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界大話題】你近年喝到的普洱茶,都曾在曬棚裡吸足了朔料味?


文章整理自「吳疆說普洱」公號留言

圖/網路

@手心(先砂)

為什麼露天曬茶好,除了茶葉能直接受到太陽紫外線照射,有太陽的味道以後茶更容易保存,還有露天曬出來的茶活,棚裡容易把茶曬死,因為棚裡的溫度升高以後一直都是保持相對穩定的高溫,在外面曬的話當中肯定會有自然風吹過,給滾燙的茶適當降一下溫,特別是離地一米左右的架子架起來曬的,效果更好,還有一點不管棚裡還是外面,茶乾透了就應該收起來,曬過了也會把茶曬死,今年天比較乾,溫度高,曾經有一天我是中午二點多就收的茶,早上曬的茶,攤的比較薄……、

我自己上山收毛料,必須是露天曬乾,棚裡的一概不要,不能滿足的就不收,堅持的原則!

@海.A

茶葉一共有四個過程退水!第一次萎凋,第二次殺青,第三次曬乾,第四次壓製成品蒸汽蒸軟之後的烘乾或者自然乾燥!我們製作茶葉生熟程度到什麼度才是最合理的呢,這麼多製作者,沒有一個可以告訴我們茶人合理的狀態,我個人實踐得來,茶葉退水程度來判定生熟是比較合理的!因為茶葉從鮮葉到成品餅茶或者沱茶或者各種形態,一路做下來都是在退水分!製作茶葉五年,不敢說真弄明白了,只能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摸索著茶葉如何有更好的活性存留,讓普洱茶的後期有更多的合理驚喜帶給擁有它的茶人!曬棚質量參差不齊,有塑料薄膜得,塑料瓦的,玻璃的,各種曬棚無疑都會在陽光照射時候出現釋放有毒物質的過程,茶葉吸附性強,很容易會吸收這些有害物質!未來政府肯定會對茶葉初製加工場所規範化,所以如何曬茶這個問題,茶友還是應該有相應的理解和認識的,在吳老師這裡,小弟有這些不成熟的想法,還望各位吳老師的粉絲諒解!

其實曬棚只是在下雨時候可以使茶葉乾燥的一個地方,陽光直曬可以使茶葉更好的乾燥,同時可以通過直曬讓通風茶葉水汽更快蒸發!

陽光直曬還可以起到除菌效果。

@張浩

拆與不拆,茶山上比較簡單。就像有茶友說的,直曬的我收,大棚曬的我不收!很簡單的一個標準!收與不收就是標準。但我的問題是,農家菜園子的西紅柿與番茄醬工廠採購的西紅柿是不是一個標準?澆了大糞水的西紅柿和冬天裡大棚人工控溫的西紅柿是不是一個標準?標準在於人心,超過標準的東西當然是更好,但是無法規模化生產的超標準,就好像吃肉的帝王問飢餓的難民:何不食肉糜乎???發燒友的級別,怎麼玩都可以,但把發燒友的標準強加給芸芸眾生,是不是另外一個普洱茶故事呢?

@明月茶人

不是曬青工藝的普洱,沒有任何存放的意義,無論采自什麼山頭。

@陳勇

大陽光包括長波異塵餘生和短波異塵餘生,波長與溫度成反比。曬掤的透明瓦可以阻擋長波異塵餘生,最終照射到茶葉表面的只有短波異塵餘生(地表異塵餘生出外),這有背於傳統工藝,對後期毛茶的品質有一定影響!

