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祭侄文稿》到底可不可以拿出國展覽?

1月12日,一條指責台北故宮博物院,質疑《祭侄文稿》外借的微博引發海內外華人震動。

海報顯示,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東京博物館將舉辦“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展出的文物中有現收藏在台北故宮的顏真卿《祭侄文稿》真跡。

由於借展文物貴重,海內外華人紛紛在網上表示“痛心”,因為這件文物實在是太太太太珍貴了。

《聯合報》曾報導,《祭侄文稿》的珍貴等級,比核定為重要古物的翠玉白菜還高。考慮到書畫的脆弱性,台北故宮博物院 1984 年起陸續精選出 70 件名作列為限展品,規定每次僅能展出 42 天,展後須休息 3 年以上。上一次亮相還是在 2008 年,也只在台北展出,擔心的就是“展開一次,傷害一次”。

如今,已有 1400 多年的歷史,寫在脆弱紙上的珍寶,是否經得起從台灣到日本,一路舟車勞頓飽受顛簸的“損傷”呢。

這是兩岸所有華人關注而且擔憂的。

《祭侄文稿》的背後:整個盛唐的覆滅

《祭侄文稿》是什麽?它是唐代顏真卿流傳在世不多的真跡,全名《祭侄贈讚善大夫季明文文稿》,俗稱《祭侄稿》、《祭侄帖》。

它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二”,考慮到天下第一的王羲之《蘭亭集序》尚未出世,直接封它是在世第一也無可厚非。

顏真卿的字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陌生,從小寫毛筆字的時候,多是臨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入門,一種雍容端莊,風格工整的楷書。

《多寶塔碑》

只是在《祭侄文稿》,我們看到是風格迥異的行書字體:筆跡不夠流暢、墨痕枯澀,布局雜亂,以及各種凌亂的塗改,看的出來它只是草稿性質,不是端端正正寫定的文章。

《祭侄文稿》

為何這麽一份草稿手記如此受後世追捧?

因為,它的背景是一場改變全中國歷史變局的事件。在這歷史變局中,有醇酒美人、昏庸的帝王、更別提還摻雜奸臣的弄權及將領的私心。

但是,更令人心碎神傷的,是整個家族的覆滅,只是所有的兵荒馬亂和破滅,在歷史上被四個字勾勒完畢:安史之亂。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中,被驚破的不只是霓裳羽衣曲,還有眾將領的膽子。在安祿山的叛軍橫掃之下,名將哥舒瀚戰死,河北二十四郡官軍嚇破了膽,降的降,逃的逃。唐玄宗知道了,在朝堂上急得直跳腳:“河北二十四郡,豈無一忠臣乎!”

宋人繪《明皇擊球圖》(局部),遼寧省博物館藏

唯一的中流砥柱,只有顏真卿和他的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

然而在叛軍的圍攻下,常山危急,顏杲卿向太原尹王承業緊急求援。但王承業擁兵觀望,就是不肯援救。無奈之下,顏杲卿率領部下頑強抵抗幾日幾夜,直到彈盡糧絕,井水喝光,終遇城破。

城破後的顏杲卿,被解送到洛陽的安祿山大營,他不願投降,還破口大罵安祿山。安祿山氣急敗壞,下令將顏杲卿綁在柱上凌遲割肉,而顏杲卿依舊罵賊不絕,最終被割掉舌頭處死。

同樣和顏杲卿犧牲的,還有他的兒子顏季明和其他家屬,所謂“顏氏一門死於刀鋸者三十餘人,其狀慘絕人寰”。

兩年後大亂初定,顏真卿托人找回親人的遺骨,尋回的只有顏杲卿的一段腳骨,幾團頭髮,以及裝在盒子裡的顏季明頭顱。

對著侄子顏季明的頭顱,顏真卿的情緒崩潰,在憤怒悲痛中,塗塗抹抹完成了《祭侄文稿》。不思考啥法度、布局,只有自然流露的筆跡,一氣呵成到尾。

他憤怒:“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為何無人救援,導致整個家族的覆滅)

他悲慟:“方期戩谷。何圖逆賊開釁。稱兵犯順。”(好不容易侄子長大成人,卻遇到這樣的禍事。)

米芾說這幅字“硬弩欲張,鐵柱將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最好的藝術,就是以畢生的心血和才華,將生命的愛恨都井噴湧出。這篇文稿,最終也沒有改定成文或被重新繕寫的那天。

