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完全還原宋代最潮單品,趙麗穎新劇就是時髦大片啊

最近大家都在追的劇一定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啦~正午陽光出品,必屬精品,年代劇《大江大河》還沒播完,《知否》馬上開始收割收視率~

這部“馮紹峰趙麗穎定情作”,不僅有明蘭和二哥的“真情實感”,還有大家最愛的“居老師”朱一龍~

看到我們居老師那副有點羞怯又忍不住示愛的樣子,也太蘇了吧!不得不說初戀的確別有一番滋味,甜蜜中帶著酸澀,就連O姐也被撩到了。

只可惜2人最終沒能修成正果,也難怪許多網友認為《知否》的劇情不夠緊湊,愛情也太過實際,不給人幻想的機會。

不過O姐想說,《知否》本來也不是瑪麗蘇愛情劇,更重要的在於為大家高度還原了古人的生活,通過盛家和其他家族的日常活動,聚會、嫁娶、宅鬥,為大家展開了一副宋代生活畫卷。

劇中許多配角也為故事增添姿色,耿直心急的王大娘子,又蓮又懷的林小娘,還有“予獨愛蓮”的盛老爺,豐富的人物更是看點之一。

當然,這一切還是要歸功於向來被稱作“處女座劇組”的正午陽光,服化道方面再度認真到令人發指。而《知否》的精細程度則是更上一層樓,讓人仿佛真的置身於“清明上河圖”中。

衣衫服飾

《知否》原著設定為架空朝代,電視劇則以宋朝為落腳點,服裝和置景也依照歷史記載盡可能還原,可以說《知否》就是一部宋朝時裝劇,所有潮流都囊括了。

很多人對古裝的模樣都隻停留在清朝和唐朝,其實宋代的服飾也有獨一番味道。宋代貴婦的便裝時興瘦,細、長,所以經常能看到趙麗穎在劇中穿著窄袖口的常服。

宋代無論貴族平民,女子皆喜穿直領對襟,下系襦裙,這個最常見的外衣叫褙子。

褙子裡面一般會穿一件短款小襖,袖子更窄,可以夾棉,家常也有不穿褙子的時候。

穿著抹胸式襦裙的宋代女子在畫中比比皆是,《知否》裡這類穿搭也非常多。

與以前各個時期不太相同,宋代衣著的配色打破了唐代以紅紫、綠、青為主的慣例,多採用各種間碳粉紫、黑紫、蔥白、銀灰、沉香色等。色調淡雅、文靜,合理地運用了比較高級的中性灰色調,今年特別火的莫蘭迪色在劇中更是隨處可見~

宋朝女子“莫蘭迪色”衣領

《知否》中還會根據角色的身份和性格使用不同的顏色,比如與世無爭的明蘭常用淡淡的青色,少女多用粉紅,而大娘子這樣的貴夫人會用更莊重的顏色。

衣飾花紋多為寫生的折枝花紋,顯得更加生動、活潑、自然,可以對比宋代出土的褙子的滾邊花紋,繁複花樣有異曲同工之妙。

(褙子花邊:印花彩繪山茶紋)

常服如此,有重大事件時的禮服更加講究。很多人都疑惑明蘭結婚的海報中,趙麗穎身穿綠衣,馮紹峰才是紅衣。一般電視劇中結婚禮服都是以全紅出現,其實這是明朝以後的流行趨勢。宋朝以前,向來都是“紅男綠女”,所以趙麗穎著綠衣戴鳳冠的婚禮才是正確穿法~

發髻的束發也很有講究,還提時期女孩都是雙環,也稱總角,女子15歲時行“及笄”禮表示成年,頭髮就梳成未出閣女子的發髻,留有瀏海。

趙麗穎出嫁後發髻又有不同,沒了瀏海,裝飾也會更豐富一些,比許多古裝劇中異想天開的髮型認真不要太多。

生活氣息

《知否知否》極具古風韻味的台詞已經是認證的了,無論大人,還是孩子,見面說話都很講究,彬彬有禮的相處讓觀眾看得十分舒心。

作為京城中的命門大戶,盛家有著許多規矩,仆人侍妾稱盛竑和嫡妻王大娘子為“主君”、“主母”,少爺們則稱作“哥兒”,老師喚作“學究”,處處用詞謹慎,怪不得《知否》能有“小紅樓夢”的稱號~

劇中出現了很多行禮的片段,宋人之間相互問候,非常流行“叉手禮”,女子不下跪,隻行萬福禮。這點《知否》做的也很好。

古代大戶人家規矩極多,許多古裝劇都適當進行了忽略,《知否》就比較較真。比如出嫁女子見男客時,需用扇子遮住面部,不能讓人隨意瞧見模樣。

未出閣的少女不能私會外男,如果私下傳遞東西,更是“私相授受”的大過失,這也是為什麽明蘭經常躲著小公爺,不敢接他的東西。

如果家中有客到訪,未經傳召的人是不能見客的,所以墨蘭明蘭摔出屏風盛老爺才會如此生氣。

小公爺在丟了貼身汗巾時故意聲勢浩大的尋找,也是為了不讓有意之人借此敗壞自己的名聲。

雖然宋朝男人三妻四妾,盛竑甚至寵妾滅妻,但嫡妻和妾室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嫡妻是主子,妾只能是奴。妾室生庶子是主,可自己還是奴,是可以隨意被買賣的。

華蘭結婚時,聘禮比較奇特,很多人都覺得一對大雁並不值錢。但獵物正是宋朝下聘時最重要的聘禮,而大雁則有“雙宿雙飛”之意,是祝賀夫妻和睦的意思。

除此之外,《知否》為了呈現古代夜晚隻用燭火照明的狀態,全程沒有電影燈打光,都是實實在在的燭光,質感高級又更顯生活化。

娛樂活動

《知否》一共有73集,劇情緩慢,用了大量時間勾勒宋代時大宅裡的家常生活。品茶、插花、都可以成為宅鬥的一部分,盛華蘭就曾因為不擅長插花,被婆家奚落。

劇中大量使用各類瓷器茶具,最常見的是這種“雨過天青”色的汝窯製品,筆架、熏籠,可以算是宋朝最流行單品之一。

北宋汝窯香爐

休閑娛樂中,投壺、馬球則非常興盛。《知否》首播的前兩集中,就出現了投壺這種遊戲,幼年的顧廷燁和盛明蘭還因為投壺這事兒杠上了。投壺最早興起於戰國時期,是“君子六藝”中的一個。

馬球從唐朝開始就是富貴人家常有的活動,一群人騎在馬上打球,擊中者得分,是一種對弈遊戲。朱一龍飾演的小公爺想約明蘭同遊,就是一起打馬球。

如此費心布置,讓人每次看劇劇都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古色古香,宅鬥情節燒腦又高級。

難怪《知否》可以收獲這麽高的人氣和收拾,背後少不了編劇和導演的用心,正是整個劇組都下足功夫,才能製作出如此細膩有情調的古裝劇,也只有這樣高級的劇情,才值得大家等待。O姐只求《知否》能晚點完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