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金時期”的永樂青花:從瓷器中也能看出當時明代國力的強盛

明永樂 青花人物紋扁壺

明永樂朝,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青花瓷器經過洪武朝短暫的低潮後又迅猛發展,出現了自元末青花瓷成熟以來的第二個高峰。這一時期,青花瓷器無論產量還是品質都達到了一個新水準,被稱為青花瓷器的“黃金時期”。

明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蓋罐

它一改元青花繁密、雄健的格調,呈現出濃豔、凝重、古樸、典雅的藝術風采。由於此時燒製青花使用進口的“蘇麻離青”鈷料,產品呈現出濃豔明亮的藍寶石般色彩,紋飾線條間往往會出現暈散現象,宛如水墨畫在宣紙上所形成的墨暈,錯落有致的黑色斑點與豔麗的青花相映成趣,產生了非凡的藝術效果。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葵花式盤

明永樂 青花雲龍紋盤

高3.1cm,口徑19.4cm,足徑11.7cm

盤撇口,弧壁,圈足。盤內壁與內底交接處暗劃弦紋一周。內底暗劃雲紋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內壁模印雲龍紋。外壁以青花繪二雲龍趕珠紋。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此盤胎薄體輕,造型優美,青花發色豔麗,所繪龍紋筆觸細膩,生動傳神。盤內印、劃花紋承襲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鎮窯瓷器從元至明永樂朝一脈相承之關係。

明永樂 青花加金彩纏枝苜蓿花紋碗

高6.4cm,口徑14.9cm,足徑5.4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內口沿下繪青花菱形錦紋,內壁用金彩描繪纏枝花紋,內底繪青花荷蓮紋。碗外壁青花裝飾,近口沿處繪曲線紋,腹部繪纏枝苜蓿花紋。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此碗無論造型還是紋飾均系永樂官窯首創,金彩與青花搭配裝飾相得益彰。此件不署款,但在相似的傳世或出土物中見有在外底以青花料畫雪花片狀花押款者。

明永樂 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

高32.8cm,口徑8.2cm,足徑10.8cm

瓶撇口,細頸,碩腹,圈足。底足無釉無款識。通體在瑩潤閃青的白釉上展現出色澤濃豔的青花紋飾。瓶頸部繪三層紋飾各一周,上部為上仰的蕉葉紋,中間是纏枝花紋,下部為下垂的雲頭紋,近足處繪上仰變形蕉葉紋一周與之相呼應。足外牆飾一周半朵蓮的邊飾。腹部為主題紋飾:運用寫實的手法描繪出一幅南國的庭院景致,圖中兩塊玲瓏的湖石挺拔俊秀,依石而立的翠竹枝頭微低,似在隨風搖曳,圍欄內外一片鬱鬱蔥蔥的萱草、蘭花競相開放。山石、翠竹、蕉葉、萱草、蘭花構成了一幅寓意吉祥的“五瑞圖”。

此瓶造型線條優美流暢, 胎質純淨細膩,紋飾清晰生動。畫面一改元青花繁縟的裝飾風格,構圖疏朗有致,青花色澤濃豔亮麗,深淺不一,富於層次感和立體感。畫面中的黑色斑點似水墨畫中暈散的效果,為永樂青花的顯著特徵,這種自然形成的色澤特點極難模仿,為後世仿品所不及。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皆有仿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但器物造型不及永樂器柔美秀麗而略顯臃腫笨重,畫面中的黑斑不是天然燒成,系人為重筆點染而成

明永樂 青花壓手杯(花心)

高4.9cm,口徑9.2cm,足徑3.9cm

杯體如小碗狀,口微撇,折腰,豐底,圈足。內外均繪青花紋飾。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體 “永樂年製”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繪朵梅,腹部繪纏枝蓮紋。

壓手杯是明代永樂時期景德鎮禦窯廠創製的新型瓷杯。此杯製作精細,形體古樸敦厚,青花色調深翠。

壓手杯

壓手杯的特點為胎體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時,正壓合於手的虎口處,給人以沉重壓手之感,故有“壓手杯”之稱。

明永樂 青花海水紋香爐

高55.5cm,口徑37.3cm,足距38cm

爐闊口,短頸,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兩朝天耳。內施白釉。外壁通體繪海水江崖紋。

此器與青海省博物館藏“大明永樂年製”款銅爐器形相似。其形體碩大,青花色澤濃豔,暈散明顯,凝結的黑斑密布於紋飾中。紋飾寓意江山永固。能夠燒造如此有氣魄、紋飾精美的瓷器,反映出當時景德鎮窯工高超的製瓷技藝。

明永樂、宣德時期瓷器上的海水紋通常有起伏相疊的波浪及湧起的浪花,其裝飾性比元代大大加強。

明永樂 青花花卉錦紋雙耳扁瓶

高24.3cm,口徑3.5cm,足徑7.4cm

瓶蒜頭口,束頸,圓形扁腹。口肩連以對稱的如意耳,腹兩側正中各凸飾一乳釘紋,璧形底足,無款識。瓶口邊繪如意紋,腹部紋飾以六角星開光向四周伸展構成六邊形錦式開光,開光內繪折枝花、纏枝花、朵花、團花、江崖海水等紋飾,足邊繪朵梅紋一周。

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銅器,紋飾的題材與布局都具有西亞風格。

明永樂 青花竹石芭蕉紋梅瓶

高41cm,底徑12.2cm

瓶小口,帶蓋,蓋上有寶珠形紐,圓肩,肩下漸收,平底。蓋紐及蓋面中央飾蓮瓣紋,蓋之立壁上繪折枝花卉。梅瓶肩飾正反連貫的如意雲紋,如意雲紋內繪折枝花卉。腹部主題紋飾繪竹石芭蕉,襯以坡地、花草,宛如園中小景。足部繪蓮瓣紋及卷枝紋各一周,蓮瓣內繪各種折枝花卉。

