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芪的花樣吃法,手把手交給你!

黃芪是一味補氣中藥,其性甘溫,有別於人參的大補元氣,黃芪更長於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有更好的推動作用,同時利水消腫、生津養血、托毒排膿等作用。現代藥理學表明,黃芪中的化學成分能促進機體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雙向調節血糖,並能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降血脂保肝等不僅是一味補益良藥,也是食療佳品。

那麼作為目錄中的黃芪有多少種吃法呢?

一、傻瓜式:一學就能會,一看就能用

1、黃芪泡水

最簡單莫過於黃芪泡水,它能夠有效消除水腫、降低血壓調節血糖,保護心血管系統。每天取9-30g黃芪泡水服用,或10g黃芪粉沖服,不需任何技術貼,適合手殘卻又不放棄身體的朋友。

2、黃芪粳米粥

製作方法:生黃芪、黨參各30克,粳米100克,大棗10個,一同放入壓力鍋中,用小火煮粥。

黨參助黃芪補氣之力,粳米補益脾胃,此粥可以治療神疲乏力、自汗等症,中老年人體虛者可經常食用。

3、黃芪山地粥

製作方法:黃芪30克,山藥100克,生地黃15克。黃芪、生地黃煎水取汁,山藥研為粉末;將前汁煮沸,頻頻撒入山藥粉,攪勻,煮成粥食。

黃芪、山藥補氣益脾,生地黃養陰清熱;三者均能降血糖。用於糖尿病,氣虛陰虧,口渴口乾,尿頻患者。

播放GIF

二、高階式:廚藝擔當來一波

1、黃芪豬肝骨頭湯

製作方法:豬腿骨(連骨髓)500 g,黃芪30 g,五味子3 g,豬肝50 g。

1)將豬腿骨黃芪、五味子一同放入鍋中,加入薑、酒、鹽等調料,水淹過料面。2)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沸 1h,濾出湯汁約1杯。3)再將豬骨湯煮沸,加入蔥白、鹽和豬肝片,待肝片嫩熟即可。

黃芪五味子合用益氣滋陰,配合豬骨,益腎壯骨,可做平日滋補之用。

2、砂仁黃芪豬肚

製作方法: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豬肚洗凈,將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

砂仁黃芪益氣健脾,消食開胃。本品適用於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於胃下垂及慢性胃炎患者。

3、黃芪煲雞

製作方法:嫩母雞1 隻,黃芪30 g

黃芪、蔥段和薑片一同放在雞上,加入鹽、黃酒和清水。雞肉放蒸籠或鍋中,大火蒸約2 h 即可。

健脾益肺,大補之品。

4、歸芪鯉魚湯

製作方法:黃芪100克,當歸50克,鯉魚1條(重700克左右),將黃芪、當歸用紗布包好,加水適量,並放花椒、大茴、小茴、蔥段、薑片、大蒜、精鹽等調味品。燉至魚熟,吃魚喝湯,2次吃完。

黃芪當歸補氣養血,本品適用於營養不良、貧血和腎炎浮腫,以及產後、病後體弱者。浮腫者鹽量宜少。

三、優質黃芪,了解一下?

會做飯的人都知道食材的品質對於菜品十分重要,藥品也是如此,因此向大家推薦我們天衡醫療集團自家種植的道地黃芪:

1、清代《植物名實圖考》載「黃芪有數種,山西、蒙古者最佳」,而我們的黃芪就種植在內蒙古向陽沙地中,皮細質綿,木黃皮白,品質上乘;

2、真正的中藥種植專家都知道,「仿野生」種植,即在原生態道地產區,重建野生環境種植,是中藥種植的最高標準,這也是我們恪守的原則,素麵淳樸的種養,最終達到了藥效的至純至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