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初診肌酐超標,就離腎衰竭不遠了?醫生教你4招穩定腎功能

慢性腎病相較於其他疾病,最明顯的特點是病情隱匿,尤其是那些能夠引起患者重視的癥狀比較少見,臨床上患者發生腎性水腫的幾率不超過1/3,而腎病可能導致的泡沫尿、夜尿增多、尿路問題等又常被忽略。

調查發現,臨床上超過50%的腎病患者在首次就診腎內科時,已經發現了血肌酐超出正常範圍,此時醫生判斷患者可能已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

但「可能」不代表「必定」,實際上至少有1/5的患者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血肌酐恢復到正常範圍,避免「腎功能不全」的發生。而且大部分患者能夠長期保持腎功能穩定,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患者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發展成腎衰竭、尿毒症。

在首次發現肌酐超標時,如何努力才能儘可能逆轉腎功能,避免惡化成尿毒症呢?

一、規範診治,杜絕偏聽偏信

臨床治病這麼多年,我可沒遇到過什麼治療腎病的偏方神葯,倒是有不少人因為這樣的瞎用藥亂治導致腎衰竭提前。所以,規範診治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深刻現實意義的。

此時,患者需要第一時間明確肌酐升高的病因,針對性制定治療方案,尤其對於急性腎損傷導致的肌酐升高,如腎病綜合征合併急性腎損傷導致的肌酐升高,予以激素、碳片等治療,逆轉腎功能可能性很大。而即便屬於慢性腎功能不全,也有望長期保持腎功能穩定。

二、保護剩餘腎功能

當腎功能並沒合併出現急性因素,而是已經存在慢性病變,此時的腎功能不全難以逆轉,疾病的治療重點將變成維持肌酐水準穩定,保護好剩餘的腎功能,哪怕腎功能還是在降低,至少速度慢下來,甚至長期保持腎病不怎發展,一輩子不透析就是很有效的治療。

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控制好影響腎功能進展的諸多因素:如尿蛋白、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血糖、貧血、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症、高尿酸血症與高磷血症等等。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尿蛋白和高血壓,不管是用激素降蛋白、沙坦或普利類類藥物降血壓,還是用中醫中藥調養、改善內環境,從而降低蛋白、穩定血壓,都是為了避免腎功能的持續性衰竭。

三、不能忽視的食療

研究發現,長時間高鹽、高蛋白飲食會加重腎臟代謝負擔,造成腎功能進展加劇。

因此,肌酐高的患者飲食需要在保證基本營養需求的基礎上,適當減少攝入蛋白質,比如飲食當中可選用麥澱粉、低蛋白大米及薯類等低蛋白主食,保證蛋白質攝入不超標。同時,多在家用餐,每天食鹽量不能超過3g,少用醬油、雞精、味精等調味品,尤其注意不能食用低鈉鹽,避免高鉀情況出現。

四、改善不良生活習慣

戒煙忌酒是必須要做到的事情,煙酒對腎臟的損害毋庸置疑,還有就是熬夜、過度疲勞、感冒發燒等都會引發疾病加重,腎功能進展加劇。

生活中,要更多向健康的行為習慣看齊,比如早睡早起、飲食有度、堅持運動、避免縱慾過度、保持衛生整潔等等,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感冒發燒等感染的機會,這些都有助於保證肌酐水準長期穩定。

初次就診已經發現肌酐升高,慌亂已屬無用,我們需要在第一時間千方百計逆轉腎功能,哪怕難以逆轉,只要可能長期保持腎功能穩定,也是疾病治療的勝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