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秋,要貼秋膘嗎?這些疾病要預防!

立秋貼秋膘,在以前,生活條件差,能吃上肉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加上夏季熱、胃口差、出汗多,好吃的東西不多,自然瘦。立秋有點類似過節,以吃為借口,貼秋膘。民俗吃黃鱔、餃子、雞蛋,南方吃鴨子、北方吃大肉等;健脾補濕、暑熱之後補充營養。

對於現在的生活,我們處在營養過剩的年代,貼秋膘要因人而異。否則吃太多肉類引起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苦夏過後,不妨可以到真正進入秋天,氣溫降下來後,吃肉類、燉肉等,把夏季丟掉的體重補回來,寒冷的冬天儲存能量。

對於現在依舊炎熱的氣象,最好還是多吃蔬菜、水果等來降暑祛熱,最近的飲食總原則:多酸少辛、滋陰潤燥、遠離辛辣、燥熱的食物。

秋季適當進補,首先蔬菜、水果;其次五穀雜糧,補充碳水化合物;也要適當進食一些動物蛋白,首推牛奶、魚、雞蛋、雞鴨、牛羊豬肉等。膽固醇、脂肪低,比較適合立秋後食用。

立秋後要預防的疾病:

1、關節病

立秋、處暑的狀態下,一方面暑濕蒸騰、一方面寒意襲人;很容易出現外寒內濕的關節痛病。有關節病史的患者,要平時注意細節,大汗之後不要立即接觸冷水、或者用冷水洗澡。

平時可以雞血藤、當歸、杜仲、桂枝等煎湯藥浴,對防止關節炎發作有積極作用;食療用豬蹄燉海風藤,以化濕止痛、祛風通絡等。

2、胃腸道疾病

細觀察會發現秋季患胃腸道疾病的比夏季多。首先蒼蠅在進入秋季之後並不比夏季弱,吃了被蒼蠅汙染過的食物,容易因胃腸道被汙染而導致腹瀉。晝夜溫差慢慢增大,肚子容易著涼,誘髮結腸過敏,腸蠕動增快,腹瀉。再者,瓜果的上市,導致胃腸負擔過重,功能紊亂。

3、呼吸道感染

氣候變化複雜,室內外溫差大、濕度相差大,呼吸道黏膜受到環境變化的刺激,黏膜上皮纖毛運動紊亂,防禦能力下降,功能失調,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容易傷風感冒,引起氣管炎、扁桃體炎、肺炎等。

4、皮膚感染

被蚊蟲叮咬和寄生蟲感染,皮膚紅腫、甚癢,搔抓之後出現細菌感染,容易膿皰疹。

5、秋燥症

秋燥最大的傷害是肺,要積極預防,多吃潤肺食物,少吃辛辣食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