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入選非遺的二十四節氣,其實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播放GIF

全文共5576字 | 閱讀需要11分鐘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是一首中國人都會背誦的「二十四時節」歌,歷史的風吹越了千百年,但這首朗朗上口的節氣歌裡所表達的一種人文精神卻亙古不變。

我們都知道,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定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二十四節氣歌已陪伴著一代代人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春夏秋冬。但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推進,它卻漸漸地不被人們需要,可是在我看來,它集詩歌之美、古人之智、文化之韻於一身,有其獨特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值得傳承,歷久彌新。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早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時間知識體系,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不僅是黃河中遊農業地區的時序指南,它同時也是中國多民族、多地區的時間坐標,是中國人的自然哲學觀念的生動體現,甚至還是海外華人與故鄉歷史文化發生聯繫並強化文化認同的文化時間。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到2天。

中國古人極其敬畏自然,且道法自然,對節氣非常重視。「作為世代傳承的自然時間觀,二十四節氣將天象、物候、人事統一組織到一個井然嚴密的時間秩序之中,長期發揮著指導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社會文化功能,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既是中國人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

觀候知節是先民立身處世的生活,也是安身立命的參照,藉助節氣,將一年定格到耕種、施肥、灌溉、收割等農作物生長、收藏的循環體系之中,將時間和生產、生活定格到人與天道相應乃至合一的狀態。」(《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參悟二十四節氣的運行規律,恪守天人合一的生命之道,是中國人共同的知識傳承和社會實踐。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表示季節變遷的特別節令,「二十四節氣」是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的重要時間節點,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涵。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召開。11月30日下午,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過委員會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梳理二十四節氣,有助於認清中國文化的理路,對於傳承這份遺產有著深遠的意義。二十四節氣不僅承載著天文天氣、農桑工藝、自然博物、幼學算術、飲饌養生等傳統知識和民間智慧的代際傳承,同時也是信仰禮儀、詩詞歌賦、說唱戲文、時令諺語、民間美術、棋藝書畫等文化表達形式得以廣泛傳播的重要載體,更是當代中國人文化創造的靈感源泉。

在「二十四節氣」的滋養中,城市雕塑、建築裝飾、地方戲曲、音樂舞蹈、文學創作、影視作品、兒童繪本,乃至新興的數字化知識產品和創意設計,讓傳統知識在當代實踐中煥發出勃勃生機。尤其在追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力求建設美麗中國的今天,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古老智慧深有價值。從人與自然的合契參同,到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二十四節氣不僅培育了中國人尊重自然規律和生命節律的世界觀,也塑造了天道均平、兼容並蓄、以和為貴的人生觀。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中國人對自然時序的理解有關。

中國人從來沒有事物關係固定的看法,習慣在運動流轉中理解世界,理解時間。最寒冷的時期,看到陽氣發生所帶來的溫暖氣息,在近似絕望的環境中營造希望的心境。這也是節氣帶給我們的生活服務價值的特殊體現。對於今天社會的人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我覺得是一種文化認同的價值。傳統時間制度與觀念,代表一種文化歸屬。

在每個節氣點,通過共同的儀式活動以及共享食物,帶來一種共同的感受,凝聚大家的文化認同感。馬來西亞華人「二十四節令鼓」的發明,就是他們意識到二十四節氣作為華人族群的文化標誌意義,以及由此產生的文化認同的精神價值。

此外,二十四節氣在今天的農事活動與養生方面仍然發揮著持續的生活服務價值,尤其帶給人們一種尊重順應自然的價值觀,也非常重要。因為人類最終逃不出自然的時間秩序,違背這些客觀規律,就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比如今天人們對自然環境過度利用所帶來的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氣候災難等。

隨著歷史的演進,人們不禁要問:是什麼原因使中華文明長盛不衰?說起來原因很多,比如文字的統一、度量衡的統一、路線的統一、建立中央集權製、實行郡縣管理等,無疑都是不可缺一的原因。但二十四節氣所起的作用卻似乎被人們忽視了,正是有了二十四節氣這個與宇宙溝通的密碼,中國人才能有衣食溫飽、族群活動頻繁、注意養身健體,進而快樂地生活。這恐怕也是中華文明延續不可缺少的原因。

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給祖國傳統文化以很高的榮譽與地位,對於中國人來說既是驕傲也是責任,如何進一步保護與傳承二十四節氣文化,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藉助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成功的契機,全社會需要進行二十四節氣知識的普及與價值功能認識的再動員,實現其在社區、家庭、學校的落地生根。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節氣文化,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讓人們直接感知與節氣相關的知識與文化,從而把節氣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其實它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我們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與了解。

節氣不僅與農時、養生相關,也不僅與一般飲食有關,還與許多花花草草,與生活的審美聯繫在一起。通過大家的共同參與,讓與節氣相關的文化成為一種生活儀式甚至特定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二十四節氣才不會僅僅是過去留下來的傳統遺產,而是成為一種不斷再生產的文化資產,成為我們生活中天道與人道互相感應的周而復始、循環不絕、永葆生機的物質資源與精神資源。

儘管如今二十四節氣時間已經固定,但從歷史發展來看,二十四節氣的內涵是動態的、不斷豐富的。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老百姓結合當時的氣候及農業種植條件,與時俱進地將二十四節氣本地化。近現代以來,農民也根據氣溫、降水、物候的變化不斷賦予節氣新的內涵,動態地修改和完善了與節氣相關的農諺。

在廣大農村地區,二十四節氣仍深受農民朋友們的認可和喜愛。「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穀雨雪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延遲」等節氣諺語朗朗上口、廣為流傳,成為農民安排農事的依據。正是由於二十四節氣動態變化的內涵,它依然可以為當前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參考。

