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博物館社會講解的“尺度”在哪兒?

正值暑期,位於什刹海附近的恭王府博物館成為很多遊客和旅行團的參觀之選。前段時間,北京市民路一夫(化名)在參觀時,就講解問題與工作人員產生了一些矛盾,將博物館的相關管理問題拉進了人們的視線。

據路一夫反映,他在恭王府博物館展廳內為朋友介紹相關歷史知識時,被工作人員勸阻。工作人員告訴他在展廳內不允許做講解,這讓路先生非常費解,“我又不是‘野導遊’,只是給朋友介紹歷史,為什麽不行?”

恭王府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恭王府內確實禁止非本博物館的講解員或志願者講解,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博物館內遊覽混亂,以及“野導遊”傳播錯誤的歷史資訊。而之所以製止路先生,是因為他在展廳內講解的時候聲音太大,過程中吸引了一些散客過去聽他講解。如果一定要為朋友進行講解,建議放小音量或到展廳外進行。

路先生(左上)為朋友講解時的監控畫面

  恭王府提供人工講解服務(攝影/付垚)

事件:遊客在恭王府為朋友講解遇阻引爭議

路先生是一名科普作者,幾天前帶朋友去恭王府博物館參觀,“有一個展館展示恭王府的沿革,我在為朋友們介紹原本永璘的慶王府為什麽轉賜恭親王,順便聊聊鹹豐與恭親王的關係以及道光傳位詔書的掌故和傳說。”

就在路先生為朋友介紹的時候,一位恭王府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對他進行了勸阻。當時他身邊有兩名成人和兩名孩子,路先生對此表示不解。“現場未見到禁止講解的相關標識。”路先生沒有理睬工作人員的勸阻,繼續為朋友講解,也有其他遊客聚集過來。

事後,路先生在網上發帖,要求恭王府博物館解釋相關規定。看到帖子後,有網友認為,遊客自己可以講解,不想聽景區講解員講解沒什麽錯,不應該勸阻。也有網友稱,很多博物館裡都有此類規定,不允許私自進行講解,其目的應該是為了打擊“黑導遊”。

支持遊客自己講解的相關評論

支持博物館執行規定的評論

路先生發帖當天,恭王府博物館便有工作人員與其聯繫,稱景區確實有不許非景區講解員組織講解、以免阻礙遊客流動的規定。路一夫也對工作人員解釋了他當時是與朋友邊遊覽邊講解,並非組織講解。

當天在場聽路先生講解的另一名遊客陳欣(化名)說,自己與路一夫是朋友,“好不容易約一塊兒,拖家帶口的,一起逛逛,邊走邊聊。不是黑導遊,也不收費”。

景區:阻止路先生因其聲音過大

記者隨後來到了恭王府博物館。正值暑期,景區大門外的廣場上聚集了眾多遊客,其中有些是旅行團整團參觀,還有一些是散客。

參團的遊客被帶入恭王府景區後,原有的導遊便不再講解,由恭王府內的講解員進行講解。這些講解員都佩戴有恭王府博物館的工牌,這些博物館內的導遊講解大概在一小時左右。在門口告示牌上,張貼有“請(需)人工講解的遊客入園後左轉到派團處辦理”的字樣。同時,告示牌上寫著“景區內嚴禁任何未經批準的經營活動,如個人或團體私自收費講解”。

“外面的導遊進到裡面就不能講解了,恭王府內的講解都是由裡面的導遊來完成的,我們這些旅行社的帶隊導遊是不能講解的。”在恭王府大門外的廣場上,一位帶團導遊在出口處等待著他的遊客。

隨後,恭王府博物館公共教育與景區管理部主任陳桂蘭解釋了不允許博物館外的導遊進恭王府進行講解的原因:“恭王府博物館內有很多門檻、山石,許多通道和大門的寬度也有限,如果進入太多的導遊進行講解,會影響景區內遊客的通行。而把團隊遊客統一組織起來進行講解,會讓遊客有組織地前行,能夠維持景區的參觀秩序,也給遊客以更好的體驗。”陳桂蘭說,“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博物館內的講解員都經過培訓,但是很多沒經過培訓的導遊進行講解時會編造歷史,我甚至聽過有導遊說,'和珅是太監、慈禧是恭親王的夫人'這樣荒誕的說法。”

