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歐陽修23歲就考上狀元, 你呢?

歐陽修算是個富二代,他的遠祖是唐朝的大書法家歐陽詢,後來有幾代都在朝中為官,屬於書香世家。到歐陽修的父親歐陽觀,家道已衰落,雖頗有文才,卻只是當過低級官吏。不過,沉澱在歐陽修血液裡的文才,將在不久以後綻放。

歐陽修四歲的時候,歐陽觀就染病去世。孤兒寡母的生活,陷入困境。中國人歷來說窮則思變,生活的貧困,家族的傳承,讓歐陽修既勤奮努力,又有強烈的求知欲。重要的是,歐陽修的母親本身也是名門閨秀,知書達理,對歐陽修的教育也細致入微。歐陽修從小就立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重振歐陽家的聲威。

隨著年歲的增長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他的閱讀範圍也就越來越廣,對世界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當讀到唐朝韓愈作品的時候,便被其精彩的思想內容和深湛的藝術造詣所吸引,立志要做像韓愈那樣的文學家。

和所有歷代文人一樣,即便有再高的文學才華,有再扎實的學問根底,有再響亮的社會名聲,也只有通過朝廷的征召,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歐陽修選擇的也是參加科舉考試。

歐陽修的科舉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曾經遭遇過兩次失敗,兩次都回頭重新研習,可以說就是兩次成為複讀生。當然,此時的歐陽修已經19歲,和現代所有高考學子的年齡相仿。

兩次應舉落第,對於這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士子,自然是個沉重的打擊,使他感到沮喪和震驚。這時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當時科場衡文取士的標準,不是考察應試者是否具有真才實學,而是看他們能不能熟練地用框架式的文體。在宋朝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西昆體,雖和後世的八股不同,卻也是較為死板的文體。而歐陽修所研習的韓愈體,不屬於這個體范。

作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也是能屈能伸的。歐陽修並非那些所謂高士隱者,他是心中有理想的文人。如果要依靠曲折的路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他也會一如既往。所以,遭遇兩次失敗的歐陽修,便開始研讀西昆體文章。雖然這對於他而言,是如此痛苦的抉擇。可是,他沒有選擇。

後世的人們,對於如此年輕,卻有如此沉鬱的心思,如此成熟的思維的歐陽修讚歎不已。歐陽修在23歲的時候,終於一路過關斬將,連續三次考得第一名,直至被榮選為甲科進士。在他人生的路線上,23歲很年輕,但卻是剛剛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