@東城名茶軒??劉糧

棚曬和太陽直曬到底哪個好,對後期的轉變到底如何,具體暫時個人還沒有得出哪個好的結論,但曬青與烘青兩者,一定是曬青好,對後期普洱茶的轉變有著極大的變化,這些年上山收的茶本人會選擇太陽直曬不用棚曬,自己沒有用同樣山頭的棚曬茶與太陽直曬茶對比過,只因自己相信自然,如道家那句話道法自然,今天吳老師提出這個問題,相信不久茶界的老師們,會用實際科學真實的數據給予我們愛茶之人一個準確的答案,期待更多真正真實的話題讓我們一起學習,重複一句,需要的是真,而不是大師們忽悠

圖/網路

@倚碧軒珠寶&普洱茶

感覺有那麼點兒道理。人曬太陽補鈣我是確定的,畢竟這是醫生對寶媽們說過的,讓寶寶多曬太陽可以分泌維生素d3,促進鈣的吸收,也就是變相的補鈣,而且隔著玻璃曬都是無用的。但是否對植物適用,就不太確定,畢竟神奇的植物在燈下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否少了什麼物質,還是得實踐得真知,做個小實驗吧!

@顧潔

因為近幾年來很多做普洱茶毛茶都用各種大棚曬茶,說實話,什麼是普洱茶毛茶?那就是雲南省大葉種曬青毛茶,如果不是陽光直曬還是普洱茶毛茶嗎?

@秋海棠

我相信自然力量的偉大,更鐘情於直接陽光照射下的傳統工藝,也不反對改良與創新,只要相得益彰,就值得探索與實踐。

@羽扇綸巾

大約在12年左右,就與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總覺得改變了傳統做法,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不太確定後期的效果,畢竟普洱茶是需要陳放的。

@橘子大仙????

我們初製所的曬棚是全框架玻璃結構 頂是電動開閉 周圍也可開閉。

@茶米米

希望有相關實驗研究數據做說明,光憑感覺論斷容易偏頗。

@聞魚

揉撚後能隔著太陽棚一直曬乾,我想比起用烘炒充當曬,這樣還算是有良心了,起碼這顆黃豆還是可以發芽。

@

曬棚下的陽光缺乏紫外線,紫外線的波長極短,再穿過曬棚會被反射掉大部分。因此,棚下曬青和陽光下直接曬青是完全不同的,從保證曬青茶的質量而言,應該拆掉曬棚。

圖/網路

@猛海嘉茂茶坊

古人是不做雨水茶的,一是可以養樹,二是因為曬不乾。春茶氣象好,所以基本上一天乾,品質自然比較好,秋茶看天做茶,氣象好的秋茶品質也不錯。現在由於利益驅使,市場導向,只要是有錢賺,茶農便拚命采,今天的普洱茶已經不是從前的普洱茶,從品質到工藝都已經面目全非了,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能給予正確的引導,恢復真正的普洱曬青毛茶工藝。

@野鶴閑雲

曬棚乾淨衛生,隔離了紫外線對茶影響有多大,也許像歷史當權者一樣,現階段已得利益者與未得利益者的評論可以截然相反的,只能是歷史來評論

@LYH

本人認為:從邏輯上看,有棚和無棚曬青茶是有區別的。但要有支持的依據。品鑒口味是其一,分析茶葉理化指標是其二。這樣就有說服力了。如果觀點成立,建議也沒必要拆掉茶棚 ,但需要改造,晴天頂蓋打開,陽光直射,側邊打開通風,雨天關閉,利用科技手段是可以實現的。

@哈奇奇

大道自然,脫離了自然界的太陽,空氣,微風。吸味的茶葉,在棚裡只會吸收朔料味。所以支持拆棚。

@背影-小臨滄

傳統的普洱茶製作工藝都是曬青,但是曬棚的出現,緩解了茶農的不可控因素,比如說下雨,降低了人為看守成本。但是太陽直射的茶,茶的香氣,滋味各方面都很濃鬱,就像一個,生機勃勃精神面貌很陽光的人,茶湯裡面有穿透力和勁道,而曬棚出來的茶就像溫火炒菜,抑或者父母嚴加管教下的孩子,都是一個套路,香氣,滋味各方面都比較壓抑,茶湯裡面的精氣神沒有,缺了神韻。

圖/網路

@無用先生

氣象好應該是太陽直曬更好,但曬棚的作用在於,有足夠的空間應付下雨天,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辦法,版納高溫高濕,雨說來就來,一天可能下幾次,全部通過自然曬乾 怕是不現實,那需要多大的人工成本,根本就無法量產,而且風險太高,半乾的茶葉一旦被雨淋那可能就血本無歸,所以兩者各有優劣,要辯證客觀的看待,不能一棒子打死,曬茶只要離地放架子上,通風透氣好,棚曬應該也沒太大問題,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潔詩·素榞