因為公元784年李希烈叛亂,75歲的顏真卿孤身前往敵營勸降,被縊身亡。

國家滅亡可以再起,文物一旦失去就永遠回不來

這麽重要的國寶為何在台北?又要提到那場抗日戰爭。

1931年日本侵華的九一八事件爆發。紫禁城的工作人員擔心,日本的侵略野心不會因為拿下東北地區而滿足,戰事肯定會延伸到北京,所以開始研究紫禁城裡國寶的裝箱和運輸。

當時的紫禁城管理員都不懂文物打包的技巧,只好到北京城外的古董商區"琉璃廠"討教專家。

琉璃廠舊照

某次,工作人員那志良對專家說自己的感想:"文物裝箱就乍這樣,好像沒那麽難嘛。"

專家們就請那志良嘗試自己把茶碗包起來,再拿起那志良包好的茶碗猛摔,結果打開包裝茶碗是破的。接下來專家們把自己包好的茶碗也相同地猛摔,卻毫發無傷。

那志良說,這項技法稱為"穩"(小心)"準"(正確)、"緊"(緊置)、"隔離"(每件文物都要隔開)。

往後的日子,裝箱的文物達一萬九千五百五十七箱,不斷在中國各地移動,先到南京,再到長沙,接著爆發的盧溝橋事變象徵中國進入全面對日抗戰,中央政府下令將國寶運到四川峨嵋,那志良等人得不斷對文物重複捆扎裝箱。

在這中間汽車拋錨、國寶落水、甚至日機轟炸等危機都層出不窮。那志良說:"最後一卡車從成都出發後不久,日軍的軍機就到了上空,炸毀機場。氣象晴朗,編隊飛得很高。"

故宮文物遷移路線圖

然而萬幸的是,所有國寶都安然無恙,沒有破損或遺失。1945年日本投降後,它們又回到了南京被安放。

為何在戰事吃緊的時候,還要耗費這麽大的資源運輸紫禁城的文物呢?最初拍板敲定文物裝箱與運輸的故宮理事陳垣說:“國家滅亡可以再起,文物一旦失去就永遠回不來。”

陳垣像

然而,硝煙再起,為了文物安全,為了中華文化的傳承,高層決定從將近兩萬箱的文物中,精選六百箱運到台灣,此時戰況已逐漸吃緊,海軍同意以軍艦護送。因為要渡海,文物都裝在木箱裡,用繩固定,蓋上油布以隔絕濕氣,歷經五天四夜令人上吐下瀉的旅程後,抵達了台灣北部的基隆港。

到達台灣的這批珍寶,就有後來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

《欽定四庫全書》全集

懷素《自敘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顏真卿《祭侄文稿》等書法珍品。

當初護送國寶到台灣的故宮工作人員,絕多數在台灣亡故,如今在世的只剩一位高仁俊老先生。記者訪問他的時候,他笑著說:“保護文物就是保存中華文化,這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比較遺憾的就是薪水太少。”

高仁俊相

展一次傷一次

明白文物的重要性以後,我們從文化保存的角度來看《祭侄文稿》的海外展出如何導致這次的爭議。

首先是材質,站在文物收藏的角度而言,紙張在文物保存的領域,是公認相當的脆弱和嬌貴。這是因為紙張的材料本身是有機材質,容易和外在環境互動作用,產生不可逆的反應。而造紙過程中必須的幾個流程,比如熬製紙漿、施膠和其他添加物,本身就會造成紙張的老化。

老化的紙張

傳統有雲:“紙壽千年絹五百",形容的就是書畫文物的嬌貴。

在保存上,書畫作品非常講究存放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因為這些都是造成劣變的原因。

紙中纖維若是遭遇潮濕的環境,極易受潮發黃發黑,上面的顏料也容易暈染開,破壞畫面。另外在過於乾燥的環境中,纖維也同樣非常容易損壞,即使沒有外力都會自動碎裂成紙屑,顏料也會剝落。

此外,展出中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一些常見的微生物,比如黴菌,都需要完全與書畫隔絕,不然與紙張產生互動作用,就會對畫面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展覽時候的光照也有限制,否則會造成紙張脆化,變成一片片的餅乾屑。

紫禁城 2018 年展出的《千里江山圖》,之所以限定一天進入的參觀人數,一人只能瀏覽三分鐘,就是擔心人潮太多呼出的二氧化碳會破壞作品。追根究底,都是考量到紙張和顏料的脆弱性。

這還是在國內的優良保存環境中展出的實況,那麽,這麽脆弱的紙張如果漂洋過海,不論是海上風的鹽鹼、海潮的濕度,還是高空的氣壓氣溫,甚至於空氣中的真菌,是否有足夠保護的措施呢?

但是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答案。

《祭侄文稿》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一幅珍貴的書法作品。

它短短的234個字中,濃縮的是顏真卿面對親人逝去時的滿腔血淚,面對國家動蕩時的深深憂慮,更是中華民族在危難之際頑強不屈的脊梁。

還記得《祭侄文稿》末的那枚印章嗎?

“子孫保之”。

這四個字,浸透著兩岸中華兒女共同的血脈和記憶。善待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