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香港電影還是被劉德華、劉青雲這些“老面孔”撐著?

最近,港片《掃毒2》在電影院票房破十二億,取得不錯的成績。雖票房可觀,但口碑卻並不那麽漂亮。

近幾年,雖然不斷有港片票房逆襲(《追龍》《無雙》、《反貪風暴4》等),有人認為似乎嗅到了港片復甦的跡象。

然而,冷靜思考一下,依靠幾部電影蜻蜓點水,無法宣布香港電影王者歸來。

在“港片已死”被喊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情況下,港片似乎早就成了像斑鱉一樣的瀕危物種。

香港電影為什麽變得越來越“不入觀眾法眼”?

港片的全盛時代

要想知道香港電影為什麽衰落,首先得了解香港電影曾是如何地輝煌。

大衛·波德維爾曾評價香港電影是“電影史上一個成功的故事”。

八九十年代,內地改革春風剛起,香港則處於一個黃金遍地、歌舞升平的年代。

在新浪潮人才輩出、創作環境真空期、商業化程度飆升、台資大舉入港和電影分級的多重因素互相混合作用下,1989至1993年堪稱香港商業電影空前繁榮的全盛時代。

“新浪潮”興起,許鞍華、譚家明、嚴浩、徐克、杜琪峰等一大批優秀導演便是由此嶄露頭角;香港影壇形成了嘉禾、邵氏、新藝城三足鼎立的割據局面;《大話西遊》、《花樣年華》、《東邪西毒》、《霸王別姬》等等上千部優秀香港電影就是在這個時期產生。

而且毫不誇張的講,當時的香港演員,無論男女正反或主配,他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不是在片場,就是在去片場的路上。

在商業票房上的代表人物便是“雙周一成”和李連傑,而在數量上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劉德華、張敏、吳孟達、成奎安等。

那些年走在街頭的古惑仔山雞陳浩南,用香煙點燃美金摣雙槍的發哥,一襲紅色長袍叼著撲克的邱淑貞,許下一萬年誓言的星爺,湖中豪飲的林青霞,風騷嫵媚的龍門客棧老闆娘張曼玉,沒有腳的雀仔張國榮......也成為不少影迷難以抹去的記憶。

香港電影走下神壇的分水嶺

事實上,香港電影繁榮的背後本身就埋藏著很大的隱患,而它的危機正是潛伏於所謂的黃金時代。

很多人以香港回歸是分水嶺,並以回歸前後,來界定香港電影的發展態勢。

但許鞍華認為:對香港電影來說,1993年才是真正的分水嶺。1993年之前,香港市場一年可以拍到二、三百部電影,而且票房很高,在台灣地區、韓國乃至東南亞都很有市場。可是到了1993年,美國電影《侏羅紀公園》等大片的上映,反響很好,給香港電影帶來衝擊;台灣片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買片花,很多電影拿不到定金,開不了機;加上香港電影質量也出現一些瑕疵等原因,這之後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資料來源:《導演許鞍華:我與香港七十年》新華社)

80年代後期,香港電影有了國際影響力,自然不缺投資,尤其是來自台灣的投資商。90年代初期,台灣投資商看中了香港電影市場的巨額利潤,決定注資。只要香港影人能夠拿出大概的故事提綱,再輔以相應的香港影星,就能直接拿到上百萬投資。

這也就意味著,成果不重要,前期的大餅更重要。

數據顯示,在台資的助推下,香港電影年產量一路猛增。有數據顯示,1988年香港上映影片數量為120部,到1992年上映數量增加到165部,1993年首次出現下跌,回落到了153部,與許鞍華觀察到的現象一致。

市場是有限的,特別是重量不重質的香港電影,邊拍邊寫劇本的例子,比比皆是。

吳宇森在2014年公開說過,“我們幾乎要拍什麽就拍什麽。我有好幾部戲根本沒有劇本,一面拍一面寫。 《英雄本色》只是有一個故事大綱,然後憑感覺、感情拍出來。拍《喋血雙雄》也沒有劇本,也是邊寫邊拍。因為大家互相信任,這種信任來自投資方、來自觀眾,也來自片商,他們對我們有足夠的信任與喜愛,所以我們工作自由度非常大。 ”

王家衛也在台資富裕的時期,拿到過投資。徐克拍攝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火了以後,王家衛搞出了劇本《東邪西毒》,並配上了比《阿飛正傳》還要豪華的明星陣容,包括張國榮、林青霞、梁朝偉、張學友、張曼玉等等。

但王家衛依然是王家衛,慢,才是他的風格。拖拉半天,劉鎮偉探班時發現,這戲根本不可能按照原先承諾的檔期貨付。為避免王家衛惹上台商的麻煩,劉鎮偉用一個月的時間拍攝出《東成西就》,當時還在賀歲檔成功收割了一波票房。

類似《東城西就》的作品很多,香港電影裡有個專有名詞“七日鮮”,形容一部電影的的製作周期極短。

導演王晶更是深諳香港電影市場的規律,他被視作“七日鮮”的代表人物。“七日鮮”的正面意味著勤奮,負面則意味著粗製濫造。

繁華落盡,香港電影為何而敗?