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澤濃豔而有變化,使畫面具有層次感,為永樂青花瓷器中的佳品。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紋折沿盆

高13.9cm,口徑31.6cm,底徑21.5cm

盆折沿,腹垂直,平底露胎。裡外青花裝飾。盆裡沿繪纏枝花一周,內壁繪纏枝花7朵,盆底繪回紋一周,回紋內繪八瓣團花,花瓣呈變形蕉葉紋,紋內又繪暗八仙。盆外沿繪折枝花卉8朵,外壁繪纏枝花卉7朵,底邊繪變形朵花紋一周。外底素胎無釉。無款識。

此盆青花呈色濃豔,有暈散現象,為蘇泥勃青料所致。紋飾繁複生動,層次分明,是永樂時期受西亞國家金銀器的影響而創燒的一種新器型。

蘇泥勃青

進口青料名,文獻上亦稱“蘇麻離青”。據明代萬歷年間的《窺天外乘》記載:永樂、宣德年間內府燒造瓷器以“蘇麻離青”為飾。蘇泥渤青呈色青翠濃重,由於含鐵量高,往往出現鐵結晶斑點俗稱“鐵鏽疤”。蘇料的產地眾說紛紜,大多數學者認為是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附近。永樂、宣德之後蘇泥勃青料漸竭。

明永樂 青花園景花卉紋盤

高9.2cm,口徑63cm,足徑48.6cm

盤敞口,弧壁,圈足。通體青花裝飾。內底繪園景圖:坡地、山石、花草,下有流水,上有浮雲。裡外壁均繪8組花草。

此種盤形體較大,壁厚體重,與永樂一般瓷器的造型殊異,國內極少見到,而在伊朗和土耳其的博物館裡均有收藏。由於一些伊斯蘭國家有用大盤盛飯,大家圍盤席地而坐,用手抓飯而食的習慣,故此種大型瓷盤應是為伊斯蘭國家特製的餐具。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八方燭台

高38.5cm,口徑9.0cm,足徑23.5cm

燭台為八方式,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為燭插,下層為台座,兩者均為束腰八方形,中層為連柱,形狀如酒盅倒扣。通體青花裝飾。燭插由上到下分別描繪蕉葉紋、回紋、變形蓮瓣紋。連柱飾有錦紋及纏枝花紋。台座面飾海水紋和蓮瓣紋各一周,外壁八面繪八組各式纏枝花卉。足內施白釉。底心無釉。

此八角燭台仿自阿拉伯銅器,結構複雜,裝飾華美。繪製紋樣使用的青料為進口鈷料,即所謂的“蘇泥勃青”,青花色澤濃豔,有暈散感。

明永樂 青花雙耳葫蘆式扁瓶

高25.2cm,口徑3.3cm,足徑6cm

瓶葫蘆式,收口,束頸,圓形扁腹,淺圈足。中部兩節葫蘆間有如意形雙耳。瓶上部飾纏枝花紋,下腹部兩面各繪輪花一朵,周圍環繞花葉紋一周。無款識。此瓶應是受西亞器物風格的影響而燒製的。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紋罐

高17cm,口徑14.4cm,足徑9cm

罐直口,溜肩,鼓腹,小圈足。通體青花裝飾。頸上繪卷草紋,肩、圈足外牆均繪海水紋,腹部繪纏枝花紋,近足處繪如意雲頭含靈芝紋。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此器造型新穎,紋飾繁密,描繪細膩,形製和紋飾均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花澆

高14.7cm,口徑8cm,足徑4cm

花澆直口,直頸,溜肩,碩腹,足內凹,一側以螭龍為柄,柄兩端各有一頭,一銜於外口,一作柄尾。通體繪青花紋飾,口部邊沿繪纏枝蓮紋,頸部繪海水江崖及花瓣紋各一周,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近足處繪變形如意頭紋一周。

此花澆青花色澤濃豔,有黑色結晶斑。其造型風格系仿西亞黃銅壺器物。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紋背壺

通高54cm,口徑6.5cm

壺小口,兩環耳,器身圓形如龜狀。壺背面素胎,中心凹入一圈。壺正面隆起。釉色青白光潔,青花濃翠,深入胎骨,有鐵鏽斑點。正面中心隆起部繪八角錦紋,以海水江崖為地,中心四周為纏枝蓮,外環以海水江崖。壺頸凸起弦紋一道,上下繪纏枝花及海水江崖一周。壺蓋圓頂。蓋面繪四株折枝花,葉蔓清秀,運筆流暢,花大而葉小,葉紋為纖細齒狀。

此壺紋飾精美,式樣別致,是當時受西亞金屬器皿的影響而燒製的新器型。

明永樂 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

高9.2cm,口徑51.2cm,足徑34.5cm

盤折沿,菱花口式,通體作16瓣蓮花形,盤心寬大平坦,圈足,細砂底,無款識,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青花底釉青白亮麗,厚潤透明。盤心主體圖案是一隻棲於枇杷枝上的綬帶鳥,正回首啄食飽滿的枇杷果。內壁繪石榴、桃實、荔枝、枇杷等折枝花果,沿面繪大小纏枝蓮花,外沿下繪海水江崖紋,外壁繪折枝菊花紋。

現存傳世的永樂青花瓷,大盤往往以花卉為裝飾題材,用枇杷綬帶鳥為主題圖案的較少見,就目前已掌握的資料來看,完整的只有三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