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又到雙11,揚州一男一女卻因此進了五台山醫院…有這三種表現一定要注意!

雙11購物節快到了,

親們有沒做好「剁手」準備?

但小編在此要潑點冷水,

過分熱衷購物可非好事喲!

雙11臨近反覆確認清單

全職太太患心理焦慮

王女士今年40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十年前小兒子出生後,王女士辭去原來的工作,專職在家帶孩子。因為丈夫一個人工作,家庭的經濟負擔較大。王女士平時勤儉持家,不捨得浪費任何一分錢。

去年,王女士跟表姐學習了上網購物,試了幾次覺得省時又省錢,很喜歡。去年網路購物節,王女士和表姐都買了不少商品。王女士覺得合算,心裡很開心。

但表姐看到王女士的購物記錄後,便告訴她買的並不很便宜。按照表姐說法,王女士沒有研究好購物的規則,許多促銷的折扣王女士沒有享受到。

王女士知道後覺得自己吃虧了,心裡忿忿不平。表姐告訴她,購物節前就要早點做「功課」,要熟悉所有的購物規則,然後列出最經濟的購物方案。

一個月前,王女士按照表姐要求,開始做購物研究。送孩子上學後,王女士就趴在電腦前記錄所需購買的商品資訊。

王女士為省錢做研究,丈夫開始表示贊成。但後來發現妻子迷上「研究」,有時連家務也不顧了,他善意地勸王女士,說家裡的經濟也不差一百兩百的,不必這樣操勞。

王女士說,就研究一個月,省出來的錢可以給孩子買衣服。

王女士整天都在想購物的事情,有時晚上睡醒又要去網上看看,如果有新的購物資訊就重新選擇。隨著購物節臨近,王女士表現得心神不寧,和丈夫說:「我好像停不下來了,睜眼閉眼大腦都是購物車。我也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控制不了。我害怕東西買貴了,表姐笑我,你會怪我。」

昨天,王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到揚州五台山醫院心理科就診,心理測量顯示,她存在嚴重的焦慮情緒。

兩年網購上百隻牙刷

看見打折商品就買

陳先生今年48歲,性格內向,沒什麼興趣愛好。平時沒事時喜歡上網。陳先生是由妻子陪同來五台山醫院心理科就診的。

妻子說,自從有了網路購物節,我們家裡沒有整潔過,變成一個大倉庫,堆滿了日用百貨。妻子還給醫生展示了家裡的照片和陳先生的購物記錄。在長長的購物記錄中,醫生髮現陳先生連續兩年購買了上百隻牙刷。

為什麼要買100多支牙刷?陳先生說:「購物節的商品價格不到平時的一半,不買不是虧了嗎?」陳先生的購物記錄幾乎包括生活方方面面的物品,「我想多買一點,平時就會少虧一點。而且日常用品放在家裡,放心。」

醫生繼續問:「你放了這麼多的東西在家裡,已經影響到家裡的整潔和行走。」陳先生說:「這個問題我清楚的,但是上了網看見商品打折,就還是控制不住點滑鼠。」

陳先生被診斷為「囤積障礙」,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了藥物治療。

醫生提醒

過度愛購物也是強迫症

心理科科主任周朝昀

王女士和陳先生均屬於強迫癥狀

首先,強迫症的患者性格特點往往是內向封閉偏執的,他們追求圓滿的完美,追求極致的細節,他們往往存在較強自我責任感,不能忍受任何的缺陷。

其次,他們內心沒有安全感,幻想外在有強大的控制力,比如王女士反覆確認購物清單,比如陳先生在家囤積大量的物品。他們試圖通過過度的滿足來形成虛假的自尊。

醫生建議

對待購物這個行為,我們要保持理性。

首先,購買的商品是現實的要求;第二,商品的選擇是根據家庭的經濟能力和自己的喜好,而不是一味追求低價;第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們已告別以前的短缺經濟,社會商品非常豐富,一味在家囤積商品不合理。

購物強迫症的9條標準

在心理學上,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具有病態的強迫性購物健康,常常用以下的9條標準:

1. 經常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

2. 經常購買暫時不用的商品;

3. 囤積不該囤積的貨物;

4. 網購的過程很快樂,東西送到了卻閑置;

5. 不網購,很難受。

6. 網購有點躁狂,過後就生氣或後悔。

7. 生活沒有興趣,大部分時間過得不開心。

8. 在他人眼裡,言行不正常。

9. 生活、社會功能、人際交往受到損害。

其中後3條標準是判斷心理疾病的最重要標準,三者缺一不可。出現這些癥狀的朋友,建議及時顧問心理醫生。

為什麼很多人會有購物強迫症?

這緣於他們的消費心理不成熟,

比如:

1、佔便宜心理

打折,是雙十一打出的最響亮的口號。雖然大家心裡明白,有可能是假打,但還是怕自己錯過佔便宜的機會。

2、尋找參與感

這麼火熱的全民運動,我不參加能行嗎?至少能跟辦公室同事有共同話題啊。

3、表達慾望

親身體驗雙十一,過後再對雙十一大加吐槽,或者進行各種晾、曬。「表現欲」藉助全民運動得到了滿足。

4、攀比心理

看到別人有,自己條件不具備也想擁有,於是不顧個人收入,不斷地「拍下」服裝、首飾、化妝品、手機、包包等,造成入不敷出,後悔不及。

在醫學上,強迫性購物其實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很多數據顯示,強迫性消費者常常伴有神經性厭食症/貪念症、酒精依賴、抑鬱症,強迫症、人格障礙等其他的心理疾病。

除了生理上的原因外,有研究發現,病態的強迫性消費者,常常是心理上安全感不好的人。有些人童年時家裡不富裕,在成年經濟略微好轉後,過度購物讓他減少心裡「小我」的遺憾;有些人則是工作生活中有著相當大的壓力,卻沒有排解情緒的方式,網購能讓他體會到快感。

所以對於這些「剁手黨」,我們要多些關心,而不是一味指責、抱怨。對於病態的強迫性消費者,很多時候,需要心理醫生的幫助,才能「戒掉」過度購物的癮。

通訊員:伍宣 記者:王詩韻

新媒體編輯:劉巧

文字校對:王海艷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與小編聯繫獲得授權)

花錢圖的是開心,如果因此帶來煩惱,實在沒必要!雙11將至,請理性買買買!能做到的點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