香港電影輝煌難再,是不爭的事實。當我們在談論它的衰敗時,我們更應該了解的是它為何而敗。

美國學者指出,香港電影的殞落是馬克思形容的"不計市場之限制而作之生產"這種古典過度生產的經典案例。

香港明星製和電影分級製的發展成熟,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明星片酬與拍片數目的同時急增,從而導致電影本身的質量下降。

和同樣追求工業化的好萊塢相比,香港電影的“工業化”是半殘狀態,速度很快,但最終只是被金錢裹挾,逐漸失去原來的優勢。

另外,當時的香港影壇,一個題材火起來,市面上馬上就會冒出一大堆跟風之作,直至把這個題材拍到死。其中最為典型的諸如英雄片浪潮、賭片浪潮、東方不敗浪潮、古惑仔浪潮等。

就比如現在出現的港片,人還是那些人,題材也總限於警匪、槍戰、毒品。精英仍在,只是審美疲勞了。

再加上香港回歸以後,香港電影受到一定的限制,曾經過火癲狂的特色已經不合時宜。

對於習慣了百無禁忌的港片來說,一旦受限,功力就會大減。

此外,台資撤離香港電影市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香港經濟一路下滑,再無力支撐繁榮的電影工業。

總之就是,當香港電影用盡全力燃燒時,同時也在悄然消損。

而同樣在被“消耗殆盡”的還有香港演員。人才斷層,青黃不接也是香港電影沒落的重要因素。

今年的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去年的大熱門《無雙》成為最大贏家,包攬7項大獎。《無雙》獲獎,沒有熱搜,沒有刷屏,今年又比往年更落寞了許多。讓人不禁唏噓,都2019年了,影帝之爭怎麽還是周潤發、黃秋生、郭富城、吳鎮宇這些“老面孔”?

近年來上映的30多部港產警匪片,如xx戰、xx風雲、xx風暴,基本全是香港鐵三角輪流坐莊。就是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之間的排列組合。

要知道,劉青雲已經57歲、古天樂49歲、張家輝52歲,而他們仍然是香港電影當打的“小生”。

香港的年輕人去了哪裡?

千禧年後,香港影壇湧現出謝霆鋒、陳冠希、余文樂、吳彥祖、馮德倫、房祖名、李燦森、張柏芝等大批新演員,然而一場“照片門”差點廢掉整個新生代。

後來陳冠希被業內封殺、謝霆鋒轉行做廚師、馮德倫退居幕後、房祖名涉毒自毀、余文樂後勁不足......總之這場新老接力最後轟轟烈烈地失敗了。

2003年6月,內地與香港簽署了CEPA協議。

雖然此舉為低迷的香港本土市場拓寬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但另一方面,為了符合內地市場需求,以往無所顧忌的港片不免循規蹈矩起來,合拍片導致港味逐漸消失。

2017年在內地大熱的《追龍》,在香港只是反響平平,許多香港人覺得電影其實是以內地的視角“窺探”九龍城寨;也有資料顯示,《新喜劇之王》這樣打著周星馳招牌的電影,在香港也幾乎沒有什麽排片。

或許有人會問,究竟什麽是港味?我想,它可以是題材上的小人物與大精神、黑白對立,內容上的粗鄙與浪漫,影像上的粗糙與精致,小而巧的奇思妙想......說不清道不明,但卻能深入人心的港式文化。

如今,想要再找到一部原汁原味的香港電影,已經很難。

香港電影真的會死掉?

“港片已死”這種論調並不新鮮,早在90年代麥嘉就作此大膽判斷,只不過近幾年來這種唱衰言論更加流行罷了。而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的是,港片仍在頑強繼續。

也許,香港電影曾經的輝煌難以複製,但香港電影不會徹底死掉。就算全港只剩一個導演拍了一部電影,那港片也算活著。

況且現在香港一年還能產出五六十部電影(包括不在內地上映的)!

做藝術就和做人一樣,不用過分追求絕對的活著和死去,而那種在困境中奮力求生的過程才是堅持拍港片的精神意義所在。

無論是哀悼者,還是捍衛者,我們都是香港電影的愛好者。我們不會自欺欺人,也不幸災樂禍。

還記得在去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黃秋生當頒獎嘉賓時自嘲著說“消失”了兩三年,很多人已經不知道他是誰了,他得介紹介紹自己:“我中文名字是黃秋生,意思是說,雖然黃了,但是在秋天的時候還有生命跡象的呢”,他接著微笑說,

“好像香港電影這樣,很有生命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