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天橫掃5億,《掃毒2》完成“救市”暑期檔的使命了嗎?

來源| 話娛 作者| 南乖文

7月首周,暑期檔正式拉開帷幕。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上周末以新片《掃毒2:天地對決》(下文簡稱《掃毒2》)為首的內地影市最終報收7.76億元,較之上上周末《蜘蛛人:英雄遠征》領銜的8.21億元總票房,大盤同比下降5.48%

《掃毒2》單片首日票房收入1.46億元,刷新了香港警匪片在內地的開畫成績;首周末收入4.26億元,刷新了前作《掃毒》最終2.37億元的票房成績。

而去年此時,《我不是藥神》單片首日票房收入3.23億元,上映三日票房9.50億元,首周末票房13.36億元。

對比之下,雖然相較於前作和其它諸多港片,《掃毒2》在7月這個首周末的票房成績還算亮眼,但對比去年同期同樣擔綱了暑期檔開局大任的《我不是藥神》,《掃毒2》的票房號召力明顯遜色了不少。

即便如此,《掃毒2》超預期的市場表現和當前不俗的票房走勢,已讓很多業內預測人士將此前對該片“4—6億”的預測票房提至“8—10億”。

自去年國慶檔的《無雙》和今年清明檔的《反貪風暴4》等港片之後,今年暑期檔因為《掃毒2》,“港片救市”的說法又一次被提及,也有人開始好奇港片悶聲發大財的“生意經”。

港片救市

有影評人揶揄說,在審查層面,內地片是排在好萊塢電影和港片之後的“三等公民”。

而在這個內地電影接連遭遇魔幻變動的暑期檔,在“一等公民”好萊塢影片不斷湧入“國產電影保護月”的同時,作為“二等公民”的港片,陣仗也不小

不僅《掃毒2》被提檔至7月5日擔綱暑期檔開局大任,整個暑期檔包括有《逆流大叔》、《九龍不敗》、《沉默的證人》和《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下文簡稱《使徒行者2》)四部港片已上映或定檔。

與《掃毒2》類似,其中《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被業界預測為將擁有6—8億的票房,甚至有衝擊10億+體量的潛力。

而在《掃毒2》小爆暑期檔之前,今年四月清明檔,《反貪風暴4》也意外地反超前期宣傳陣勢要遠遠大於前者的好萊塢DC超英電影《雷霆沙讚》,最終獲得近8億元的票房成績,給予冷清的影市以信心。

而且該系列影片在票房上漸入佳境式的遞進增長也有對比明顯的數據可佐證:《反貪風暴1》最終票房0.95億,《反貪風暴2》2.08億,《反貪風暴3》4.42億,《反貪風暴4》票房7.95億。

再往前回溯至2018的國慶檔和中秋檔:上映19天的《無雙》累計票房超過10億,最終累計票房12.73億元,成為去年成績平平的國慶檔唯一一部票房過10億元的影片;

而在與國慶檔只有數日之隔的中秋檔,《反貪風暴3》以超4億元的成績實現了票房“小逆襲”,《黃金兄弟》則靠著情懷收了一波可觀的票房收益。

以上這些在內地市場獲得穩定或驚喜票房回報的典型港片,都表現出了港片典型的市場“抗打”屬性:

工業化的內容輸出和製作,IP續作的量化高產,再加之老牌港星加持,使得近些年把握好了這個大方向的港片,都能讓很多兒時在港片中浸淫成長的中國現下觀影主力觀眾依然能對其保有一份期待,尤其在情懷加分的情況下。

雖然“港片已死”的調調已經唱了很多年,但近些年港片卻靠著穩定路數和自身風格在內地片洗牌期打出了競爭差異性,愈加在內地市場的空白中擁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2018年後半年至今(不包括攢齊了一年中一大半國產大片的2019春節檔),內地大體量國產影片缺失明顯的境況下。

今年這個暑期檔,亦是如此。在國產大片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掃毒2》和《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等潛力股港片,將會再一次對內地影市起到非同小可的提振和補充作用

雖然當前港片在內地影市的市場表現多十拿九穩,但也有表現平庸甚至是失敗的案例,今年端午檔和春節檔上映的《追龍2》和《廉政風雲》就是個中代表。

因為,似乎總能在內地影市冷清期成為“救市英雄”的港片,在創造突出票房成績的同時自身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而且這些問題也體現在正在熱映的《掃毒2》身上。

兩極分化

上映之後,《掃毒2》的觀眾口碑就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

在豆瓣上,該片的評分從上映首日的7.1分跌至當前的6.3分,剛過及格線,其中3星評價佔據51.6%,5星評價僅有5.8%;

