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沃爾科特:要改變語言,必須首先改變你的生活

“黑暗,柔軟如健忘症,裹住斜坡。

他起身,登上畫室,

最後的山丘焚毀了,

大海皺如錫箔,

月亮氣球般自無線電台升起。哦,

鏡子,一去不返,一代人在裡面奢望著

天真,和坦誠。”

沃爾科特詩選

[聖盧西亞]沃爾科特

胡桑 譯

遺囑附言[1]

精神分裂,被兩種文體擰傷,

一種是禦用文人受雇的散文,我獲得了

流亡。我在這鐮刀上跋涉,數裡長的月光海灘,

棕褐,曬得

褪掉了

這對海洋的愛,即自戀。

要改變語言,必須首先改變你的生活。

我不能糾正舊的錯誤,

浪厭倦地平線,於是折回。

海鷗用遲鈍的舌嘶叫

在擱淺的、正在腐爛的獨木舟上空,

它們是查洛特維爾一朵帶喙的毒雲。[2]

一種是,我曾以為,對國家的愛已經足夠了。

如今,即使我選擇,食槽裡已沒有足夠太空。

我看到最傑出的頭腦腐爛,像狗

為了殘渣的氣味。

我正走向中年,

曬黑的皮膚

從我手上剝落,像紙張,薄如蔥皮,

像培爾·金特的謎語。[3]

內心一無所有,沒有對死亡

的恐懼。我認識許多死者,

我熟悉他們,性情相投,

甚至熟悉他們怎麽死的。著火了,

肉體不再懼怕大地的

爐門,

那太陽的火窯或灰坑,

也不怕在雲中隱現的鐮刀月

再一次讓這海灘枯萎,像一張白紙。

它全部的冷漠即另一種憤怒。

譯者按:

[1]此詩收入沃爾科特詩集《海灣》(1970)。

[2]查洛特維爾,Charlotteville,位於多巴哥島東北角戰爭人海灣(Man-of-War Bay),面向加勒比海,背靠群山。1953年後,沃爾科特定居多巴哥島。

[3]培爾·金特,Peer Gynt,挪威劇作家易卜生五幕詩劇《培爾·金特》中同名主人公。該劇寫於1867年。中文版由蕭乾先生翻譯,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8卷本《易卜生文集》。該劇的主題乃是“選擇”和“自我認同”。培爾·金特遊手好閑、追逐權力金錢女色。在第二幕中,他撿到一棵洋蔥,想看清楚裡邊是什麽。可是當他剝完洋蔥,發現裡邊一無所有,除了蔥皮。他覺得自己就像一棵洋蔥。這裡,沃爾科特由自己的皮膚“薄如洋蔥”,並開始剝落這個明喻,隨即想到了培爾·金特剝洋蔥的情節。

沃爾科特的繪畫

羅伯特·洛威爾(1917—1977)[1]

當眼瞼上釉,

其他的事物才到來,

蠟在光滑的額頭

發出微光,

對乾燥的唇

不再問更多的問題

他們打開心髒像解開襯衫,

是否為了消除吞咽的憤怒,

當一切變得僵硬,

在這片刻的

知識中

大腦是否是

為蠕蟲而建的圖書館,

與反諷的告別、管風琴和

唱詩班在一起是如此正式,

我必須借一條黑領帶,

在致辭中,我該在

什麽時刻停下來哭——

一對受驚的翅膀

從你身體正在關閉的牢籠裡

掙脫,你的拳頭逐漸松開

這些在書頁上

寧靜盤旋的鴿子,

以及,

像大門一樣緊鎖的括號

1917到1977,

兩個半圓關閉構成面孔,

世界,整體

一個牢不可破的O,

某種一度具有可怕名字的東西

從曾習慣於穿戴著其名字的事物中走出,

透明,又那麽典型,

因此,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

教堂、汽車、日光

和波士頓公共綠地,[2]

不需要任何書籍。

譯者按:

[1]此詩英文原名R.T.S.L. (1917-1977):R.T.S.L.即美國詩人羅伯特·洛威爾(Robert Traill Spence Lowell英文名字)的首字母縮寫。

[2]波士頓公共綠地(Boston Common):美國波士頓市中心一片著名綠地。1640年,波士頓成為馬薩諸塞州首府,第一任州長溫索坡(John Winthrop)將此地開辟為公共綠地。那是十年前,傳教士布來斯頓(William Blackstone)賣給他的一塊土地。

沃爾科特的繪畫

另一生[1]

第一部:分離之子

第一章

I

遊廊,那裡,大海的冊頁

是一本打開的書,被缺席的大師留在

另一生的中部——

我在這裡開始,再次開始,

直至這個海洋變成

一本合上的書,像一隻燈泡

這白月亮的燈絲變暗。

以黎明開始,當一束耀眼的光

發出號角的尖叫,壓低

海灣的椰樹長矛,

如太陽,疲倦於統治,逐漸降落。

它被無風的火焰施予催眠術,

就像它的琥珀色爬上

海岬上橢圓如啤酒杯的

英國要塞,天空

與光線一起逐漸入醉。

那裡,

曾是你們的天堂!另一生

潔淨的釉光,

一片風景被鎖入琥珀,稀少的

微光。理性之夢

已製造出怪物:

一名時代與顏色均已錯亂的不凡之人。

一切午後,那學生

以製圖員秘書的乾燥熱病

擴大了港口,此刻,黎明

渴望完成自己,

畫出一個女孩的影像,開啟飾有單隻尾槳的

石頭船屋的門,然後落入

沉思的寂靜。這寂靜等候著

核查細節:

聖安東尼旅館的山形牆

聳立於叢林之上,政府大樓的

旗幟熔化了旗杆,

琥珀色的潮汐閃耀著

給莫內山最後的爛木屋上了釉,直至它們[2]

由於那學生的意志而徹底變形,

如一幅鍍金邊框的十六世紀意大利的殘作。

視力死去,

黑色山丘簡化成

大塊的煤炭,

但是,如果,彌留之際的光線穿過

碼頭上變形船屋的石頭,

一個女孩在廚房中正吹掉它的灰燼,

她會感到它的時代正進入自己的頭髮。

黑暗,柔軟如健忘症,裹住斜坡。

他起身,登上畫室,

最後的山丘焚毀了,

大海皺如錫箔,

月亮氣球般自無線電台升起。哦,

鏡子,一去不返,一代人在裡面奢望著

天真,和坦誠。

月亮維護著她的電台,

她的手指敲擊著軟體動物般起皺的海,

傷心的辦公室附著在

焚毀小鎮的碼頭上,她的顏料盤

將其外殼刷白,她的燈

使無齒的橢圓建築物的正面裸露出來,

沿著羅馬式的拱門,當他經過

她未調音的更替的琴鍵,

她的年齡死了,她的床單

覆蓋了古老家具,壁爐架,飾有

巴黎石膏製成的維納斯——

他的欲念使其變得冷酷,半裂的

未鍍銀的黑人奴隸的鏡子,

猶如畫家戴著方頭巾和耳環的肖像:阿爾貝蒂娜。

門內,一名讀者胚芽般蹲在

白色組織中,燈泡

在其剃光的頭頂形成光暈,

悠閑的凝視

轉向他,短手臂

打了一個迅速的哈欠,歡迎。讓我們看一下。

一隻光禿禿的蜥蜴

突出下唇,

戴著厚如玻璃鎮紙的眼鏡,

在眼睛那光滑如海洋的玻璃瓶的顏色之上,

那人將畫作吹拂到臉頰,

仿佛黃昏是近視眼,不是他的凝視。

隨後,大師修改了圖案,以緩慢的筆觸。

譯者按:

