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00點關口,明星基金經理的投資江湖

最近基金江湖大事不斷。一邊是陳光明、傅鵬博掀起的睿遠700億爆款基金熱潮,一邊是一向走藍籌戰略的丘棟榮一反常態,拿出了小盤基一較高下。私募這邊,初代目與二代目“公募一哥”:王亞偉與任澤松都在跑步進場。

好一派基金圈的“逐牛中原”景象!

這些投資高手當中,有成名已久的武林傳奇,也有年輕氣盛的投資新銳。為數不多的共同點是,他們都選擇在近期跑步入場,把一幅好牌甩入場中。至於誰能問鼎A股,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1

“急流勇退”陳光明

3月中旬,“選股手藝人”陳光明拿出了旗下公募的首隻產品——“睿遠成長價值”。發售那天,整個公募市場都驚掉了下巴:當天睿遠成長價值斬獲700億認購,據稱有土豪一出手就扔了10個億。吃瓜群眾驚歎:“有錢人真多!”

這還不是最狠的,按照爆款基金的末日比例配售原則,睿遠成長價值的配售比僅為8%左右。也就是說,拿著十萬塊來搶購這隻爆款基,最終到手的份額可能不足八千,多餘的錢如數返還,這真是送錢上門都不收!

陳光明是何許人也?用業內的話來說,他可謂是資產管理行業的標杆性人物,“股票投資高手中的高手”。他的風格是大中盤成長股,在2016年切換為大盤價值風格。在東方證券打造了“東方紅”這一響亮品牌,且長期堅持投資一線,長期業績沒話說。

相關資料顯示,陳光明曾經管理過東方紅4號、東方紅5號、東方紅領先趨勢、東方紅穩健成長、東方紅6號等幾隻基金產品,長期業績表現優異,年化回報較高。

這種一貫的優秀業績為陳光明贏得了長期的信賴,得益於此,他發的產品往往變成爆款。對此,陳光明有個原則,就是善良為先,產品不能只看規模,還是要以客戶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

曾有人在睿遠成長價值募集破400億時,算了這樣一筆账:如果睿遠拿下了這400億,1.5%每年的管理費,一年就是6個億,還有往後的幾年,睿遠大可以高枕無憂,因為這一隻基金就能挑起整個公司運營的大梁。

不過,陳光明沒要這6個億。睿遠這隻基金限額60億,A/C分別是50億和10億,按照60億計算,睿遠一年的管理費就是9000萬。“9000萬和6億之間,最簡單的算術題,陳光明卻選擇了少的那個,這大概就是他讓人敬佩的原因吧”。

2

“新生代明星”丘棟榮

在媒體報導中,常用來與陳光明相比較的,是另一位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3月25日,丘棟榮的第二隻產品中庚小盤價值正式開啟募集,這是繼去年睿遠專戶產品與中庚價值領航發行後,“陳丘”之爭的第二個回合。

回顧去年12月的第一次交鋒,當時上證指數還處於2600點附近。在市場大環境欠佳的情況下,睿遠專戶產品最終的募集金額過百億,而中庚價值領航的募集金額也達到了8.94億元,但兩隻產品此後的業績表現卻大不相同。

睿遠專戶產品——洞見價值一期8號自2018年12月13日成立以來,回報率僅為5.57%(年化24.21%);而中庚價值領航2018年12月19日成立以來,回報率為24.73%(年化138.05%)。

從收益率看,第一回合,丘棟榮小勝。

這位被稱作“丘神”的投資新銳是個80後,代表特點有三個:波動率低、回撤小、超額收益高。丘棟榮堅稱自己是“不確定性的價值投資者”。相比傳統價值投資者看好白馬股與好行業,丘棟榮以不確定性定價為核心。他曾說,未來不可預測,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範圍內正確承擔風險。

他的成名源於匯豐晉信時期,彼時他管理的匯豐晉信大盤股票橫跨牛熊市,從2014年9月至2018年4月總回報率達到193.86%,年化回報率達34.73%。憑借這份出色戰績,丘棟榮僅用了4年就在公募行業打響了自己的名號,成為“機構的真愛”。