學護膚的人都知道紫外線有中、長、短三個波段,長波是可以穿透玻璃直達皮膚最底層,短波就像室用殺菌燈,我想請教各位前輩,曬茶需要哪個波段的紫外線

@三合唐俊斌

有條件當然是太陽曬了,曬棚修建的意義在於,有足夠的空間應付下雨天,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場地設施。如果氣象好,沒有幾個會在裡面曬吧。

@梅宏永~人在草木間

相信自然的力量,同時也相信古人的智慧,為什麼古人喜歡依山伴水,通光透氣的地方?看看大樹下的其他植物就知道,大樹底下好乘涼,同時大樹底下生命是脆弱的!光合作用下的植被葉子和莖乾是堅毅挺拔的!

圖/網路

@潤土

通風無遮擋曬乾自然是更好的,用曬棚曬乾是悶著曬,茶葉就不那麼清新爽朗了,搞不好可能還有塑料味。

@昔歸師尚蘭

本人祖輩是製茶人,自己也是製茶人。本人遵循傳統,有特殊的傳統情節。關於紫外線問題有點自己的觀點:紫外線的檢測太容易,那個大鵬並沒有那麼高檔,能阻擋紫外線的材料是相當的貴的,目前沒有哪個茶山也沒有任何大茶企用得起這種材料。其次,自從臭氧層被破壞,紫外線也是有害的。用紫外線來談這種話題,明顯在轉移某些最該討論的問題,雜交型和優化型茶無性繁殖的品種種越來越多了、過度管理、草甘膦除草、採摘過度、外省人的黃茶製茶技術在茶山遍地都是、本來曬青屬於後發酵茶、結果被外省人教成前發酵茶、茶山旅遊化汙染、茶農沒有管理錢財的能力,賭博、進城消費、慾望越來越強烈,還有什麼傳統可言,一片敗壞景象。但我覺得大鵬嚴重影響環境和視覺,沒有什麼美麗可言。本人隻表達個人觀點,請隨便噴。

@Morning Sun-紅晨

藉助太陽直曬的各種紫外線進行乾燥有幾點好處:一,紫外線的長波可以快速脫水,迅速曬乾。二,紫外線的短波具有殺菌作用。三,增加青毛茶的鮮活氣息,俗稱太陽味。大棚(玻璃/有機玻璃)阻擋了大部分的紫外線,無法達到直曬的效果。大棚曬乾的青毛茶,香氣低薄,茶水分離,物質欠豐富,沒有太陽的味道,茶湯活性不足。用直曬的青毛茶做原料製作的普洱緊壓生茶或熟茶,茶葉活性足,物質豐富,湯水和氣息純正,是普洱茶今後轉化的關鍵基礎之一。要想得到優質的普洱茶,青毛茶必須直曬,大棚不可取。

@陳子蘭

茶客以及部分茶商:拆掉曬棚。一有毒物質釋放,二沒有日光曬青好,三有背傳統製茶。可是茶農怎麼辦?春茶採茶時節恰逢清明穀雨時節,氣象特點就是微雨朦朧。等那時那樣氣象時,去哪找日光曬傳統曬,我也不清楚。

@粗茶

自然曬青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工藝,已經過千百次的證明,是正確的,大棚曬青是現代人急功近利創造出來的東西,才幾年啊,沒有可比性。最近幾年買茶不多了,也是懷念那久違的太陽味。。。。。。。。

@木頭

不是用陽光直曬的青毛茶,還能叫曬青毛茶嗎?

