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大春老大花漢春考古:化妝這件事是怎麼開始的?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眾多,每個朝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化妝風格,甚至每個朝代的不同時期都有眾多變化。在上古時期人們已經開始了對自己面貌的「改造」與妝點。在古代不乏有「四大春」者把這件改造之事做得精益求精,「四大春」何許人也?明嘉靖年間的花漢春,明崇禎年間的戴春林,清同治年間的孔鳳春,清道光年間的謝馥春。從「年齡」排名來說,花漢春無疑是年紀最大的「老大」了。這「四大春」在化妝這件事上,可是作了不少的研究。

化妝起源六大學說

「脂澤粉黛」一詞,最早見於《韓非子·顯學篇》,由此可見,2200多年以前就有化妝品了。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中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璀璨的化妝文化。發展到唐朝時期是第一個鼎盛時期,修飾手法更為細膩,形成了完整的七個化妝步驟,眉形和貼花鈿有數十種。明清時期滿漢相融、國門初開,是第二個鼎盛時期,這個階段很多如開在前門的花漢沖此類香粉店生意極為紅火,店內的花漢春老牌化妝品、滴珠宮粉甚至一度被充為宮需。近代著名化學家齊如山(1875 - 1962)《中國的固有的化學工藝》一書也談道:「幾百年來,製粉以北京為最。」「宮中所用之脂粉」在晚清時期「有些時歸商家承辦,如前門外珠寶市路花漢沖香料鋪,即是一家,他用宮中製粉方法來製作,最細者名滴珠宮粉」。現代歷史學家傅振倫(1906.9.25-1999.5.8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方誌學家、博物學家與檔案學家)《七十年所見所聞》「花漢沖是該店主婦之名,開設於明朝,其匾額為嚴嵩所書(嚴嵩所寫者尚有六必居醬菜鋪及西鶴年堂國藥店,一在珠寶市,一在菜市口)。後為廠坊,前為市面。」「清朝在崇文門設關收稅,專充宮中胭脂之費,該號(花漢沖)生意因而大盛。」

京劇名伶王鳳卿在接受《立言畫刊》(1941年第161期)採訪錄《名伶訪問記:王鳳卿》中回憶起當年這些老牌化妝品,也是嘖嘖稱嘆:「年乃師演關戲為揉臉,當年用老雲香閣之銀珠油揉抹,個人得司機亦遵照此法。近年偶演關戲,市上花漢沖香鋪尚有『銀珠油』」。

那追溯到最上古時期,化妝這件事,是怎麼開始的呢?化妝的起源一般來說來源於宗教、保護、裝飾等幾個方面。化妝的起源僅用一種學說就難以作出完整的解釋,各個社會時期的主導文化不同其起源說也各不相同。

宗教學:是一種宗教行為,用顏色或顏料祛病免災,祈禱平安,宗教學開始提出化妝學說。

保護學(偽裝學):人類為了從某種環境中保護自身,偽裝或隱蔽身體,最後這種保護裝扮發展成美化手段。

裝飾學:原始人從自然中受到啟發,把花、動物等圖案以紋身的形式畫在皮膚上裝點了皮膚。

標誌身份學:為表示地位或階級、性別或未婚和已婚等,以集體或個人的形式人們開始了化妝。

追求異性學:為了在異性面前展現自己的魅力而開始裝飾身體的學說叫做追求異性學,男女之間的愛情,不管古代或現代都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推動力。

偽裝學:古代人用動物的羽毛或尖嘴、動物骨頭、植物色素來修飾臉部和身體,一球獲得戰爭勝利,稱這種學說為偽裝學。

然而不管出發點是哪個,從什麼時候開始女人們開始描眉畫唇還是有典可考的。雖然《詩經》成書的時間仍未有定論,它裡面不但有豐富的史料和有關世風的內容,對於女子的化妝習慣也有一定的描述,例如「自伯之江,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意思大概是她之所以不怎麼打扮自己不是因為沒有化妝品,而是丈夫出了遠門,裝扮起來也不知道給誰看。可見,當時婦女修飾妝容這樣的事情已經很普及了。

從化妝到化妝品,花漢春等四大春老牌繼承了哪些精華?

