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祛濕消腫的良方——刺激水分穴!

水分穴出自《針灸甲乙經》,是任脈上的穴位,水,水谷也;分,分別的意思。該穴當小腸下口的位置,小腸主要功能為泌別清濁,吸收水谷精微,將多餘的水液排入膀胱,渣滓入大腸,像分界點一樣,故名水分穴。人體所需的水液,絕大部分是在小腸中吸收的,所以有「小腸主液」的說法,「小腸主液」對人體大小便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若小腸吸收水液不足,則小便量少。如果小便量過少,大量的水分在體內積聚,就會造成身體部位的水腫。

水分穴內應小腸,能通過調節小腸「泌別清濁」的功能,影響身體的水液代謝,達到祛濕消腫的目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這祛濕消腫的良方——刺激水分穴。

水分穴的位置很好找,位於上腹部,肚臍中央向上一拇指,以自身手指為準,一寸的寬度即是。刺激水分穴,可以採用點按的方法,拇指指腹按壓在水分穴的位置,使用一定的力量向下按壓,有腹瀉、水腫的人,會感到較明顯的酸脹痛感,保持5-6秒後鬆開,休息2-3秒後再進行點按,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每次點按水分穴5-10分鐘。

也可以使用按揉的方法,拇指指腹按壓在水分穴,然後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量,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鐘,也可以將雙手搓熱後,掌心放在水風穴的位置,用手掌進行旋轉按摩。

刺激水分穴也可以採用溫和灸,將艾條點燃後對準水分穴,距離皮膚表面約2-3厘米進行艾灸,以穴位處皮膚感覺溫和但無灼痛感為宜,每次艾灸10-15分鐘。雀啄灸也可以刺激水分穴,將點燃的艾條對準水分穴,採用類似小鳥啄食的動作,一起一落、忽近忽遠進行施灸,每一次艾灸10-15分鐘左右,以皮膚溫熱潮紅為度。

拔罐也可以刺激水分穴,每次留罐10-15分鐘至拔罐部位皮膚隆起可耐受為度。以上操作方法均可單獨使用或配合使用。總之,經常刺激水分穴,能夠祛除體內濕邪,消除水腫,平時不妨刺激刺激這個穴位,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