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意思:古代書畫中的“外賣小哥”

《中國美術報》第121期 美術副刊

說起外賣,看似是近幾年的新興事物,實則源遠流長。早在北宋,就有“外賣小哥”。

那時候沒有某團、某餓一鍵接單,全靠小哥們自己爭取業務,每日在酒肆裡尋找合適的主顧,小心翼翼湊上前去問:需用跑腿兒否?

這些小哥在當時被稱為“閑漢”。

更有百姓入酒肆,見子弟少年輩飲酒,近前小心供過,使令買物命妓,取送錢物之類,謂之閑漢。

——《東京夢華錄》

北宋張擇端的傳世風俗名畫《清明上河圖》,以事無巨細地重現汴京的風物風景與百態眾生著稱,自然不會少了對“外賣小哥”的描繪:鬧市一家“十千腳店”門前,一位腰系圍裙的小哥正一手端著兩隻碗準備去送外賣。這一形象被認為是目前最早的外賣小哥的寫照。

《清明上河圖》中的“外賣小哥”

不過,這位外賣小哥是由腳店(宋代飲食店的一種)裡的店小二兼任,並不能算是專職跑外賣的“閑漢”。

在古代說“外賣”,其實含義與今天所說的意思大不相同。

明代奇書《金瓶梅》中提過一嘴,說半掩門的王三官娘林太太“專在家隻送外賣”。此處“外賣”可不關口腹之欲,更不治肚胃之餓——送的全是旖旎風月、香豔情事,大概相當於從賓館門縫塞進來小卡片那種。

王三官娘林太太……專在家隻送外賣,假托在個姑姑庵兒打齋。但去就他說媒的文嫂兒家落腳。文嫂兒單管與他做牽兒,隻說好風月。

——《金瓶梅詞話萬歷本》

那在古代,要是肚子餓了,想叫個正經外賣應該怎麽叫呢?

《喻世明言》詳盡寫了一段明代叫外賣的正確姿勢:首先,請店小二留步;點菜之前先掏錢;重點言明跑腿余下的錢,不過請店二哥吃碗酒;然後就可以乖巧坐等小二哥攜外賣歸來了。

宋四公口裡不說,肚裡思量道:“趙正手高似我,這番又吃他覓了包兒,越不好看,不如安排走休!”宋四公便叫將店小二來說道:“店二哥,我如今要行。二百錢在這裡,煩你買一百錢爊肉,多討椒鹽,買五十錢蒸餅,剩五十錢,與你買碗酒吃。”店小二謝了公公,便去謨縣前買了爊肉和蒸餅。

——《喻世明言》

清代揚州畫舫盛行,時常有遊人水裡船中一漂就是幾整天,吃喝睡住全在舫中。船舫庖廚不便,揚州城裡的飯館瞅準商機,專門為這些畫舫提供“訂菜”服務,每晚趁船靠於堤上時送來飲食,不比現代的酒席外賣服務差。

野食謂之餉。畫舫多食於野,有流觴、留飲、醉白園、韓園、青蓮社、留步、聽簫館、蘇式小飲、郭漢章館諸肆,而四城遊人又多有於城內肆中預訂者,謂之訂菜,每晚則於堤上分送各船。

——《揚州畫舫錄》

民國時期的飯莊多提供外送。末代皇帝溥儀就曾惡作劇,打電話到東興樓飯莊,胡亂編了一處府第,叫飯莊往該處送了一桌上等酒席。

接著,我……又給東興樓飯莊打電話,冒充一個什麽住宅,叫他們送一桌上等酒席。

——《我的前半生》

說起外賣,古人可能確實不解其意。但說起“四司六局”“筵會假賃”,那就是古人盡知,而今人不知了。

古人婚喪嫁娶的禮席,多請四司六局操辦。“四司”指帳設司、廚司、茶酒司、台盤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四司六局設立於隋朝,最初服務於宮廷,宋以後民間百姓也可“假賃”。

無論家中有紅白喜事或是外出遊玩賞宴,從桌椅杯盤到說唱勸酒,請帖座次到掌杓傳菜——四司六局通通包辦,比海某撈外賣還要貼心。

凡民間吉凶筵會,椅桌陳設,器皿合盤,酒簷動使之類,自有茶酒司管賃。吃食下酒,自有廚司。以至托盤、下請書、安排坐次、尊前執事、歌說勸酒,謂之白席人。總謂之四司人。欲就園館亭榭寺院遊賞命客之類,舉意便辦,亦各有地分,承攬排備,自有則例,亦不敢過越取錢。雖百十分,廳館整肅,主人隻出錢而已,不用費力。

——《東京夢華錄》

今天往前數不到五年,叫個外賣尚要打電話好一頓折騰。不過幾年的光景,動動手指劃劃手機螢幕,想吃什麽點什麽,不消幾十分鐘,熱氣騰騰的外賣便到家。與其說科技,不如說懶惰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從千年前北宋汴京腳店的小二哥外送,到如今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電動車,滄海桑田,整座城市都變了輪廓。但不變的,是古往今來的人們對熨帖腸胃與心靈的美食的始終渴望。

正如一位美食家所言:“世界很複雜,但至少在吃外賣的時候,我不會說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