@A一心淾茶-西西

所以還需要看天做茶呀。

@厚景茶業

從來不用,看是雨天可以嗮茶,實際是弊大於利,不利後期。

@霸茶?長春九思堂

但凡談及紫外線的朋友,請結合生活常識,看看家裡的傘,防紫外線的面料是什麼樣的?另外還有一些基本常識和邏輯,日曬乾燥並非特指紫外線輻照乾燥;曬棚材料隔絕紫外線,僅僅是主觀臆想,並非事實。如有紫外線發燒友,可以用若乾紫外燈輻照乾燥出來一些毛茶,做一份科學品鑒報告,以饗茶友,翹首企盼。

圖/網路

@如果,雲知道

看到有人評論,存在即合理,典型唯心主義觀點,馬克思還說存在的就是要消亡的呢,不要用詭辯論迴避事實中的不合理,玻璃對於光線的過濾程度眾所周知,失去了紫外線、紅外線的光照對於植物而言就等於黑屋子養花,曬青也是植物內部細胞生長的二次過程,失去了自然光,植物的變化發展受到阻礙,對於成品茶葉必然有影響,這是不容質疑的,至於有些茶農自我安慰的言語,也抵不上科學的客觀存在。

@鼎緣福文化傳播

直接露天曬是傳統,在紫外光的直接合理照射下茶葉的活性得以保留,是後期轉化的基礎。但個人覺得全部恢復露天曬有點困難,數量之大,人工成本之高都不是上上策。能否給曬棚一個標準,所用材料可以遮風擋雨,可透紫外光(這個材料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內部空氣可以加以循環,這樣方為長久之計。望有能人之士解決茶農們的痛點,為普洱茶做點貢獻。

@瓶中雨

最重要是紫外線??嚴 重 缺 乏!影響後發酵轉化!

@夢符

最終口味沒有個統一的標準,往上推某種工藝的優劣,實際意義也不大,或者考慮某種工藝更安全,成本更劃算,或者來的更加實際。

@華 真

不說其他 就講蓬曬塑料釋放的氣味 茶葉首先吸足了!唉

@小王

茶之珍貴在於許多不確定,多變的氣象下雨就廢了,手加工差異,自然淘汰老化,病蟲,養分等,現代技術讓這些變成確定和簡單。變成可樂廠統一而標準,多變的普洱從此不變。試想把茶樹罩起來養殖。

@海之韻

日嗮和棚嗮的區別,我覺得有兩個問題需要科學數據確認後,才能說哪個好。一是棚嗮時的溫度通常高於日嗮時的溫度多少?高出的溫度對於後期茶葉的氧化有多大影響?二是棚嗮時的紫外線到底比日嗮缺少了什麼?對茶葉後期的轉化有多大影響?知道了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從直觀上講,棚嗮和日嗮多少有一點區別,應該不是區別太大,區別大了,所有人都能感覺出來。這些細微之處,需要實踐來檢驗。

@葉子

傳統工藝曬乾能讓茶葉和太陽進行光合作用,有效保留茶葉中的活性物質,更有利於後期存放轉化。

@姚毅龍

大棚蔬菜與日照蔬菜,那個好?無土栽培與有土栽培,那個好?嘴巴說的無用,一切靠科研數據來說話……

圖/網路

@A雲南欽栩茶業

陽光直曬當然更好了。後期轉換味道更好,建議不折棚,但做成活動的棚。有陽光打開,下雨擋上。

@周兆艷

普洱茶需要創新也要保留古法,曬棚有必要,但需要改進革新,專門的曬棚是對茶葉衛生的基本保證,同時也可避免靠天吃飯的,對於自然陽光味道的嚮往也是現如今對傳統致敬最節省的做法,茶山各種情況不同,熱鬧的茶山自然曬場有限幾乎沒有家家戶戶只能搭建曬棚,而對於很多地廣人稀的茶山自然晾曬很容易做到,對曬棚創新才是長久之道。

@鐵沐星哥

煮飯本來是用柴火的,土鍋土灶,後面用煤氣,高壓鍋,現在大多燒電用的是電飯煲…年輕人或許不太知道,其實還是柴火飯好吃!所有的改進不過是省時省力…而製茶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走水,曬棚和自然光下的走水比較,自然光下走水的好處就是直接著光,透風自然,曬棚是間接著光,相對透風,比較衛生…我個人不支持曬棚…人上年紀了,喜歡傳統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