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備入川時,劉璋如果聽從此人計策,益州不會丟掉!

益州之戰是東漢末年,劉備為奪取益州與劉璋發生的戰爭。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已經進入西川的劉備,正式與劉璋決裂,並發動戰爭。劉備一直向成都逼近,諸葛亮、張飛和趙雲亦入蜀助戰,但劉備軍隊在雒城時受阻一年,直至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劉備圍困成都,劉璋才向劉備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劉備攻打益州的時候,益州牧劉璋並非沒有勝算。其中,一位手下就向劉璋獻出了一個計策,在得知這一計策後,劉備非常慌張。換而言之,如果劉璋聽從此人的建議,益州不會丟掉,甚至劉備都會因此有來無回,也即被劉璋消滅。

首先,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向益州牧劉璋獻出計策之人,名為鄭度,字不詳,廣漢郡人。是一名籌畫士,還是一名忠貞不二的忠臣,仕劉璋官至州從事。劉璋投降後,鄭度隱世不仕,終於家。建安十八年(213年),益州從事鄭度聽到劉備起兵的消息後,向益州牧劉璋提出了對應之策。在益州從事鄭度看來,雖然劉備在前期攻城略地,也即攻佔了益州的不少城池,但是,因為劉備計程車兵不是太多(最多只有3萬人),而且攻佔的城池,也沒有實現穩固的佔據,畢竟益州上下對於劉備的發展趨勢,還是心存疑慮的。

在此基礎上,益州從事鄭度提出了“堅壁清野”的建議。堅壁清野是漢語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彧傳》。堅壁:堅固壁壘;清野:清除郊野。 堅壁清野是指對付強敵入侵的一種方法。使敵人既攻不下據點,又搶不到物資。具體到劉備和劉璋的益州之戰中,益州從事鄭度認為可以“倉廩野谷,盡皆燒除,深溝高壘,靜以待之。彼至請戰,勿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彼兵自走。”等到劉備大軍缺少糧食供給,從而從益州退軍的時候,再派遣大軍趁勢追擊,這樣甚至可以一舉俘獲劉備。

值得注意的是,劉備在聽到益州從事鄭度的計策後,趕到非常憤怒和驚恐,不管是憤怒多一點,還是驚恐多一點,都表明鄭度的計策直接戳到了劉備的軟肋。對此,劉備趕緊向手下的謀士法正詢問該如何應對。對此,非常了解劉璋性格特點的法正,表示“劉璋最終不會聽的,沒有什麽好擔心的。”果然,如同法正這位謀士所預料的益陽,益州牧劉璋沒有採用鄭度的計策。對於鄭度“堅壁清野”的建議,劉璋認為這樣會影響到益州的百姓,也即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法,所以拒絕採用。對此,在筆者看來,這無疑是劉璋優柔寡斷地體現,也是其丟掉益州的原因之一。

最後,益州牧劉璋不僅沒有採用鄭度的計策,反而罷免了鄭度的官職。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不久之後,名揚天下的武將馬超選擇投靠劉備,並且率領大軍來到成都,劉備命他率軍屯城北,一時城中震怖。劉備於是派簡雍勸降了劉璋,遂領益州牧。在劉璋投降之後,鄭度隱世不仕,最終病逝。因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在漢末三國時期,鄭度還是一名忠貞不二的忠臣,與張任一樣“忠臣不仕二主”,所以終其世不效命於劉備。總的來說,在益州之戰中,如果劉璋聽從此人的建議,益州不會丟掉,甚至劉備都會因此有來無回,也即被劉璋消滅。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