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咳嗽總愛糾纏我的孩子?

聽到孩子不時咳嗽的聲音,媽媽就發愁:明明感冒已經好了,為什麼孩子還在咳嗽?咳嗽怎麼就那麼難好?!這樣的煩惱不是一個寶媽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為什麼咳嗽總愛糾纏孩子?我們能用什麼辦法去應對?

內外夾擊,引起咳嗽

中醫認為,孩子咳嗽是受到了內外夾擊:一個是外感的時令邪氣侵襲,另一個是內傷的乳食不慎。

時令邪氣是指季節性的氣候變化對孩子健康的影響。寒冷季節,人體陽氣內斂。如果不能及時給孩子增添衣物,很容易因為傷肺而引起咳嗽。尤其是遇到暖冬或者寒潮時。

乳食不慎,是在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還較脆弱,如果飲食調節不當,孩子有偏食、過飢過飽、不按時就餐的情況,容易傷及脾胃,使抗病能力降低,或者因為積食而產生內熱,引發外感,這就是俗話說的「沒有內火,不引外寒」。

咳嗽的表現

寒證&熱證

偏於寒證咳嗽的孩子,通常衣服穿得較單薄,平時胃口不好,愛吃冷飲,稍微著涼就會咳嗽,還有手腳發涼、怕冷、打寒戰的現象,唇舌偏淡,手心發涼,小便顏色淡、次數多,大便偏稀。

偏於熱證咳嗽的孩子,通常穿得比較多,喜歡肉食,不愛吃蔬菜、水果,不愛外出活動。這樣的孩子唇舌偏紅,手心發熱,小便顏色偏黃、味大,大便乾硬,或者幾天沒有大便。

有痰&沒痰

有痰的孩子,咳嗽時聲音重濁,嗓子裡有痰聲,口水黏稠,舌苔較厚。如果咳嗽痰多,屬於痰濕重,其中痰白而清稀多為寒證,痰黃而黏稠多為熱證。

沒痰的孩子咳嗽的聲音發乾,嗓子裡沒有痰聲,口水清稀,常伴口乾唇燥,舌苔較薄。咳嗽痰少,多是風寒引起的;如果孩子陰虛,屬於燥咳,也表現為痰少難咳出。

咳嗽的種種疑問

為什麼孩子病好了,咳嗽卻還不停?

病好了但咳嗽仍不停,中醫稱余邪未清,遷延未愈。常見的原因有兩個。

用藥過重,關門留寇

中醫治病講究給邪氣以出路,常用發汗、引吐、瀉下的方法,引邪外出,將邪氣從體內清除乾淨。如果咳嗽一起就用大劑量或高級別的抗生素,或者使用清肺瀉熱力量較大的中藥,就會出現病輕葯重的情況,雖然消除了病灶炎症,但同時也會傷及機體正氣,使孩子稚嫩的臟腑受傷,余邪被留在體內,引起咳嗽不停。

這種情況以乾咳為主。這時,可以用1段蔥白、2根香菜,加些調味做碗熱湯,孩子喝湯後微微出點兒汗,邪氣透發出去就好了。

過早吃高營養食物,重傷脾胃

孩子剛剛病好,脾胃功能還維持在較低的水準,如果急於給他補充營養,讓他吃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會加重脾胃的損傷,不僅不能補充營養,反而使病情反覆,咳嗽不停。中醫把這叫做「食復」。

遇到這種情況,先要改吃清淡些、易消化的食物,再吃些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片、果丹皮、優酪乳等。

晚上咳嗽厲害怎麼辦?

半夜或晚上咳嗽厲害的孩子,多是脾濕痰盛,因為痰多又不會把痰咳出來,所以孩子的呼吸聲比較粗或痰聲重,舌苔較厚。尤其是上床平臥之後,造成肺部的痰液堆積,刺激氣道,引發劇烈咳嗽,影響睡眠。

如果孩子晚上咳得厲害,可以讓他採用半臥的姿勢睡覺:疊一塊小被或毯子呈坡形,放在孩子上半身下面,把頭、肩、背部抬高,就像醫院把床頭稍稍搖起一樣,這樣可以緩解痰液對氣道的刺激,讓孩子睡得安穩些。

孩子咳得不多,但就是斷不了根,怎麼回事?

咳嗽總不斷根,通常有兩種情況:

體質虛弱,元氣恢復緩慢

體質虛弱的孩子生病之後,因為臟腑受損,元氣尚未恢復,所以會有咳嗽不斷根的現象。這樣的孩子需要適當增加營養,改善體質。

脾氣急躁,肝火過旺

孩子情緒急躁、易怒,愛哭鬧,通常是因為肝火過旺,孩子表現為面色發青,唇舌發紅,需用一些清瀉肝火的藥物治療,還要糾正愛急躁的脾氣。

緩解寶寶咳嗽小兒推拿手法

揉膻中

位置:膻中穴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正中線上,第四肋間隙。

操作:操作時,術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跡向下推至劍突50 ~

100次。

功效:具有寬胸理氣、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嘔吐、咳嗽、呃逆、噯氣等疾病。

揉肺俞

播放GIF

位置: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脈身柱穴旁開1.5寸。

操作:操作時,於兩側的肺俞穴上按揉50次左右。

功效:具有益氣補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能調肺氣,補虛損,止咳嗽,適用於一切呼吸系統疾病。

補肺經

位置:肺經穴位於無名指末節螺紋面。

操作:操作時,術者以拇指螺紋面旋推患兒此穴100 ~ 300次。

功效:具有補肺氣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虛性咳喘、自汗、盜汗等病症,常與補脾土合用。

關注千聊直播間

跟李博士學習更多育兒知識

咳嗽不止,戰鬥不休,歡迎轉發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