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趣遊良渚古城,讀讀浙裡先民的城建史和“吃貨”

錢江晚報(記者 葉晨/文 林雲龍/攝)

玉琮

遊客觀賞良渚古城複原建築

良渚博物院外觀

“目前小學組名額已經報滿,初中和高中學生的名額還有剩餘。”昨天,杭州良渚博物院講解員錢琴英告訴錢報記者,他們面向小初高學校學生推出的“博物館的一天”寒假社會實踐班活動一推出就報名火熱。

寒假期間,良渚博物院的人氣肯定也不低,如何來逛博物院,深入認識良渚文化?錢報記者特地邀請在館內工作8年的博物院學術部夏勇老師做一回探館顧問。

寒假能體驗講解員

參觀還有良渚小豬送福

同學們在上課時間課業繁忙,很少有時間能好好來博物院逛一逛,更別說在博物院呆上一天,體驗志願者的活動了。寒假期間,良渚博物院開設了社會實踐班,讓同學們可以體驗一下在博物院的工作生活。

錢琴英說,每個階段的學生在良渚博物院內的體驗並不一樣。“比如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是在講解員老師的帶領下,認識梅子樹、柳樹、杉樹、桃樹等現生植物,並對良渚地區的濕地環境和物種演變做大致的了解;同時,學習講解員禮儀,並體驗向遊客講解展覽的工作。而高中生就會讓他們來試試設計展廳。”

另外,過年期間到良渚博物院參觀,館方還安排了“豚豚報喜”良博小豬送福活動,時間為2月5日至2月10日的每天上午10:00和下午1:30,孩子們只要在博物院大廳完成小任務,就有機會得到良渚小豬發的福袋禮包。

從良渚人“挑住所”看起

他們真的非常講究

去年6月25日,在經過315天陳列改造後,良渚博物院重新對外開放。按照業內講法,“從良渚文化專題博物館轉為良渚遺址專題博物館,即從考古學文化專題博物館轉為遺址專題博物館。”兩者的不同,既體現在陳列文物的數量差異,也體現在布展理念上。

歷史上一座城市的建成,往往是先形成聚落,再擴大規模,完善周邊的配套設施,但良渚不是。“近年的考古成果都證實,良渚古城的建立具有先見性規劃,當時的人們事先在距離現今古城10公里左右的地方修了水壩,然後才著手建設古城。另外,良渚文化崇尚玉石,所以古城特別選在了一個靠山的位置修建,方便取石料、玉料、木料。”夏勇在採訪中不止一次提到,古代良渚居民在“挑住所”方面真的非常講究。

看幾千年食物變遷史

原來浙江人自古就是吃貨

提到良渚遺址,自然會聯想到代表性的玉器文物。不過,玉器畢竟主要用於貴族集團內部明確各自身份地位,能夠養活整座城的人,良渚必然有它的生產模式。

夏勇告訴我們,除琢玉之外,在五千年前後的良渚文化時期,水稻種植、家畜養殖等農業生產方式,以及製陶、紡織、製骨、治石、髹漆等手工業生產也都逐漸步入了專門化、體系化。

當你走進良渚博物院的第一個展館——水鄉澤國,就更能發現,陽春白雪的玉文化背後,良渚遺址原來藏著那麽多煙火味十足的“冷知識”。

展櫃內陳列著先民們的耕種工具、狩獵工具和碳化後的稻米、捕食的動物骨骸。專家通過此類考古發現分析得出,那時候稻米已經成為良渚人重要的糧食組成部分,他們也會采摘種植其他谷類和水果,而豬肉是他們主要的肉食組成(不過,現有考古發掘和檢測方法只能測出良渚人吃的肉類中,豬肉佔比較高,暫不清楚他們整個飲食結構)。

近年的考古證實,這批奉行不素主義的“浙江人”為了能“隨時”吃到豬肉,甚至會畜養家豬。“不過,良渚人養的豬和現代豬不一樣,那是馴化後的野豬,你可以從陳列的骨骸看出,它們的下顎骨還很發達,和野豬類似,我們稱之為‘原始家豬’。”說完,夏勇又指指展覽窗裡的一幅家豬馴化的演化圖。在圖中,野豬的頭身比例差不多是7:3,現代家豬是3∶7,良渚時期的原始家豬差不多介於兩者之間。這種“等身豬”成為了現代人認識、了解浙江大地幾千年來食物變遷史的一部分。

良渚古城“垃圾場”

其實是考古隊發掘寶藏的地方

大氣的玉琮、精美的玉鉞、圓潤的玉璧,再加上種類繁多的各種玉禮器等,良渚博物院的玉魂國魄展廳向遊客展現的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徵——玉器文明。

從做工、數量等角度考量,良渚時期的用玉已形成完善的用玉制度,也有了明顯的宗教神權色彩。比如在展廳的盡頭,一塊數字屏便以卡通片的形式,為遊客講述良渚時期玉器上神徽像的神人、獸紋的演變過程和代表意義。

這些玉器,很多來源於良渚遺址中赫赫有名的反山墓地。曾經亮相《國家寶藏》等節目的玉琮王,正是出自反山墓地的12號墓。

不過,你知道除了陪葬品雲集的墓葬,考古人員還對遺址的哪些地方興趣濃厚嗎?當時良渚古城中居民們的“垃圾場”,或許算作一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