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八卦內修秘技:盤龍功(上)

八卦內修秘技:盤龍功(上)盤龍功屬八卦門內修秘煉宗法之一,它不但具有極強的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特殊功效,更是八卦門修鍊內丹通經活絡的無上心法妙訣。故歷代師門傳授甚嚴,知者甚少。此功法共分三步實修,法簡效宏。此功修成,不但使周身氣血通暢,精神煥發,氣力大增,兩臂似鐵,而且能使周身經脈流通圓轉如一。由於此套功法涉及到人體六十四穴,故對武術技擊點穴術大有裨益;促使學者在學習八卦技法的同時,也學習中醫理論,武醫相合成為大家。

據先師陳盛甫教授生前所述:此套功法源自佛門,原稱意氣功,為宋嶽武穆所傳。據傳武穆幼時,曾在湯陰大佛寺讀書,因其體弱多病,卻又聰慧過人,方丈慈慧撣師憐其才,因此授此秘術。武穆得此功法後晨夕演練,身強體壯,力大無比,後世因之得以流傳。其後,此功法傳承不詳,輾轉流傳於八卦門中。八卦前輩先賢結合道家內丹功法和本門內修秘旨,歷經數代實修驗證,使此術更為系統完善,名之曰「盤龍功」。此功在八卦門中代代相承,口口相傳,不授六耳,是為秘技。北京八卦名家李子鳴先生的弟子李功成在其所著的《董海川八卦轉掌技擊術》一書中,電僅透露了此套功法的部分歌訣,其詳細功法體系亦無介紹。今值國術大興之際,餘思之再三特將其整理成文,並稍加註釋以饗讀者。一來告慰恩師於九泉,二來使其造福於國民。耿耿此心,惟願人人得登壽域耳。不妥之處,敬請奉門前輩及名家巨子多加斧正為盼。

一、盤龍煉珠

盤龍煉珠譜訣:

端坐自然三部平,須知兩足向中傾。

閉目雙手交又勢,交叉微依氣海橫。

合口鼻孔三呼吸,開目舌尖抵齶輕。

周身氣想心頭集,結合如球向上行。

盤龍煉珠實修

第一步:每日清晨起床後暫不梳洗,先打開門窗,放出室內的濁氣,使新鮮空氣流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流暢,使人精神振奮心曠神怡。

第二步:用淡鹽水漱口,以除去口中的濁氣,再飲用一小杯鹽水,以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調理脾胃,強腎健體。然後,用鼻吸口呼,吸進新鮮空氣,吐出胸中濁氣,促進血液循環,保持旺盛精力。此即道家所謂晨洗之法。

第三步;面南背北,自然端坐於矮凳上 (凳子高低以本人端坐後,雙腳掌自然著地踏實為準)。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兩腳腳趾稍稍內扣,小腿與地面垂直,大腿與地面平等,上身亦與地面垂直。頭頂項豎,含胸拔背。此即端坐自然三部平,須知兩足向中傾。

第四步:微閉雙目,靜心凝神;兩手於腹前自然交叉,置於氣海穴前,雙手掌心向上,松肩墜肘,兩臂自然圓撐,下頜微收,頸後大椎穴稍前頂(所謂喉頭永不拋),自然可達到頭頂懸,拉起周身龍骨之效 (此道家實修不傳之秘)。雙唇微閉,用鼻呼吸三次,一呼一吸為一息。睜開雙目,向前平視。

第五步:舌尖微上翹,輕抵上齶;下撮穀道,武當道家謂之上下搭鵲橋。平心靜氣凝神,排除雜念,心中一片空明。然後,憑空設一意念,觀我周身之氣,團聚於心上,此氣凝結為光亮晶瑩的一圓球。

盤龍煉珠實修淺釋

靜坐時,心安神寧,調勻呼吸,全身自然放鬆。吸氣時如玄鶴高飛升騰之狀,呼氣時如玄鶴空中沉落之感,逍遙自在如沐春風,遍體舒暢飄然太空,一吸百脈開,一呼百脈合。

十指穿連交合,乃道家靜坐修合之妙法之一。常習之,可使氣血調和順達,旦可使得氣快,為發放外氣打好基礎。所謂:十指連心仔細研,陰陽二氣掌中參;道法自然玄中妙,不遇明師亦枉然。

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處。屬任脈經穴。氣海乃生氣之海,元氣之所居,是全身強壯穴之一,能補元氣,回生氣,振腎陽以散諸陰,溫下元四肢,此乃養丹靜修的重要穴位。後世流傳的許多功法,亦將此穴道定為丹田,不無道理。

圓球大小,初習時如琉璃珠,漸習如乒乓球,至最高境界可白髮變黑,非數十年勤練不輟,難以達到。恩師至晚年黑髮重生,似胎兒毛髮,面如童子,頗有仙風道骨之態,正此功之效。據傳八卦名師李子鳴先生晚年亦如此。