上古時代,中國婦女的化妝習慣在夏、商、周三代已經開始興起,而我國古代婦女化妝的主要原料是鉛粉。商周時期化妝可能局限於宮廷婦女,主要為了供君主欣賞享受的需要而裝扮,直到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化妝才在平民婦女中逐漸流行。殷商時期,因配合化妝而發明了銅鏡,更加促進化妝習俗的盛行。因為鉛粉是古代婦女化妝的基本材料,而晉雀的《古今注》中說:「三代以鉛為粉。」在殷紂時期,就開始用燕地紅藍花搗汁凝成胭脂(當時叫燕支);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也提到鉛丹和粉錫,都說明在商周前後已能製造鉛粉和紅黃色的鉛丹,周文王時,婦女已廣泛使用鋅粉擦臉。而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宮廷貴族女子的生活用具中,除了梳子、銅鏡、耳杓、匕等之外,還出現了一套研磨硃砂用的玉石杵及調色盤似的物品,上面都沾有硃砂,這都足以說明我國婦女的化妝最晚在商代已經出現。

從商代時期被定型成使用型的化妝品如鉛粉、鋅粉等,其實都是屬於重金屬,有一定的毒性,長期使用皮膚會變黑變差,這個在古代婦女的使用過程中她們也意識到了。在手作逐漸形成商機之後,如「四大春」等老牌便抓住了這個機會進行了改良。

古代真正上等的妝粉,都是在鉛粉作為基底的基礎上,再配以名貴香料,並且加有幾味修護皮膚、潤肌養顏的葯料來改善原來的缺點,精製為更有護膚效果的養顏妝粉。老人們記憶裡的「清代北京的一些名牌化妝品如花漢春等,是採用前店後廠的方式,自行對鉛粉進行加工。其具體工序便是把鉛粉加入適當香料,用水調成漿糊狀,然後通過小漏鬥,瀉漏到紗布上,形成一個個荸薺大小、窩頭型的粉團,俗稱『窩頭粉』。用水研開,塗於臉上,既香又白。因為這種粉塊的形狀也如同滴落的梨形珠粒,所以還獲得了一個更優雅的名稱『滴珠宮粉』或『滴珠香粉』。」這是在民間婦女中流行的脂粉,具有白嫩肌膚、芳香雙頰的功效。當代作家王永濱所著《北京的商業街和老字號》(1999年)中,關於花漢春的妝粉也有這樣的介紹:「自產的各種香粉選料精良,製作認真,香氣持久,味正,白的潔白,紅的鮮紅,因之,馳名京城,在光緒年間,曾供應清皇宮內使用。」花漢春這「又香又白」「氣味持久」的京粉,除了紫茉莉花種以外,還根據不同的方子、不同的級別,分別加入了蜜陀僧、白檀、麝香、輕粉、白芷、鷹條、金銀箔、珍珠、龍腦香等不同具有養顏潤膚功效的中藥原料,這樣才能「輕白紅香,四樣俱美」。

四大春考古:各個朝代的化妝重點

當人們解決了使用感和安全性的問題,化妝這件事情就開始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女人們在美的這條路線上不斷地創新與進步,化妝品也隨著化妝史、美學史的發展不斷地翻新與創造。

原始社會:顏面修飾術取代文身

「文身」是我國最初的化妝,用利器在人們的前胸、後背、兩臂和面部劃出各種圖案和記號,並塗紅白兩種顏色。伴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類文明程度的推進,人們逐漸認識到「文身」來美化自身是一種殘忍和野蠻的修飾手段。顏面修飾術誕生,人們用動物和礦物質中提煉出來的脂、粉取代了文身。顏面修飾術開始受到重視,為以後化妝發展奠定基礎。

春秋、戰國:「脂粉」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胭脂的原料紅藍花。婦人妝面的胭脂有兩種,一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而成,名為「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到了大約南北朝時期,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又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寫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義。

