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到了

悅讀中醫

隻做中醫精品閱讀

小編導讀

秋天的時光真的是美好,天高雲淡、日光溫柔、暑氣消散、瓜果飄香……在這早晚已經略帶涼意的時節,我們迎來了秋分節氣。快來看秋分節氣的養生須知吧——

「秋分」何解

「秋分」為公曆9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為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意思是秋季前後九十天,秋分恰居之中,從而將秋季平分為二。《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意思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秋分之後,白天逐漸變短,黑夜漸次變長,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各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如俗語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份,秋分時節見霜已不足為奇。

秋分吃芋頭

秋分節氣還有「吃芋頭」「吃秋菜」等傳統飲食習俗。如北京就有秋分節氣吃芋餅的習慣,北京稻香村每年亦有應時生產「秋分芋餅」上市的傳統,一層層酥皮像盛開的花瓣,好看又好吃,深受人們的喜愛。像廣東江門市開平蒼城鎮,昔日即有春分、秋分吃春菜、秋菜的習俗。春分那天吃的是「春碧蒿」,秋分那天吃的是「秋碧蒿」,既有期望家人平安健康、少生病痛的民俗價值,亦有養生保健的實用價值。

芋頭味甘微辛、性平,入脾胃經,既有益氣補脾等補益功效,同時又可輔助治療大便秘結、甲狀腺腫大、乳腺炎、蟲咬蜂蜇、腸蟲癖塊、急性關節炎等病。現代研究表明,其營養價值很高,塊莖中的澱粉含量達70%,還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多種成分。既可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為秋補素食一寶,且溫軟易消化,最宜秋分時節食用。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閉藏,生活起居養生也要相應調整。《素問·至真要大論》謂:「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秋分節氣的飲食養生最為重要,合理飲食才能避開疾病的發生。所以,在飲食調養上,應以陰陽平衡作為出發點。

秋分時節防秋燥

秋分的「燥」不同於白露的「燥」「溫燥」,而是「涼燥」,因此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像蓮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等,都是調養佳品。

值得注意的是,秋分後寒涼氣象日漸濃鬱,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誘發或加重疾病。預防秋燥方面,對運動養生來說,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一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銀耳等。若出汗較多,還可適量補充一些淡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秋分還宜多食溫食,少食寒涼之物,以保護頤養胃氣。

如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會導致濕熱內蘊,毒滯體內,引起腹瀉、痢疾等,故有「秋瓜壞肚」之民諺,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要注意。

秋分宜進補

由於從炎夏轉入涼秋,人體常常覺得比較舒服,由於「疰夏」而致的身體消瘦也漸漸地恢復,胃口和精神的轉好,使秋季因此成了一個進補的好季節。在進補過程中宜平補。所謂平補,就是選用寒溫之性不明顯的平性滋補品。另外秋季陰陽雖相對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氣,由於「天人相應」,肺臟易被燥所傷。因此,進補時還應當注意潤補。可用養陰、生津、潤肺,採取平補、潤補相結合的方法,以達養陰潤肺的目的。補肺潤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性柔、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補充人體的水分,以防止口唇開裂等氣候乾燥對人所產生的直接傷害;另一方面,通過這些食物或藥物補養肺陰,防止因機體在肺陰虛的基礎上再受燥邪影響,產生疾病。晨飲淡鹽水,晚飲蜂蜜水,既是補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養生抗衰的重要措施。

好 · 書 · 推 · 薦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