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稅地稅合並,可減輕企業負擔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後,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多位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一輪機構改革,行政效率會更高,經濟社會發展前景看好,營商環境會變優,企業辦事更方便,市場監管更到位。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仇惠棟

  市場監管“三局合一”

  有利於提高監管效率

  A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江蘇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學經濟學系主任楊德才認為,這次改革體現了中央對長期以來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體制機制痼疾和障礙進行徹底破除、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他認為,通過這一輪的機構改革,對未來理順市場體制機制,促進經濟社會更好的發展,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方案顯示,擬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不再保留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楊德才委員說:這有利於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市場監管職能。原來的市場監管,分了好幾個局,這些局之間存在相互交叉推諉扯皮的問題,導致有些該管的沒人管,不該管的大家又爭著去管,結果就使得市場交易成本、行政成本非常高,這次合並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利於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權責明確的市場監管體系。

  楊德才委員說,這次機構改革也是著眼於解決存在政府缺位、錯位、越位的問題,使得政府在市場中定位更加明確,有利於建立一個透明、廉政、廉潔、高效的政府,有利於節約行政成本、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和整個社會的效率。

  B

  “海關管物,邊檢管人”

  進出口企業就不要跑兩趟了

  在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擬將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海關關長高融昆說,這次的機構改革貫徹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大大增加企業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他分析,把出入境檢驗檢疫職能和隊伍,並入海關總署,這樣在口岸就實現了“一個關”,分工明確:海關管物,邊檢管人,有利於理順口岸的管理體制。他介紹:“現在海關報關注冊的企業全國大概有100多萬家。這些企業過去需要向海關報關注冊,同時也要向檢驗檢疫局進行報檢注冊。同樣一批貨物,需要向海關申報,同時也要向檢驗檢疫局申報,兩個職能相近,但是必須重新走一套程式。不僅浪費了國家管理資源,對於進出口企業也是一種時間和成本的損失。”高融昆委員說,這輪改革對於口岸跨境貿易的營商環境是極大的改善。

  C

  國稅地稅合並

  將大大減輕企業報稅負擔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將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擬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後,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長官管理體制。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江蘇省委主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洪慧民介紹,1994年起,我國開始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分別設立了國家稅務、地方稅務兩套征管體系,這一體制在當時對於充實中央財政收入、保障地方財政穩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20多年過去了,今天的稅收內外環境、資訊技術水準等客觀條件已使國稅、地稅機構合並成為可能。

  洪慧民委員說,實現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可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對於絕大多數企業而言,從設立之初的稅務登記,到日常的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等事項,都分別要到國稅、地稅兩家部門去辦理,並同時要應對來自國稅、地稅兩個部門的稽查監管。在調研中企業普遍反映國稅、地稅分設加重了負擔。

  目前的國稅、地稅兩個系統只是徵收稅種不同,在職能安排、內設機構上存在重複,國稅、地稅均設定有徵收、管理、稽查等部門,並分設辦公場所,分別開發使用各自的稅務系統軟體,嚴重浪費了行政資源、人力資源,增加了稅收的征管成本。洪慧民委員說,國稅、地稅合並,各級稅務機構的長官班子、內設機構、工作人員以及行政資源均可得到精簡與優化,通過同一套稅務系統軟體面向納稅人實施稅收征管,變“兩家管理”為“一家管理”,從而大幅減少因兩個稅務機構並存帶來的資源浪費與重複勞動,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提升稅務機構行政效率。合並以後,對所有涉稅稽查監管將由同一家稅務機構執行,必將有效堵住征管漏洞。

  相關

  新聞

  住蘇全國政協委員

  提交近130件提案

  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住蘇全國政協委員,以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和高昂的參政議政熱情,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積極建言獻策,共向大會提交提案近130件。

  這些提案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重大問題,以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為著力重點,涉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美麗中國和統戰政協工作等各個方面,其中緊扣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主題的提案為數較多。委員們還就產業結構調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帶一路”建設、提升社會治理水準、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文化軟實力建設、保護國格與民族尊嚴等問題提出了許多提案。提案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緊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緊扣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要決策部署需要解決的問題,建言精準,調查深入,內容務實,提出的意見、建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會議期間,住蘇政協委員們還提交了《充分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 凝聚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磅礴力量》《關注突出問題 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加大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等書面大會發言,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回應。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月飛

  揚子晚報特派記者

  石小磊 蔡蘊琦 仇惠棟 張可 楊恆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