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虛的辯證及治療

中醫學腎臟疾病多以虛證為多,一般多分為陰虛和陽虛兩類。所以腎虛在治療上多以「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餘」的原則。陰虛者常以乾潤狀水之劑,使虛火降而陽歸於陰;陽虛者常以甘溫辛熱之品,使沉陰散而陰從於陽。

由於腎是先天之本,故對於體質虛弱,腰膝無力,神疲乏力不支者,不可使用補腎來調理治療。腎本身主水液代謝,調節其平衡,而且腎司二陰,為胃之關,腎氣從陽則開,從陰則闔。所以,對於水腫的病人要注意溫補腎陽,對於消渴的病人要注意滋補腎陰。

下面我們來詳細的了解一下腎虛等疾病的辯證及治療:


腎陽虛

主要表現為面色晄白,形寒肢冷,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遺精、早泄,大便溏瀉,尿頻,小便清長,氣短乏力,舌苔淡白,脈沉遲等。

治療:主要是溫腎助陽,填精益髓。方劑選擇右歸丸甲減。

方劑組成:附子12g,熟地黃15g,山茱萸12g,芡實30g,菟絲子15g,鹿角膠9g。

腎陰虛

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煩熱少寐,形體虛弱,五心煩熱,腰酸腿軟,兩足跟痛,口乾咽燥,夢寐遺精,早泄,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治療:以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主。方劑選擇六味地黃湯甲減。

方劑組成:熟地黃24g,山茱萸12g,山藥12g,牡丹皮9g,枸杞子9g,澤瀉9g,女貞子12g。

陰虛火旺

主要表現為口乾咽痛,頭暈耳鳴,顴紅唇赤,潮熱盜汗,虛煩不寐,性慾旺盛,男性夜裡容易勃起,遺精,早泄,腰膝酸痛,尿黃,便秘,舌紅苔薄黃,脈細弦數等。

治療:主要以滋陰清熱,補腎益髓為主。選擇知柏地黃丸甲減。

方劑組成:知母9g,黃柏9g,熟地黃24g,龜板12g,牡丹皮9g,茯苓12g,山萸肉12g。


腎不納氣

主要表現為面浮色白,氣短喘逆,神疲乏力,腰背無力,動則氣喘,尿隨咳出,舌苔薄白,脈沉細等。

治療:主要是補腎納氣,溫住下元。選擇人蔘胡桃湯甲減。

方劑組成:黨參12g,蓮須6g,胡桃9g,訶子12g,五味子9g。


腎氣不固

主要表現為面色晄白,尿頻而清,腰背酸軟,聽力減退,尿後餘瀝,甚則失禁,滑精早泄,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等。

治療:主要是以固攝腎氣,溫補腎陽為主。選擇金鎖固精丸甲減。

方劑組成:芡實15g,肉桂3g,沙蒺藜9g,益智仁9g,煆龍骨15g,煆牡蠣15g。


腎虛水泛

主要表現為周身水腫,咳逆氣喘,形寒肢冷,發稀不華,腰膝無力,下肢腫甚,按之如泥,痰多稀薄,動則喘甚,舌淡苔白,脈沉細滑等。

治療:主要以溫陽化水,補益下元為主。選擇溫陽化水湯甲減。

方劑組成:附子9g,茯苓15g,白芍12g,肉桂3g,白朮9g,厚樸6g。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