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汗盜汗,艾灸調理

自汗是指不因勞累活動,不因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現。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即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自汗之病多主虛,有氣虛、陽虛之別、主要病機為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素體虛弱,久病全虛之人,正氣不足,稍事勞累多見自汗;咳喘日盛之人,肺氣不足,氣虛日久,肌表疏鬆,衛表不固,腠理開泄可致自汗。暑熱傷陽,或濕熱內鬱,或表虛之人微受風邪,以致營衛不和,衛外失司,可致自汗。

施灸穴位為:陰郤、合谷、復溜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可根據具體的分型增加配穴:

01

肺衛不固型

汗出:自汗、氣短乏力

伴隨癥狀:面色少華易感冒

增加配穴:肺俞

02

心血不足型

汗出:自汗或盜汗

伴隨癥狀:心悸少寐,神疲氣短,面色蒼白

增加配穴:心俞、血海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03

陰虛火旺型

汗出:盜汗

伴隨癥狀:骨蒸潮熱,五心煩熱,形體消瘦

增加配穴:太溪、湧泉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