二、盤龍運珠

盤龍運珠譜訣

心起行喉轉腎根,腎根向左繞關元,關元向右回氣海,氣海左乳脘中原,脘申右乳廉泉穴,廉泉回心返本源。

盤龍運珠實修

緊接盤龍煉珠,當周身之氣凝結成球後,由意念觀想此晶瑩剔透之球按下列順序緩緩運行,無處不到,無處不及,切勿遺漏。1、由心起點;2、上行至咽喉;3、行至上齶;4、行至人中;5、行至鼻準:6、行至天庭;7、行至腦頂;8、轉行至腦後;9、徐徐下行至脊梁骨;10、行至腰俞; 11、下行至尾間;12、前行至腎根; 13、左行至左大腿外躁;14、下行至左小腿外踝;15、行至左足背;]6、行至左足大趾;17、行至左足二趾; 18、行至左足三趾;19、行至左足四趾;20、行至左足五趾;21、折至左足足心;22、上行至左小腿裡踝; 23、行至左大腿裡踝;24、上行至關元;25、右行至右大腿外踝;26、下行至右小腿外踝;27、行至右足背; 28、行至右足大趾;29、行至右.足二趾;30、行至右足三趾;31、行至右足四趾;32、行至右足五趾;33、折至右足心;34、上行至右小腿裡踝; 35、行至右大腿裡踝;36、上行至氣海;37、行至左乳;38、左行至左肩膀外側;39、下行至左手腕外側; 40、行至左手背;41、行至左手大指;42、行至左手二指;43、行至左手三指;44、行至左手四指;45、行至左手五指;46、行至左手心;47、上行至左手腕裡側;48、行至左肩膀裡側;49、行至脘中;50、行至右乳;51、右行至右肩膀外側;52、行至右手腕外側;53、行至右手背; 54、行至右手大指;55、行至右手二指;56、行至右手三指;57、行至右手四指;58、行至右手五指;59、行至右手心;60、上行至右手腕裡側; 61、行至右肩膀裡側;62、行至廉泉;63、行至承漿;64、行至舌心,順行回至心部。

八卦內修秘技:盤龍功(上)

盤龍運珠實修淺釋

導引意念觀想法,用意切勿太過與不及。也就是說要準確地掌握意念的火候,意氣相合,鍊氣煉意。練功者必須在實踐中親身體驗,自行調節,逐漸達到適中,只有以意領氣,才能旺盛血行,通淤導滯,解毒散結,才能氣遍周身而面澤神豐。鍊氣成丹乃修道之要法也。

這段功法所涉及,的人體六十四要穴,遍及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其各穴要義,筆者略做注釋,以利讀者在實修過程中參考和,體悟。文後附有詳細圖示供讀者參考。

(1)心、心乃一身之主宰,《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靈樞·邪客》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古人認為:心生則各種欲生,心靜則各種欲靜。故人常宜靜坐,燕居調心息氣。兩目垂簾,返光內照,降心火於丹田,使神氣相抱也。而於養生防病治病,則因心主神明,其生理功能正常,則精神振奮,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反應靈敏。否則,會出現精神意識思維的異常,而出現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至顛狂;或出現反應遲鈍,健忘,精神委頓,甚則昏迷,不省人事等症。

(2)喉嚨 足少陰腎經循行訣雲;循喉嚨,挾舌本。吞氣、咽氣必經之所。是修鍊養生的重要部位,某些功法中,視其為重樓,呼吸氣官稱為十二重樓。《太極拳譜,周身大用論》雲:「三要喉頭永不拋,問盡天下眾英豪。」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喉嚨乾燥,咽喉腫痛,喉喘不能言,水粒不下等症。

(3)上齶 口中上齶中間為斷交穴,亦稱齦交穴,屬督脈經穴。人一出生後,任督兩脈自然斷開,其原兩脈相銜接的地方稱鵲橋。舌微抵上齶,即搭上鵲橋,使任督兩脈重新相連相通,實現大、小周天的運轉。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鼻中蝕瘡,面赤心煩,牙齦腫痛,寒暑瘟疫,癲狂等症。

(4)人中亦名水溝,屬督脈經穴,手足陽明經的交會,有蘇厥逆,醒神志之功效。位於鼻柱下人中溝的上三分之一處,接近鼻柱。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癲癇發狂,中風口眼歪邪,消渴飲水無度,脊強腰痛,為一切不省人事之急救穴。

(5)鼻準鼻柱上端為素髎穴,屬督脈穴。道家修鍊內丹中的眼觀鼻,鼻觀心。而鼻則鼻準,也就是指素髎穴,以用以調心。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鼻中生瘡,鼻塞鼻衄,彝中多涕,酒風鼻等症。

(6)天庭鼻直上,人髮際五分為神庭穴。屬督脈穴,足太陽、足陽明、督脈之會穴。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癲癇驚悸,不得安臥,頭眩痛,目上視不識人,鼻出清涕等症。

