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年人,重視高血壓,謹防低血壓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李靜

隨著年齡增加,相似程度的血壓升高,老年人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要較中青年顯著增加,另一方面,老年人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和對藥物的反應等較為特殊,因此治療上和家庭自我管理上需要謹慎和個體化。

重視高血壓

老年人血壓多高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血壓持續或3次以上非同日診室坐位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為高血壓。若是家庭自測血壓,血壓>135/85mmHg為高血壓。老年人一旦診斷為高血壓,應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通過合理改善生活方式及使用藥物將血壓控制在合適的水準,避免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降到多少合適?

超過65歲老年高血壓患者將血壓降至<150/90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至<140/90mmHg。年齡<80歲且一般狀況好、能耐受者,可降至<130/80mmHg;≥80歲者,建議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對於伴有缺血性心臟病的老年高血壓患者,舒張壓低於60mmHg時應在密切監測下逐步達到收縮壓目標。

謹防低血壓

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期間需要特別注意謹防哪些「低血壓」?

高血壓會對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造成損傷,但是低血壓同樣也會使老年人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及引發心腦血管事件。老年人需要注意以下幾種低血壓的情況:

體位性低血壓

指由臥位變為直立體位的3min內,收縮壓下降≥20 mmHg 或舒張壓下降≥10mmHg,並伴有頭暈、黑矇、乏力、噁心、視物模糊、蒼白、冷汗等。

老年患者由於動脈硬化和順應性降低、神經系統調節功能下降,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若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或使用利尿劑、擴血管藥物及精神類藥物時則更容易發生。因此站立前先做輕微的四肢活動,站立時動作要緩慢;應盡量減少長時間臥床,睡醒後幾分鐘再坐起,在床邊坐1~3分鐘,然後逐步過渡到站立位。體位性低血壓引起癥狀時,應儘快坐或躺下。在藥物治療開始前後和改變治療方案時應注意監測立位血壓。一旦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應去除誘因,及時就診,完善檢查,必要時調整藥物治療方案。

餐後低血壓

指餐後2h內收縮壓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縮壓≥100 mmHg,而餐後﹤90 mmHg;或餐後血壓下降未達到上述標準,但出現餐後心腦缺血癥狀。

這是因為餐後內臟血流量增加,回心血量和心輸出量減少;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低,交感神經代償功能不全;餐後具有擴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肽分泌增多等因素導致的。若出現與進食有關的頭暈、暈厥、心絞痛等癥狀,應測量餐後血壓或24h動態血壓。發生餐後低血壓的患者可餐前飲水350~480 ml;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少量多餐;餐後取半臥位;進食時避免飲酒;必要時可就診調整藥物及用藥時間。

夏季低血壓

夏季時一些原來血壓控制不好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會趨於正常,而血壓控制良好者可能會出現低血壓,並常伴有頭暈、乏力等癥狀。

這是因為夏季人體體表血管擴張,血管阻力減小,且由於出汗增加,體表水分蒸發較多伴鹽分丟失,從而使血壓降低。溫度變化對老年人血壓的影響更大。因此,在季節交替時,應注意監測血壓和電解質,出汗較多或有夏季腹瀉者,可適當補充液體或電解質後觀察血壓變化,降壓藥物的調整需在醫生和藥師指導下適當減小劑量或減少品種,但不可自行突然停葯。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葯訊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