陳桂蘭表示,除了景區內統一的免費團隊講解員,散客還可以選擇自費請博物館內的講解員講解,收費標準是5人及以下200元,或者租賃講解器,一次30元。同時,博物館內還有志願者提供免費講解。

對於本月7日發生的“工作人員勸阻遊客自己講解”一事,陳桂蘭說,之所以勸阻路先生講解,主要原因還是他在展廳內講解的聲音太大,吸引了很多其他遊客過去聽他進行講解,這會影響到其他遊客觀展。

陳桂蘭表示,恭王府內的講解員在帶領遊客時,是不會在室內展廳進行講解的,這也是為了保證其他遊客的觀展體驗。陳桂蘭也提到,看到路先生的帖子後,已通過電話與其進行過溝通。

陳桂蘭隨後提供了一段事發時的監控影片。該影片顯示,路先生當時在葆光室的東耳房內為周圍的幾人講解,跟隨者有十多人。隨後,一名工作人員從另一個房間走了過來勸阻路先生,“工作人員和路先生分別在兩個房間,他當時的聲音是很大的,要不然我們的工作人員不會聽見並趕過去勸阻的。”她說,“我們無法阻止遊客間的個人交談,但是最好能夠在展廳外進行探討或講解。”

旅發委工作人員:如果不帶團只為朋友講解沒問題

《北京市旅遊條例》第31條規定,故宮、天壇、頤和園、八達嶺長城、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景區實行講解員管理制度。在前款所列景區內,為團隊旅遊提供講解服務的,應當取得景區講解員證。景區講解員由景區負責管理,經培訓合格的人員,由景區頒發講解員證。未取得景區講解員證的人員,不得在前款所列景區內從事團隊旅遊講解活動。

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法制處的工作人員對此解釋稱,《北京市旅遊條例》第31條規定是針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景區,禁止非景區講解員為旅遊團提供講解服務。“如果不是帶團,而是為朋友提供講解,朋友也信任他,那沒問題”。

工作人員同時表示,對於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外的景區,只是提倡實行講解員管理制度,不強製,“主要是為了規範景區講解內容,但非景區講解員在這些景區帶團講解的情況,目前尚無相關法規作為處罰依據”。

編者按

恭王府博物館問題的矛盾焦點在於,路先生認為自己是單純地為朋友作介紹,而博物館方面則認為其聲音過大,吸引的跟隨者過多(有十餘人),影響了其他遊客的參觀體驗。關於這一問題,造成爭議的原因實際上有兩處,其一是博物館沒有預先說明室內展廳的參觀規則,其二是博物館對於社會講解行為的界定不明。歸根究底,是博物館與觀眾雙方的資訊不對稱。

近年來,由社會人士提供的博物館講解服務逐漸興起。社會人士多來自於公益性團體或教育服務營利機構,有別於博物館專職講解的單一性,形式更靈活,內容更多樣,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選擇。但與此同時,社會講解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人群聚集造成展廳擁堵喧鬧,給其他參觀者帶來不便;講解水準參差不齊,為了吸引眼球,往往嘩眾取寵,把“戲說”當事實,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博物館的科學性與嚴肅性。針對此問題,國家博物館於2014年7月頒行《社會人士在國家博物館展廳組織講解管理辦法》,對相關活動進行了規範。但恭王府博物館事件,反映了大部分博物館在該問題上的規定依舊不夠明確、完善,大眾對相關規定的了解也非常不夠,從而給爭議的產生製造了土壤。

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博物館一方面應加強管理,及時向公眾發布明確的規定與資訊,提高公眾對此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應提升館內講解服務水準,讓公眾滿意。如此,才有助於消弭博物館與參觀者之間的誤會,創造和諧有序的觀展環境。

各位讀者對此又有什麽見解呢?歡迎在下方評論中留言。

部分圖文來源:北京青年報、網絡

原標題:《遊客恭王府內給朋友做講解被阻攔?恭王府博物館表示禁止景區外導遊講解,事發時因遊客講解聲音大被阻攔》,作者付垚、戴幼娜

內容略有改動

編輯:坤哥哥#Mary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