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我總是不開心 | 心理動力學視角解讀抑鬱來源

成長,正如愛和睡眠

討厭太激進的轉變

文 | 心之愛/新雨流泉


深受抑鬱困擾的德國詩人海涅在詩歌《羅蕾萊》開頭如是形容抑鬱的心境:「不知道什麼緣故,我是這樣的悲傷??」。不少人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曾有過這種體驗:不知緣由地悲傷惆悵、失望茫然,彷彿一株植物浸在連綿不斷的陰冷雨天,終日不見陽光,了無生機。嚴重者可能出現思維遲鈍、行動遲緩、臥床不起、無法進食、厭世絕望等癥狀,那很可能就是臨床標準的抑鬱症。

《半月談內部版》(2018年10月),初步歸納了受抑鬱情緒困擾的人在知乎上的留言後發現,TA們往往有三個共通點:一.找不到人傾訴。跟親人講怕他們擔心,跟朋友講怕他們煩心,怕不被理解,怕麻煩別人。二.自我評價過低。「我很沒用,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別人都比我厲害。」一件事情還沒有開始做就覺得自己不行,總是羨慕別人活得春風得意,而自己灰頭土臉。三.被負面情緒包裹。失去了最親的人、最愛的人,失去了最好的機會、自信的源泉,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傷害了別人,令人失望,受到譴責,對不起的人太多。

面對以上抑鬱困擾,有人是「悲切型抑鬱者」,有人則是「微笑型抑鬱者」,後者總是笑臉迎人,給人留下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印象,私底下則戚戚慘慘,甚至悲觀絕望,很容易被人誤解和忽視。世界著名喜劇大師很多是微笑型抑鬱者:查理·卓別林、《變相怪傑》和《楚門的世界》的男主角金·凱瑞、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有人問金·凱瑞:「一個不快樂的人,他怎麼能為別人高興呢?」他答道:「喜劇可以從絕望中獲得。」從心理動力學的視角來看,這似乎是以輕躁狂(喜劇表演)來防禦難以言喻的抑鬱、悲觀、絕望的情緒。在生活中,微笑型抑鬱者表現得過於開心可能是危險的信號,TA們是在用強心劑般的表演抵禦絕望。如果結果是徒勞無功,TA們便可能會實施自殺,這經常讓親友感到震驚不已、後悔不跌。

抑鬱情緒或抑鬱症的形成,整體構想是生物-心理-社會三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排除生物、社會應激事件的影響,經常以心理動力學的視角追溯抑鬱情緒的來源便是很好地自我療愈之道。

心理顧問實踐證明心理動力學關於抑鬱的假設很多是成立的,以下幾種假設理解起來並不困難,我們若在生活中能有意識覺察抑鬱的成因便會減輕抑鬱程度,甚至自我治癒,這也正是心理顧問師在恰當時機詮釋心理防禦的必要性。

第一個假設來源於「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1917/1973):轉而向內的憤怒,這也是一種典型的心理防禦。傑羅姆·布萊克曼如是定義「轉而向內的憤怒」:「有自殺傾向的人不喜歡對其他人感到暴烈的憤怒。取而代之,他們把憤怒發泄在自己身上。」在中國家庭中,這種情況似乎並不鮮見,通常在這樣的家庭中會有一個高焦慮和高控制的父/母,他們以毫不利己專門利子的病理的犧牲姿態,要求孩子服從於TA們的父/母愛,孩子稍有不從就以不孝的說辭激發出孩子的罪疚感。孩子毫不懷疑父/母愛,可又分明感到這種愛實在不是滋味,就像一條金製的繩子束縛自己的手腳,很多事情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因為父/母始終在旁邊「盯」著呢,可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TA用孝道觀念壓抑著對父/母的憤怒,因為憤怒情緒始終在尋找出口,抑鬱者最終不知不覺地將憤怒指向自身,形成自殘和自殺行為。筆者曾在《朱雨辰,別再慣著你媽了,好嗎?》一文中提到了這種心理防禦。當然,很多抑鬱者達不到自殘或自殺的程度,不過若能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動力,覺察到自己將對雙親的憤怒轉向了自身便是一種情緒的外化過程,將有利於身心健康,若能有意識地轉而利用合理的途徑宣洩或者守住個人的心理邊界,婉拒雙親的不合理要求便是錦上添花了。

第二個假設來源於亞伯拉罕(1924/1927):「當前的失落活化了童年時期自尊受過的打擊」。這正對應了上文知乎中抑鬱者三大困擾之一即「自我評價過低「自我評價過低通常源於童年時期自體客體需求未能得到滿足,尤其是鏡映需求即被同調、被看見的需求沒有被父母或者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看見,更有甚者是生活在語言暴力的環境中。父母因承受著恥感文化的壓力(為面子而活,相當在乎外界的評價),不自知地會羞辱孩子、諷刺孩子,甚至為難孩子,激發出孩子強烈的相貌恥感(說孩子長得醜)、能力恥感(罵孩子無能、廢物)、等級恥感(稱孩子在團體中地位低)。孩子成人後會在自體意象、自體穩定性、自尊調節等三方面適應不了環境,自體意象低就是自我價值很低,有時和外界對他的評價判若雲泥,他人的肯定和父母補償性的認可都難以修正固化的卑微自體表象。自體穩定性不夠則會表現在對個人評價忽高忽低,沒有穩固的價值系統,容易人雲亦雲。自尊調節存在問題則是面對重大情感傷害不堪一擊;嫉妒別人又暗自神傷,往往因害怕失敗遠離競爭又對別人羨慕不已。與此同時,暗中希冀別人能關注TA,沒有關注就失去存在感,不能自得其樂。當前抑鬱情緒部分來源於這種內在體驗的活化和對過去事件的移情反應。在人際關係中反應過度敏感,讓周圍人感到莫名其妙,讓自己感到痛苦不堪。TA的過度敏感終致「眾叛親離」,再加上不良環境抑製了TA的創造力和效能感,漸漸渾渾噩噩、自暴自棄。

