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倉位私募承受波動博收益 注重個股短期業績

  弱市下,降低倉位成為主流選擇,但仍然有一些精選個股風格的私募保持了較高倉位,有百億私募甚至已在市場調整中逐步加至滿倉。相關人士指出,當前A股估值處於底部區域,部分私募願意承受適當波動,換取後期上漲太空。但他們選股會更加苛刻,偏愛從擴張性行業中選擇短期業績有保證的個股,並在短期流動性和長期收益間取得平衡。

  承受淨值波動

  市場連續磨底之時,不少私募都降低了倉位。北京某私募表示,年初時便考慮到今年內外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因此確定了中性偏低的平均倉位。近期市場連續調整,已經減持了部分非核心股票,倉位保持在三成左右。不過,仍有一些精選個股的私募,倉位水準較高,願意承受淨值波動以博取後期的較高收益。

  “今年以來倉位一直保持在7成左右,5月以來的市場調整也沒有明顯降倉。雖然內外利空因素很多,但不構成系統性風險,因此也沒必要降低倉位”北京某中型私募表示,由於在選股上側重和巨集觀經濟弱相關、行業發展向上太空廣闊、盈利有望長期增長的個股,因此產品回撤幅度遠小於大盤。

  “截至上月底,產品淨值還是打平的。目前七成倉位,信心依然很足。除非出現十分劇烈的下跌,否則不會減倉。目前大盤處於磨底階段,盲目減倉是對客戶不負責。”該私募認為,A股波動較大,上漲往往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倉位過低容易錯失超額收益機會,目前A股估值處於底部區域,願意承受適當的波動,以換取後期的上漲太空。

  “目前倉位已經接近滿倉。”某規模超百億的私募表示,“回撤水準還在可控範圍內,幅度遠小於大盤回調水準。”據該私募介紹,其產品秉承長期投資理念,持股周期較長,換手率較低。在此前的市場調整中已經逐步加倉,隨著經濟、政策、估值三方面共振築底,更傾向於關注長期趨勢,而非短期波動。

  注重個股短期業績

  弱市下保持高倉位運行,這對私募的選股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Wind數據顯示,5月23日本輪大盤調整開始至7月6日滬指跌破2700點,剔除今年4月以來上市的36隻新股,兩市3501隻個股中上漲個股僅有149隻,佔比4.26%;7月7日至最新收盤日,上漲的個股有1313隻,佔比37.50%,下跌個股仍接近六成。

  “現在市場環境下,選擇的個股除了長期有成長太空,短期一定要有業績保證,就是要死角更少。”七曜投資創始合夥人兼投資總監譚琦說,“防止業績被證偽的辦法,一是加強跟蹤,二是組合投資,從概率的角度把握總體的確定性。”

  “此次下跌,已經對持倉個股進行再次複查,調出明確有瑕疵的標的,尤其是短期業績難以體現出來的個股。”某私募基金經理則表示,自己的投資風格以選股為主,此前對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向等短期因素並不看重。在市場悲觀情緒下,一些個股被市場認為確定性不夠高,出現了較大的調整。“目前選股標準更加苛刻,以前可買可不買或者少量持倉的非核心倉位,目前傾向於多觀察、再等等。”他說。

  同樣偏向精選個股的清和泉資本表示,個股的短期業績還需具備可持續性。他們稱,“看企業一般會看3-5年。一些很短期的如產品價格要漲、新的政策要出來了、出現新的技術等,都不是選擇原因,這樣的股票即使會漲也不買。選擇的企業一定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長期增長的。投資要做的是賺企業發展的錢,而不是博弈的錢、競爭對手的錢。一定是企業成長帶動股價上漲,只有這樣的公司,才能夠實現長期收益。”

  據清和泉資本介紹,其選股標準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時代特徵,時代更替背景興起的行業剛需反轉,符合大的歷史潮流;二是公司特徵,競爭力強壁壘高、盈利及增速領跑、經營性現金流良好;三是估值水準,不能超過一定的估值水準(國際對標),且估值和業績要匹配,主要是賺業績的錢,而不是賺估值的錢;四是管理團隊,要求管理團隊與股東目標一致。

  在擴張性行業中“淘金”

  對精選個股的私募而言,選擇正確的行業往往事半功倍。Wind數據顯示,按流通市值加權平均,申銀萬國行業中,今年以來無一行業取得正收益。跌幅最小的是休閑服務和食品飲料,分別下跌3.23%和6.35%。“我們僅在擴張型的行業中進行投資,這樣將大大提高投資勝率,精力一定要放在能夠持續增長的行業中。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情況和現在的中國比較相似,當時賺錢的都是擴張型行業如日常消費品、衛生保健等”清和泉資本表示。目前他們的持倉仍集中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高端製造、TMT等行業中。“雖然最近談論消費降級比較多,但不可一概而論:一方面消費數據分化加劇,三四線的消費數據仍然很旺;另一方面,一些服務型消費整體增速維持在高位,一二線城市的消費更新已不是吃得好、穿得好的階段,而是更多延伸至教育、醫療保健、旅遊等服務型消費之中。整體上看,消費服務行業的盈利提升太空還很大且持續性很強。”清和泉資本稱。

  星石投資也表示,當前環境下要尋找長期的投資機會,關注總量數據意義不大,更應該把握好經濟結構調整的長期趨勢,新興產業的持續擴張和優質公司的份額提高不會因為短期擾動而中斷。在部分附加值較高的領域,一些中國企業保持持續的專注創新,提升了全球競爭力,市場份額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