而在淘票票上,該片的評分為8.6,貓眼上的評分則更是高達9.1分。

三大平台之間有關該片兩極化的口碑反饋,反映的是不同用戶對港片的觀影需求。

對於港片當下主要閱聽人來說,《掃毒2》的快節奏敘事和火爆動作場面,完全可以滿足追求視覺刺激的男性觀眾荷爾蒙宣泄,尤其是影片結尾高潮處在地鐵站的一場新意十足的飆車戲,已然成了很多動作片愛好者心中的年度最佳場面之一。

除了動作場面保持在水準之上,《掃毒2》也帶著以“黑色惡趣味”著稱的邱禮濤導演特有的cult風格。但也正是影片帶有的這種“替天行道”、“三觀不正”的cult風,不僅再一次證明了港片所具有的“審查特權”,也讓很多普通觀眾對這部影片的諸多細節劇情和故事邏輯表示不能理解。

《掃毒2》在劇情上基本完全脫離敘事較為成功的前作,僅僅只是借了前作的一個IP噱頭,不僅主角行事動機不夠成立,而且一些對劇情起關鍵推動作用的情節也有生拉硬扯之嫌。

外在動作戲搶了內在的故事性的風頭,港片慣常表達的正邪對決也變得有些牽強。因此,對故事要求稍高的觀眾便毫不客氣地給出了自己的差評。

其實,在故事層面上的思維固化、嚴重套路化,不僅僅是《掃毒2》的短板,還是近些年很多警匪動作題材港片掙不脫的桎梏,除此之外,新生代演員的匱乏也是當下港片發展繞不開的一個痛點。

曾經成熟的演員培養機制隨著香港電影繁榮時代的逝去而斷裂,當下幾代香港演員之間青黃不接,如今觀眾在港片中能夠看到的演員只有劉德華、古天樂、張家輝、劉青雲、郭富城等從上世紀活躍至今的老牌港星。

以古天樂為例,僅是2019年,他就出現在《反貪風暴4》、《追龍2》、《掃毒2》、《使徒行者2》4部港片中擔綱主角。

但不同層次的觀眾有著差異化的觀影需求,在有的觀眾質疑劇情邏輯合理性的時候,有的觀眾單純喜好這些宛如港片名片一般的影帝們在港片中飆戲、飆車和槍戰。

因此,不僅是《掃毒2》,在此之前《反貪風暴4》也同樣遭遇過這種電影口碑走向兩種極端的境況。

完成使命

與《掃毒2》相似,在影片上映之初,《反貪風暴4》在豆瓣評分僅為6.3分,貓眼和淘票票評分則分別高達9.1和8.9分。

拋卻豆瓣上那些深度電影愛好者的“挑剔”不談,貓眼和淘票票平台背後以二三線城市為主力的購票用戶,在對該片給予高度評價的同時,也忠誠地為其奉獻了扎實的票房

僅以“貓眼專業版”上《反貪風暴4》公映首日的相關數據為例,在當日該片收入的7854萬元票房中,二線城市票房佔比達53.6%,貢獻票房3090萬;三線城市票房佔比達62.8%,貢獻票房1445萬;而一線城市的票房佔比及其背後所反映出的觀眾熱情都相對較低。

不出意外地,通過數據整理可以發現,在《掃毒2》首周末收入的4.26票房中,二線城市貢獻了1.73億元票房,平均票房佔比達53.6%;三線城市貢獻了7309萬元票房,平均票房佔比達57.8%;而一線城市的平均票房佔比則為46.3%。

香港導演王晶近期在某綜藝節目上說過:“現在三四五線城市是華語片的最大市場,一二線城市根本不看華語片了。”

與以上數據對比,王晶導演的言論雖有出入,但卻也有契合。

換言之,王晶的言論至少切中了當下娛樂向的港片、華語片和好萊塢電影的一種閱聽人走向——隨著一線城市娛樂、消費形式的多樣化,這些娛樂性不錯但內核千篇一律的電影,逐漸成在向二線以及二線城市以外的觀眾層轉移。

相較於一線觀眾不斷嘗新的探索式消費,一線城市以外的觀眾則更認同相對安全、穩定、情懷式的消費,而往往處於及格線的港片,近些年一直就是主打娛樂性和熟臉港星的安全牌

此外,港片由於表達語言的特殊性,還總會在內地語言相通的珠三角地區受到優待。

此次,《掃毒2》這種優勢,尤其明顯。據悉,該片上映時,出品方不僅在該地區特意推出了粵語專場,甚至提前4天在廣東地區上映了該片的粵語版,以吸引最忠實的港片粉絲。

天時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掃毒2》“臨時受命”,還趕上了一個相對空白的好檔期。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止至發稿前,該片上映4日,總票房已突破5億元

雖然作為開局影片,《掃毒2》的熱度、影響力及最終票房都或將無法與去年同期的《我不是藥神》的同日而語,但至少也沒有讓市場和觀眾過於失望;雖然影片本身存有不少瑕疵和問題,但其表現也足夠振奮市場和人心,因此它已算是超乎標準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播報當日票房、排片數據、檔期資訊、深度票房數據挖掘、電影產業觀點快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