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兆養老蛋糕待分,5萬家“先頭軍”探路市場化路徑

時代周報記者:徐曼曼

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讓兆養老市場的探索有了更多發揮空間,各路資本布局養老產業的藍圖已日漸顯現。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養老企業已近5萬家。自2013年始,我國養老企業數量高速增長。企業增速由2013年的21%提升到2016年的61.37%,呈爆發式增長態勢。2016、2017年兩年的增速雖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50%以上。目前,山東、北京、四川的養老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三甲。

業內人士認為,養老既是大民生,又是大產業。這個市場在向外釋放巨量需求的同時,也考驗著政府的施政智慧和企業的運營能力。如何打贏養老產業的“資金戰”和“持久戰”,是全社會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各路資本聞“風”而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1.9%,0-14歲人口佔比降至16.9%,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

巨量需求催生出龐大的市場。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我國養老市場的規模呈現幾何級增長。《中國養老產業白皮書》預計,到2020年,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7兆元,複合平均增長率為11.4%,2030年更將超過20兆。

記者注意到,涉足養老行業的企業的範圍近年來也有所擴大。從最初的地產、保險等相關企業逐漸拓展到互聯網、大健康等產業。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有超過80家的房企入局養老領域,17家保險公司進入或擬進入養老產業。

如今,地產、保險、醫療、康護、器械、互聯網、大健康等產業鏈相關企業均已在養老產業有所布局。

與此同時,不少率先進入養老市場的企業已經開始摸索出一套適合國情的養老模式。

例如,地產業領頭企業萬科將觸角伸向養老領域已有十年時間,其特點是鄰裡交流的新型養老模式,除了邀請日本設計師來打造養老社交場景外,還推出各種積分服務加強老年人參與社交活動的積極性。

而較早布局養老的泰康保險則發力“醫藥融合”,試圖破局 “看病的地方不養老,養老的地方看病難”這一難題。

廣發證券認為,養老服務主題具備“自上而下推動明確、行業空間大、催化劑密集”三大強主題要素,未來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超預期,建議圍繞社區養老、醫養結合、智慧養老、養老金融“四大主線”提前布局養老服務產業鏈。

盈利難題待破解

業內普遍認為,目前,養老服務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入局企業眾多,但行業集中度低,且不具規模,尚未出現養老服務市場的龍頭企業,商業模式也有待持續探索。此外,養老機構如何盈利的問題始終困擾著入局者。

對於萬科來說,“養老業務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一個兆市場的窄門道路。” 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劉肖曾表示。

泰康保險董事長陳東升認為,養老產業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在於養老產業作為一個重資產,慢效應明顯。不少人最初認為養老是個大產業,但在進來後發現不容易賺錢,於是不少人打了退堂鼓。

另據媒體報導,著名人口學家、北京大學人口所喬曉春教授今年4月在某論壇上拋出了“北京只有4%的養老機構實現盈利”的言論。喬曉春調研統計發現,事實上,輿論所述的北京市養老“一床難求”情況並不顯著,90%的養老機構有大量空床。同時,北京市養老機構盈利狀況十分嚴峻,只有4%的養老機構實現盈余,超過60%的養老機構需要10年以上時間才能收回投資。

“國際上通常認為,一個養老社區達到80%的入住率,才能實現收支平衡。”北京萬科養老合夥人張銀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和社會機構參與養老產業的發展,政策托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截至目前,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已試行半年有余,免稅、補貼、減負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推動普惠養老進一步“平價增量”。

“我國廣大老年人需要價格合理、方便可及的養老服務。政府職責是保基本,同時還需要調動更多社會力量、市場主體來滿足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稱,養老服務對企業而言投資大、回收周期長、利潤率較低,因此市場供給的養老服務需要政策支持,才能實現擴大供給,滿足廣大普通群眾的養老服務需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