟中國人儲蓄率的明顯下滑、不耐的明顯升高有關。很多學者沒看到這一原因,卻總是寄希望於寬鬆貨幣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實際上,利率並不取決於紙鈔的數量,因為擴大紙鈔的數量並沒有伴隨著人們真實儲蓄的增加。相反,寬鬆貨幣的確會使某些企業受益,但也會進一步提高人們的“不耐”,使得普遍的融資成本上升。

所以,要大幅緩解企業融資難,除了加快金融領域市場化改革,還必須擺脫用擴大鈔票的數量來降低利率的錯誤思想。一般認為,要降低融資成本來支持實體經濟,但其實,另一個思路是,如果加快市場化改革,大力改善實體經濟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人們對未來有高回報的穩定預期,自然就會增加儲蓄,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自然就會得到降低。

(作者系經濟學者)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鄧新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