相比陳光明,丘棟榮在公眾的印象中是位咬定一二線藍籌不放鬆的角色。而此次的中庚新作取名為中庚小盤價值,明確提出對標中證1000,這倒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藍籌大師也玩中小盤價值股了?”。很多人說,這是一隻非典型的丘棟榮基金。

不管怎樣,雙方的戰線已經拉開。眼下,滬指在3100點階段遭遇激烈博弈,兩位重量級基金經理的暗中較量,將無疑使人期待他們的對決結果。

3

原“公募一哥”王亞偉

業內人士習慣於將2012年5月7日作為中國公募基金史的分界點。這一天是個普普通通的周一,為數不多的大事便是,王亞偉離開公募行業,正式卸任他的”史上第一牛基”。

從此,公募基金進入“後王亞偉時代”。

王亞偉是公募基金界的傳奇人物,2006年A股迎來大牛市,王亞偉操刀華夏大盤精選迎戰。該基2006年漲幅154.49%;2007年漲幅226%,排名國內各類基金之首;又在2008年的暴跌中成為抗跌亞軍,第一牛基由此誕生。

三戰三捷,王亞偉一舉成名,公募江湖從此流傳一哥的名號。原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高度評價他“兩位一體”的投資風格:“王亞偉既能采取發掘隱蔽資產、轉捩點再生、重組事件驅動,甚至指數基金成份調倉策略,也能使用經典的低市盈率、低市淨率價值型投資策略。”

今年3月13日,已經“奔私”的王亞偉推出了今年的新產品——外貿信託-隆新3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而整個2018年,千合資本隻發了兩隻新產品。顯然,“一哥”又踏上了新征程。

4

“過山車經理”任澤松

作為二代目“公募一哥”,任澤松成名於2013年。當時A股處於極度分化,大部分基金業績平平。而任澤松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年回報高達80.38%,勇奪當年偏股基金冠軍。

這一年,任澤松不過29歲。在不少同齡人還在為如何從研究員晉升基金經理苦惱時,任澤松早已憑借超高收益跨上投資生涯的巔峰。

任澤松的投資風格鮮明:“賭”性很大,偏愛中小盤成長股,尤其喜愛創業板。行業側重環保、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任澤松喜歡盡可能買多隻股票。他認為,買得少說明基金經理沒有信心。

2014年A股開啟新牛,任澤松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一馬當先,穩穩站在偏股基金第一梯隊中,業績穩步保持前4%水準。任澤松被譽為80後最出色的基金經理,風頭直追當年的王亞偉。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所謂“成也創業板,敗也創業板”。任澤松的重倉股是清一色的創業板股票。這些股票在牛市中助他稱王,在熊市中也把他拖入深淵。

時間來到15年,A股風雲突變,創業板暴跌,任澤松重倉的樂視網、爾康製藥、昆侖萬維、東方網力、飛利信等個股相繼出事。一時間,任澤松成為眾矢之的,從“新人王”變成了“虧損王”。

這也成為任澤松與王超偉最大的不同:初代目功成身退,二代目跌落懸崖。18年3月,中郵基金總經理周克突發心髒病逝世,任澤松以“如父如兄”的描述表達悲切之情。6月,疲憊不堪的任澤松選擇離開中郵,“休息一段時間”。

18年年底,任澤松選擇奔私,加盟了上海集元——一家2015年登記的私募任總經理。不久後,借著A股反彈的勢頭,任澤松亮出了一張收益超50%的成績單。僅從這隻基的凌厲攻勢看,其風格與當年的任澤松如出一轍。

網絡上,有留言為任澤松的風格下了定義:“過山車基金經理”,從任的投資 生涯看,這樣的評語可謂精確。

5

誰會先“過海”?

台灣時間2019年3月26日,美股已停住下跌腳步,A股顯得意猶未盡。截至收盤,滬指從跳空高開到呼嘯直下,將投資者再次帶回到兩千點時代。反彈攻勢顯得任重而道遠。

八仙過海的故事裡,八仙各有一把跨越東海的法寶。如今各路投資高手齊出,想要橫渡A股這片瀚海。“陳國老”祭出了“大盤價值漁鼓”;“丘洞賓”掏出“不確定性定價寶劍”;“王鍾離”拿出“隱蔽資產扇子”;“任湘子”使出“中小盤成長洞簫”。

不知誰會先抵達A股的“蓬萊仙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