第三個假設和第四個假設通常聯合在一起。第三個假設來源於比布林(1953):「自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拉鋸」,第四個假設來源於艾瑞提(1977):「為某個支配性的他者而活」。在很多中國家庭中,不少父母既嚴苛又不得志,故而經常將「有條件的愛」和「孩子完成我的心願,彌補我的遺憾」這兩條信念潛移默化或者毫不遮掩地傳遞給孩子。一方面,孩子會內化「有條件的父母」形成嚴厲的超我和完美主義傾向,會給自己提出過高要求,因為TA們的潛意識組織原有「我只有足夠優秀,父母才會愛我」、「不夠優秀的人,註定受苦」、「不完美就意味著墮落」。另一方面,孩子成年後會因未能實現父母的理想形成內疚性抑鬱(父母抱憾終身),可是即使實現了父母的理想,始終感受不到功成名的喜悅而是空洞和失落,因為TA們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興趣、夢想而活,而是為支配TA們的父母而活,成為了父母自體的延伸。

當個體存在第三個和第四個假設聯合作用形成的衝突時,TA們有意識地回顧個人成長經歷,觀察別人平淡的生活依然快樂健康,就有可能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和不再為難自己,因為你為難的是個真實的人,服務的只是個假自體而已。當TA們發現真正的興趣和夢想便可能重新踏上尋找自我之旅,即使感到「來者不可追」,不能將真正的興趣當作事業,也可以將之當作豐富生活的養料,這種滋養作用有時會很驚人,更有人會選擇半路轉行,追逐夢想。

第五個假設和第六個假設通常聯合在一起。第五個假設來源於山德勒與喬菲(1963):「對於童年時期真實存在過或是幻想中的失落所作出的無助反應」,第六個假設來源於鮑比(1969):「失落活化了來自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中不被愛與被拋棄的感覺」。這兩個假設本質是一致的,就是當前引發抑鬱的原因是事件觸及了個體內在無助和被拋棄的感覺,不管事件是活化了童年時期的幻想還是父母在與孩子互動中真實存在失調,未達到情感安撫作用,從而形成不安全依附。這種抑鬱者最鮮明的感覺就是世界上沒有人愛TA,你孤獨無依,很想親近他人而又感到沒有人值得信任,或乾脆在情感上自給自足,表現出高度迴避情感的行為。然而,如果個體意識到TA的抑鬱根源再逆向思維:「如果真的完全沒有人愛你,那你是怎麼活到現在的呢?」,試圖尋找那些你所忽視的「例外」人和事,這個「例外」可能不是你的雙親,而是任何曾經給予你愛的人和賦予你的愛(事),你若用心去找多半會有驚喜發現。這也是敘事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都是形成抑鬱情緒的心理動力理論假設(其他流派的假設可能非常不同),將理論運用於實踐要求我們時刻做個有心人,懷有強烈的成長願望,經常察覺學習、調整思維、行為模式。套用奧頓的話:「真實,正如愛和睡眠,討厭太強烈的接近。」那麼可以說:「成長,正如愛和睡眠,討厭太激進的轉變!」避免激進就是接納生命中發生的往事,不用過激的方式追求責任主體和補償,也許只有真正接納了這些痛苦的真實,你就能邁出抑鬱的沼澤,迎來艷陽天。

最後向讀者推薦幾種可能會減輕抑鬱簡單易行的方法,無需你去覺察,只要你找準對象,願意身體力行。

一.長期堅持洗熱水澡。德國弗萊堡大學的一項小型研究發現,每周下午洗兩次熱水澡可以緩和情緒。

二.同信賴的人談論自己的感受。建議不要找「正能量」太強的人,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抑鬱就是自尋煩惱,想多了。故而很可能向你灌心靈雞湯和打雞血。你需要的是傾聽、理解和共情而不是顯得自己很脆弱和敏感。

三.繼續從事健康時通常喜歡的活動。

四.經常運動,哪怕只是短距離散步。

五.堅持規律的飲食和睡眠習慣。

六.多外出曬太陽。研究發現,當夜幕降臨時人體大腦松果腺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會影響到人的情緒,而光照抑製此激素分泌。

七.如果連續幾個月抑鬱情緒縈繞不散,甚至有自殺念頭,那最好求助精神科醫生或心理顧問師。因為這很可能是生理因素或者神經症性性格結構導致的抑鬱情緒,需要進行藥物治療或長期的心理治療,或者兩者聯合使用。

(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機構觀點)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