(7)腦頂 即百會穴,前頂後一寸五分,兩耳尖連線之中點,屬督脈經穴,手足三陽經、督脈之會穴。《道藏經》曰:「天腦者,一身正宗,百神之會。」百會穴是道家煉神還虛的一大要穴,以百會為練功的功夫已為上乘功,又稱性功。百會穴,在道家修鍊中又稱上丹田,可練「三花聚頂功」。不過,此功須在命功和五氣朝元功基礎上才可循序漸進依次修鍊。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驚悸健忘、中風頭痛、目眩、鼻塞、癲疾狂走、脫肛、耳鳴等症,亦為急救要穴之一。

(8)腦後 即風府穴,在項後人髮際一寸中。屬督脈經穴,是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穴,是道家周天功修鍊中重要穴位之一。此穴實修有增智慧,益聰明之功效。武術技擊列為八不打之要穴。所謂:腦後一掌摘陰魂,即指此穴。有祛風邪,利關節,專理二切中風之病。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中風偏枯、頭痛項強,目眩鼻衄,咽喉腫痛,癲狂等症。

(9)脊梁骨 即大椎穴,第一椎上部凹陷處。屬督脈經穴,是督脈與手足三陽經的交會穴。意守本穴能調節、宜通渚陽之氣。功家的下頜微收之秘訣,在於大椎穴之微微前頂,下頜內收,頭頂懸也。而於防病治病,可治神志不清和腦源性疾病,還有理氣降逆等作用。故而對羊癇驚風、五勞七傷、寒熱咳喘、項強背膊拘急等,均有效好療效。

(10)腰俞 即腰俞穴,左右腰間各一,二十一椎下部凹陷處。屬足太陽膀胱經穴。腰乃腎之府,一身樞紐之總關,舊渭其有生精之功。功家惜精如命,故甚為重要。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腰胯疼痛不得俯仰,婦人月經不調,遺精白濁,崩中帶下,二便不利等症。

(11)尾閭 即長強穴,屬督脈經穴,位於脊骶骨端五分處,是足少陰、足少陽之交會穴,別走任脈。長強穴為人體強壯穴之二,有振奮腎陽、平熄肝膽火之效。在周天功修鍊中《金丹大成集》上說;「問背後三關。答曰:腦後曰玉枕關,夾脊曰轆轤關,水火之際曰尾閭關。」此穴較難實施,加之尾間骨極脆弱,極易受傷,在功法體系和強身健體中又極為重要,故須加秘傳之點按術方可,此功亦然。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腸風痔瘺,腰脊疼痛,大小便難,五淋失精,狂病驚癇之症。

(12)腎根 即會陰穴,屬任脈經穴,位於肛門和陰部之間,是任脈、督脈、沖脈的交會穴,亦稱之為「海底穴」,瑜珈稱其為「海底輪」,是道家修真煉丹的重要穴位之一。練功時,意念使會陰穴放鬆、放軟,可帶動全身放鬆、放軟,時間長後,還能感覺到該穴隨呼吸而自動起伏,就像被懸吊著一樣。此術與六球一柱功皆為八卦門內秘功。會陰穴與百會穴一氣相連,中與臍內丹田相合,此即道家太極門內實修秘傳三田合一功,此功效用非凡,讀者詳細體惜,自可領悟其妙旨。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男子與婦科下陰部疾病,大小便不利,陽痿遺精,陰腫陰挺,久痔等症,亦是溺死症的急救穴之一。

(13)左大腿外踝 即伏兔穴,屬足陽明胃經穴,在膝上六寸起肉處。在實修和針灸中歸於奇穴,如傅山醫學「十四經穴導引功」中特別注重此穴劉下胺的作用;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手足攣縮、麻痹不仁、腰胯疼痛、膝冷、風痹、腳氣、股內筋絡不屈伸等症。

(14)左小腿外踝 即足三裡穴,屬足陽明胃經穴,是胃脈之合穴,是全身性強壯要穴之一。道家養生修持內丹妙訣有「三裡不乾,生命不息」之說。針灸學中有「肚腹三裡留」之謂。道家馬丹陽的「天星十二穴」(在此秘訣中不但揭示了十二穴的醫學功用功效,而且說明了道家實修與傳統中醫是不可分割妁。故而,武當道教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總體,其涉及到道家學說、武術技擊;養生、醫學等領域)中首穴即為三裡穴,並由此衍生出以此穴為主的養生長壽功——龜息功,可見三裡穴的重要性。三裡穴在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廉,有升清降濁之功,導痰行滯之力,補之則升,瀉之則降,為調理腸胃、溫中散寒之主穴。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胃寒食不化,心腹脹疼,腸鳴便秘,中風癱瘓,口眼歪斜,眼目紅腫,膝脛酸痛,瘦弱虛損諸症。

(15)左足背 即沖陽穴,位於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應手,屬足陽胃經穴,是胃脈之原穴。而於防病治病,則關係面目浮腫、口眼歪斜、偏風、上齒痛、足背紅腫、足痿等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