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經觀點:美方稱“遭到不公平對待”是瞪眼說瞎話

美國方面近期拋出一個說法,稱“美國數十年來遭到了不公平對待”“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中每年損失3000億到5000億美元”。這樣氣勢洶洶的指控,既缺乏常識也罔顧事實,沒有說服力。

以常識而言,經貿往來本質上是你情我願,體現互利共贏的活動。中美經貿合作是雙方優勢互補的自然結果,是國際產業分工的必然選擇,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中美建交40年,千萬家美國企業並不是被人拿刀槍逼著來中國做生意的。這些企業不遠萬裡來中國做生意,肯定是為賺錢的,而且是互利互惠的。

經過近40年發展,中美經濟深度融合、相互依賴。2018年,中美兩國貨物貿易超過6300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400億美元。美資企業在華年銷售收入7000億美元,利潤超過500億美元。無論出口也好,投資也罷,還是收取的知識產權費用,美國方面在華都收獲了巨大利益,口袋裡鼓鼓都是從中國市場掙到的真金白銀。如果這些數據都被看作是“不公平對待”結果的話,那麽只要是正常人恐怕都希望這種“不公平對待”更長久一些吧?!

貿易差額只是交易量之差,而不是盈虧的多少。美國在中美雙邊貿易中吃沒吃虧,千千萬萬的企業和消費者心裡跟明鏡一樣。從生產看,中美兩國處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不同位置,美國在高端,中國在中低端。中國企業更多的是賺取加工費,而美國企業從設計、零組件供應、行銷等環節獲益巨大。從消費看,質優價優的中國商品走進了美國的千家萬戶,豐富了美國的消費市場,增加了美國消費者的福祉。總的看,美企業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獲得的利潤遠超中國企業。可以說,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在美國。

進一步看,美對華貿易逆差的形成與兩國經濟結構、國際產業分工、統計差異等多種因素有關。從根本上說,貿易競爭力是產業競爭力,競爭力強的產業出口相對多。美國在汽車、飛機、農產品、服務業等優勢產業都對華保持大順差。更要看到,中美貿易不平衡還與美對華出口管制有關。美有關機構分析,如果放寬民用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制,美對華貿易逆差可減少35%左右。中國想買的,美國不賣,這怕是目前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吧?!

不僅如此,中國近年來屢屢降低關稅的做法,更與所謂“不公平對待”差著十萬八千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在貨物貿易領域,早在2010年,中國降稅承諾就已全部履行完畢,關稅總水準由2001年的15.3%降至9.8%。2015年中國貿易加權平均關稅已降至4.4%,美國是2.4%,歐盟是3%。中國在貿易加權平均關稅與美國、歐盟非常接近的情況下,仍舊自主作出降低關稅決定,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別自主降低關稅700、800和900多個稅號。這一方面是著眼於滿足中國人民不斷增長的高質量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為全世界商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了解了這些事實,再回頭來看所謂“不公平對待”,誰在瞪眼說瞎話,一目了然。

(經濟日報 作者:郭言 責編:張葦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