從現在十分流行的中醫養生來看,秋季起於立秋節氣,緊鄰大暑,又熱又濕;秋季結束於霜降,已近立冬,氣候又乾又冷。秋初和秋末雖然同在一個季節,但氣候卻完全相反,醫生遇到的季節病和中醫養生需要預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養生簡單地跟著四季走還不夠,更要跟著節氣走。

節氣和我們的生活若即若離,但實際上,常常是在我們不自知的情況下,潤澤著我們對萬千天氣的體驗。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但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了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界認知的獨特性及其實踐活動的豐富性。所以,二十四節氣要繼承和發展,需「本地化」和「現代化」。

歷經千百年,二十四節氣仍在中國人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作用。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地方的節氣傳統正在消失,年輕人對節氣的認知逐漸模糊,感情逐漸淡薄。

二十四節氣作為自然現象,中國人始終尊重它,長期觀察它,最終與之「溝通對話」,合理地利用它。二十四節氣對於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雖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其指導農業生產的作用可以為現代天氣學、農學等所替代,但其潛移默化的作用依舊發揮著作用。至於由它而來的民俗活動方興未艾,由其延展而來的健體保身更是令人趨之若鶩。當然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我們關注的是在這些作用的背後,二十四節氣給了我們怎樣巨大的精神財富。

二十四節氣對中國人數千年的熏陶,中國人都知道,只有按照節氣時令才能不誤農時,只有按照春種、夏管、秋收、冬藏的規矩才能有飽腹之物。各個節氣必須恪守相應的規矩,違規不守矩都會受到懲罰。比如「清明一到,農夫起跳」就是說這個季節還不插秧,今年就要絕產,顆粒無收。又如「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不守立冬起菜的規矩就會有大的損失。

經過千百年的實踐,中國人在思想當中牢牢地烙印著守規矩,並由此變成一種意識。這種意識不是法令制度約束而成,而是對自然界的尊重,發現觀察把握其規律,合理利用而成。不管是中華民族的先人,還是當下之中國人,毫無例外都在骨子裡深埋著規矩意識。這種規矩意識是二十四節氣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精神財富。

千百年的經驗積累告訴人們,只要堅守規矩,勤於勞作,就會有飯吃、有衣穿,先人就是用這些經驗去把握這個世界,去安排我們的生活,他們既沒有忐忑不安,也不是自大、自傲。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有了這種自信,由此產生出勇氣、力量和毅力,隨處可見,數不勝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這種堅持不懈敢於挑戰的自信,形成了內在的精神力量,鼓舞著中華民族去不斷克服困難,不斷進步。這是二十四節氣給予我們的又一巨大精神財富。

中國的傳統民俗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每一個節氣因地區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民俗活動。」 作為二十四節氣第一個節氣「立春」,如今的天津人多數會吃春餅,炒合菜。古代的天津人,在立秋的前一天將南瓜、茄脯及香薷湯放在庭院中晾曬,於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氣避免得痢疾腹瀉的作用。這也是如今的天津人講究在立秋這天吃瓜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標示出一年的氣候變化,雖然對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不再是生產方面的指導性知識,但它仍然是中國人和自然之間漫長的農耕關係的續演,其中的傳承意義深遠。它既喚起我們的回憶,並且時刻提醒我們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節奏在循環變化。

我們人工創造的都市文明,始終是在大自然的世界中存在著的,人類還是得學習尊重大自然,不能完全倚靠我們人工改造的東西,這是我們需要克服的思路。只要我們還想去親近自然,「二十四節氣」 就是值得我們保護到未來的遺產,它作為一種文化,是中國人思考和自然之關係的結晶,無論對今天還是未來的中國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

二十四節氣不僅僅是「冬至餃子,夏至面」,也不光是「春養肝,秋養肺」。它有著深刻內涵,並時刻影響著中國人。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不是朝夕之事,深厚文化底蘊造就了偉大的民族。一個有規矩、有自信、充滿希望的民族,哪怕多災多難,但經歷磨難之後,必定會迅速崛起,引領潮流,笑傲世界。

當春與秋沒了界限,當四時的律令不再明晰,我們便失去了對生活的思考,失去了對文化的那份堅守。我們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如同一首飽滿圓潤的詩歌,為春雨渲染出迷濛淒美的江南春景,為芒夏織出明媚的炎炎夏日,為露秋蒙上撲朔迷離的面紗,為冬雪畫下純潔寧靜的圖景。「二十四節氣」如細針密縷,細膩地縫紉著四時的變化,我們這些穿梭於城市車水馬龍間的人們,彷彿也能在這一針一線的連綴中獲得片刻的寧靜與安詳,彷彿也聽到了繁花盛放的熱鬧,也嗅到了撲鼻而來的芳香。

文化遺產,歷久彌新,時光流轉,「二十四節氣」洗盡鉛華,款款而來。它以四時的興替低吟淺唱著農耕文明的智慧,向忙於「城市化」的我們訴說著千年來人們對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詩意棲居的願景。中華民族之所以聳立於世界之巔而不倒,無所畏懼,其中一點就是靠古時文化的依託。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更需要保護如「二十四節氣」這樣的精神遺產,銘記古人舊時勞動成果,不要讓現代科技的洪流衝去我們內心一點一滴的文化基因,而成為現代科技的忠實奴隸。所以二十四節氣,它宛若橫亙在過去與未來的豎笛傳出的餘響,傳得很遠,嘹亮而清晰。

掃碼加小編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