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雲退休,互聯網大佬的體面告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Alter

55歲的馬老師正式退休,比財富等身的李超人早了整整35年。

去年李嘉誠宣布退休時,不少香港市民感歎“一個時代結束了”。後來又讓很多人知道,即便已經到了90多歲的高齡,李超人仍然退而不休。

馬雲的退休看起來沒那麽突然,提前一年就宣布了“退休”的消息,早早將張勇扶上了接班人的位置,甚至多次表達出重新走上講台的想法。

不管是真的離開阿里巴巴的權力中心,還是選擇去別的領域繼續“折騰”,55歲的馬雲都是一個十足的另類:有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就連退休的時間也比多數人早了5年,讓普通人羨慕其傳奇人生的同時,也拉開了互聯網大佬體面告別的序幕。

01 首富是個“危險動物”

在電商行業製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的馬雲,注定也是首富圈裡的典型。

想起幾年前日本打造“終身不退休社會”的新聞,為了應對老齡化加劇的趨勢,日本計劃將雇用年齡提高至65歲以上,希望推進終身不退休時代的雇用改革。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支招”稱:中國不需要效仿日本的不退休模式,畢竟我們可以通過“買房與生育掛鉤”等鼓勵生育的方式解決老齡化。

但錢包足夠寬裕的企業家可能是個例外,尤其是戴著各種首富頭銜的一類人。

因為在中國的這片熱土上,首富從來都是一種“危險動物”,不單是在商海拚搏幾十年後成功上岸的寥寥無幾,想和普通人一樣按時退休都成了一種奢望。就在馬雲張羅“退休大會”的時候,60歲的許家印忙著在汽車行業二次創業,73歲的曹德旺剛剛張羅完自己的美國工廠,退休或許還沒有納入時間表。

哪怕是翻遍中國的商業史,主動選擇在60歲之前退休的“首富”也只有伍秉鑒一人。這位在廣東十三行通過經營茶葉出口等壟斷性貿易崛起的巨賈,58歲時宣布了退休的“爆炸性新聞”,但接下來的十幾年卻屢被喪子之痛、家族生意、鴉片戰爭等一系列變故纏身,“安享晚年”最終成了求而不得的憾事。

即使是打算離開阿里的馬雲,極可能會處於退而不休的狀態。卸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之後,馬雲仍將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會的成員,直到2020年阿里年度股東大會。除此之外,富比士的CEO大會、官方宣傳不久的世界浙商大會等活動,大概率會看到馬雲的身影。加上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等特殊Title,馬雲想要重新回到講台的夢想,沒準兒也就只是個夢想。

所不同的是,李嘉誠90歲高齡仍投身於家族生意,馬雲從阿里權利中心的急流勇退,或許已經開創了一種新的局面,那些走在風口浪尖的“危險動物”,正在尋求一種泰然自若的方式告別生意場。

02 三代商人的交接班

如果從改革開放開始算起,中國造富比例最高的行業無外乎三類:製造業、房地產和互聯網。

其中製造業大多已經結束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間的交接班,子承父業往往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形態。

方太集團創始人茅理翔老先生的觀點最為典型:“家族傳承是天命,天命不可違。”在家族傳承的基調下,方太的“三三製”交接原則頗為著名,即第一個三年先放研發權、第二個三年放行銷權、第三個三年再逐漸放管理權。

並非是所有的企業都這麽幸運,85歲才退休的王永慶在接班人的問題上勢必有過深思熟慮,可在“生女當如王雪紅”的光環下, HTC卻未能逃脫被時代淘汰的命運;宗慶後也曾嘗試交接給獨女宗馥莉,最後又在70多歲時親自上場開展娃哈哈的自救運動……“年紀到了,確實該放權交接了,可兒子們不爭氣,交班有點難啊。”大抵就是製造業大佬們遲遲不肯退休的心裡獨白。