同時,改善面部皮膚的光澤開始成為化妝內容。最古老的妝粉有兩種,一種是用米粉研碎製成,古粉字就是從米從分的。另一種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俗稱「胡粉」,也叫「鉛華」或「鉛粉」。

漢朝:黛出現,女人們開始畫眉

漢朝時開始廣泛使用黛來畫眉。黛是一種出產自西域的黑色款式,有染色的作用。普通黛青描畫前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螺子黛。銅黛是一種銅銹狀的化學物質。青雀頭黛是一種深灰色的畫眉材料,在南北朝時由西域傳入。螺子黛則是隋唐時代婦女的畫眉材料,出產於波斯國,它是一種經過加工製造,已經成為各種規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隻用蘸水即可,無需研磨,因為它的模樣及製作過程和書畫用的墨錠相似,所以也被稱為「石墨」,或稱「畫眉墨」。

南北朝:出現面飾

北朝民歌《木蘭詩》中說:「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這花黃就是指金箔剪出來的花型。可見,從南北朝開始,女人們開始在臉上貼飾品來美化,這種叫做面飾。面飾不僅種類繁多,而且花色個異,目的其實是遮蓋瑕疵,修正臉部缺陷。

唐朝:化妝發展的重點階段

唐朝是化妝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繁榮時期。這個時期不僅化妝所用的材料增加,而且化妝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化妝已經成為一種禮儀習慣,當見朋友的時候必須化妝以示尊重。皇帝在獎勵大臣的時候也會分賜大臣口脂和面脂。

眉毛:唐代的眉形千變萬化,唐玄宗命令畫工設計數十種眉形以示提倡,並賦予每一種眉形以美麗的名字如倒暈眉、小山眉、蛾翅眉、月棱眉等。

鈿:花鈿不僅局限於臉上了,頭髮上也開始貼花鈿。而且圖案也變化無窮,有圓、點、面、花、小鳥等。材質也有紙質、絲綢、金箔等。

唇:唐代唇的描繪收到了女子的重視。眉形之多,有以形狀取名,還有以顏色取名,如大春紅、小春紅、萬金紅、淡心紅等

宋朝:人們開始染指甲

很多女生現在都喜歡塗指甲油,這件事情其實是從宋朝才開始的。宋朝化妝不局限於局部化妝,開始注意身體其他部位的修飾和美化。女人們用明礬搗碎鳳仙花,用其染紅手指甲。男人們與女子一樣喜歡戴花,不僅在良辰佳節表示吉祥,遇有國家大事,大臣與帝王一共戴花。

明清:滿漢相融與舶來品的混合

清代名著《紅樓夢》中零散有十數回描述各種化妝品和製作方法,清代宮廷則早有內務府為各宮各殿採購胭脂水粉。都城多為各方美物集合之所在,再加上歷代累積沉澱的製作工藝,北京地區的製粉技術登峰造極,京粉也成為各方婦人競相追捧的奇貨。之後時局動蕩,又經歷了辛亥革命,大量西洋商品的湧入,化妝的新材料和新技術也不斷傳入我國,人們見識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與衝擊,這個時期的的化妝用品與技巧在沿襲舊朝的基礎上,也進行了各種自我嘗試與創新。流傳至今日最為大眾所熟悉的四大春,明嘉靖年間的花漢春,明崇禎年間的戴春林,清同治年間的孔鳳春,清道光年間的謝馥春。基本上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她們最早的故事的。

現如今,經濟發展飛越,促進了化妝發展空前繁榮,人們機甲狂潮出對美的渴望與熱情,化妝又再次走上了一條健康發展的路線。在借鑒國外化妝的同時,也注重了本民族傳統化妝品的製造技術的繼承與發揚。得益於古代化妝品的原料從北方傳進來,古妝的製作工藝、品類拓展、配方進化也得以在北方繁榮地發展起來。如花漢春等老牌京粉傳人根植於北京,繼承了京都璀璨的化妝品製作工藝,把幾百年的化妝品歷史與精華得以發揚光大,讓幾百幾千年後的今人也得以有幸使用到當年曾經在中國美學歷史上璀璨奪目的國妝化妝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