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干擾素適應症窄,e抗原血清學轉換率高,優劣勢都較為明顯_治療

在西醫藥物研發角度,當前對B肝治療有效的只有兩個方向,即核苷類藥物(NAs)和干擾素(IFN)。我們都知道,核苷類藥物是需要長期服用的,那麽,B肝患者是否可以選擇干擾素呢?

B肝干擾素適應症窄,e抗原血清學轉換率高,優劣勢都較為明顯

第一,小番健康提醒,干擾素在實現清除B肝病毒方面,表現是優於核苷類似物的。簡單的講,干擾素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好更快的控制體內B肝病毒,實現免疫合理控制。前期小番健康也提到,B肝在長期抗病毒治療後,能夠實現醫藥領域的雙達標要求,也基本上決定了是否達到藥物療程終點,即可不可以停藥。

干擾素在應用於B肝患者時,e抗原獲得血清學轉換率可以達到30%以上,B肝表面抗原消失也可以達到近3%,這些都是好於核苷類似物的,並且干擾素的使用時間還要比核苷類藥物短許多。所以,相比於干擾素,核苷類藥物在免疫控制方向,並不如干擾素來得好。核苷類藥物主要優點,在於可以幫助患者穩定病情,控制住體內B肝病毒,在控制好之後核苷類藥物顯得辦法不多。

第二,通過對比干擾素與核苷類似物,我們能夠得到一個比較清晰的數字,即干擾素獲得的B肝表面抗原陰轉率、e抗原血清學轉換率以及免疫控制都好過核苷類藥物。當然,我們談過干擾素的優點以後,我們也要談談干擾素適應症,其實感染適應症是比較窄的。影響B肝患者是否使用干擾素,要結合B肝患者的性別、年齡、家族病史,還有各項指標要求。

第三,包括轉氨酶、e抗原、B肝表面抗原以及初始HBV-DNA病毒載量等。一般而言,女性B肝患者應用干擾素要比男性B肝患者效果更為理想;中青年B肝患者又比老年人更理想;血清轉氨酶水準低的比轉氨酶高的治療效果更好;e抗原水準也決定干擾素治療效果,e抗原低水準治療效果好於高水準。

而人們最關注的B肝表面抗原是,表面抗原低的使用干擾素會更理想。再有就是,如果沒有家族病史的B肝患者,使用干擾素治療效果會好於有家族病史的B肝患者。而這些,都是在長期大量的醫藥循證之後,得出的結論。所以,實際上能夠符合干擾素適應症的人群並不是太多,干擾素的優勢很明顯,而劣勢也十分顯著。

所以,目前國內乃至國外,還是以核苷類似物(NAs)的長期基礎治療成人慢性B肝為主。例如,恩替卡韋、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都是核苷類藥物。慢性B肝患者,在選擇抗病毒藥物治療同時,一定要關注藥物適應症,如果不符合干擾素治療適應症,還是要以核苷類藥物基礎治療為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