興起於90年的房地產,在交接班的問題上相對開明得多,有人繼續著家族傳承的傳統,也有人放權給職業經理人。

前者有農民出身的楊國強,將自己的股權轉讓給二女兒楊惠妍,一手成就了25歲的中國內地女首富;後者如退役軍人王石,將萬科打造成為一個職業經理人團隊管理的現代化企業,然後在66歲時功成身退。

不好判斷萬科和碧桂園的未來,但王石一定比楊國強快樂,畢竟在中國人傳統的價值觀裡,“寄情於山水”遠比“案牘之勞行”有益於身心健康。王石在臨近退休時就忙於登山和滑翔傘,萬科管理和發展上的瑣事一股腦拋給身後的職業經理人團隊。過了退休年紀的楊國強,仍然要思索碧桂園的今天和明天。

房地產企業交接班時已然出現了一道清晰的分界線,“守舊者”正將企業轉變為家族企業,“逐新者”則尋求一種西式的權利過渡。

互聯網圈的企業家又有些不同,1994年互聯網的春風吹進長城內的時候,看到造富浪潮並積極擁抱風口的多半是敢於嘗鮮的年輕人,即便走過了20多年的光景也尚未到退休的年齡,馬雲可以說為數不多的“老年人”。

03 互聯網式基業長青

或許在聲望上,馬老師在許多年中都無法超越李超人,可不同的交接方式,隱約可以看到馬雲的高明之處。

長江實業交棒給長子李澤钜,李嘉誠仍未走出傳統家族關係的局限性。阿里巴巴卻迎來了屬於張勇的時代,不是馬雲的家族成員,不是最初的“十八羅漢”,而是一個2007年空降阿里的外來高管。

按照馬雲給阿里設定的活102年的目標,歷史上基業長青的企業裡,大多數可以歸類為家族企業。就像誕生於1903年的福特汽車,福特家族通過雙層股權體系牢牢控制著股權,再從家族中選擇合適的企業領導人。阿里選擇的道路是合夥人制度,儘管馬雲一直是阿里的符號和精神領袖,在管理上卻是一家由合夥人或者是職業經理人支配的企業。

不只是阿里,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中都存在過“太子”的說法,雖然一些太子人設的結局不像預料中的那般,卻也間接向外界傳遞了這樣一種信號:當這家企業的創始人交出管理權的時候,候選對象多半是現有的高管團隊,而非將自己的兒子或女兒強行塞到最高管理層的崗位上。

一種可能是互聯網的環境使然,每隔三五年就會出現新的風口,倘若一家巨頭與新風口擦肩而過,有可能埋下走向衰敗的導火索。作為一家航母級企業的掌舵者,既需要敏銳且準確的判斷能力,又需要出色的管理技巧,奉行製造業或房地產領域子承父業式的交接班,無疑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選擇。

另一種可能是創始人素質的整體提升,相比於製造業草莽出身的創業者,互聯網大佬們的身份要亮麗的多,回國創業的海歸,老道的連續創業者,抑或是動輒博士學位的專家。在互聯網領域功成名就的新一代企業家,對職業經理人的價值有著更深層次的認同,物色接班人時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間。

可以斷定的是,馬雲的退休方式注定不會是中國互聯網的“絕唱”,馬化騰、李彥宏、王興、張一鳴等大概率會選擇同樣體面的告別方式,不再像老一輩的“首富”們,七八十歲的年紀還在為企業的前途著急。

04 寫在最後

需要承認的是,馬雲執掌了20年的阿里巴巴,仍然沒有完全走出險境。

年輕馬雲幾歲的劉強東,並不甘於電商行業的第二把交椅;80後黃崢帶領的拚多多,大有成為阿里頭號敵人的趨勢。何況互聯網的魅力在於永遠的不確定性,阿里的戰略布局早已多元化,照舊無法預測下一個隱藏的敵人在哪裡。

當阿里這艘巨輪不幸處於風雨飄搖的時候,享受了一段“退休時光”的馬雲,是否又有“靜觀雲舒雲散”的勇氣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