[1]《另一生》是沃爾科特的長詩,寫於1965年四月至1972年四月,出版於1973年,共四部二十三章。每章又有若乾小節。

[2]莫內山,the Morne,可能是山名,morne指安的列斯群島的小山丘。或為聖盧西亞、特立尼達多巴哥的地名,聖盧西亞是沃爾科特的故鄉,特立尼達多巴哥則是沃爾科特常旅居的地方,均位於安的列斯群島,他的詩作的背景常設定在這裡。

沃爾科特的繪畫

II

在其限度之內,畫作並不能描摹出

海岬的社會學輪廓。

曾經,有一條棕櫚林蔭道,

筆直如霍貝瑪的低地白楊樹小徑。[1]

如今,被夷平,清理一空,鋪上碎石,建立了機場,

跑道就像樹木的年輪傾訴著歲月。

那裡,家族製的榕樹,

藤蔓猶如胡須,黑人男生攀緣其上,

一個乾涸瀉湖積滿枯死的樹葉,榕樹在上面繁殖,

紅樹林蹲著,膝蓋浸在水中,

如拾蛾螺者褐色的細腿,

到處是紅色的寄居蟹,

爬行著,猶如紅衣步兵在搜尋著肉。[2]

樹叢那麽

勻稱,輪廓碎裂,

在兵營拱起的露台下,

站在威士忌色光線中的陸軍上校

看見,綠色的閃光,猶如蜥蜴的舌頭,

捉住了最後的帆,今夜,

一排排橘色的郵票疊映著

晉升的國家公務員的宅邸。

月亮停在視窗。

他是她的主題,跟隨著她變化,

自童年起,他就認為棕櫚樹

比想象的榆樹更卑微,

麵包樹傾斜的

葉子比橡樹的更猥褻,

他每夜祈禱

他暗褐的皮膚會變化,

在她閃電般的筆畫下脫落,成為白色!

在墓地之上,

機場的柏油路面到了盡頭,

她遲緩的顏料盤脹大了

她的生活,就像在放大鏡之下。

燈泡的下面,

一本綠色的書,

倒扣著。月亮,

和海。他閱讀

書脊。《最初的詩:

坎貝爾》。[3]畫家

幾乎徹底

把書翻轉過來,開始讀到:

“黑人的

白腦袋是神聖的,

黑人孩子的

黑色亞麻皮膚是神聖的……”

另一本書籍,

外封是海綠色亞麻,它的句子

與其讀者傳達的愉悅

匹配,此刻她在他周圍聚集起空氣,

死去的孩子在窗框中注視著,

掠過他昏沉的、剃光的腦袋、

白色的臉,

另一生似乎又要開始了。

譯者按:

[1]霍貝瑪(Meindert Hobbema ,1638—1709),荷蘭風景畫家。

[2]紅衣步兵(redcoat),指英國士兵。十七世紀晚期至20世紀早期,大多數英國士兵的製服上衣為紅色,故名。

[3]坎貝爾,即喬治·坎貝爾(George Campbell,1916— ),牙買加詩人,生於巴拿馬,在金斯頓(牙買加首都)及紐約求學。這裡引用的詩行出自其《神聖》(Holy)一詩。詩集《最初的詩》(First Poems)在金斯頓於1945年出版,後重印於耶魯詩叢第十卷。

(本文已獲譯者授權發布)

沃爾科特

德瑞克·沃爾科特(Derek Walcott,1930—2017 ),生於聖盧西亞的卡斯特裡。先後就讀於聖瑪利大學和西印度的牙買加大學,畢業後遷居特立尼達島。在波士頓大學教授過文學課程。詩人、劇作家及畫家,代表作有《奧美羅斯》《白鷺》等。國際作家獎、史密斯文學獎、麥克阿瑟獎、艾略特詩歌獎等的獲得者。1992年,其詩因“具有偉大的光彩,歷史的視野,獻身多元文化的結果”,獲諾貝爾文學獎。他被布羅茨基譽為“今日英語文學中最好的詩人”。

近期精彩推薦

選稿:杜綠綠

本期編輯:張曉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