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775期)

趙某,男,44歲。自5月份起,右足大指、踝關節月月疼痛,某醫院就診,化驗血尿酸480mmol/L,診斷為痛風。用秋水仙鹼、地塞米松等治療,疼痛得止。

昨又發,從夢中痛醒,如刀割、如火灼。望其步履蹉跌,行立維艱,二目惺松,赤脈貫睛,面頸微赬,痛楚之色顯於眉宇。舌質紅,苔黃膩,根部甚厚。詢知職司接待,日日應酬,膏粱厚味一日三餐,自知不利健康,然亦無可奈何。胃納甚佳,口乾口苦口臭,不欲飲而思冷。小便黃赤,大便乾秘,日一行。診其脈,滑數聚關。觸其腹,腹壁厚實,臍右拒壓。踝關節紅腫灼熱,手不可近。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馬某,女,14歲,學生。反覆感冒發熱,鄉醫院點滴先鋒黴素,口服羅紅霉素,熱退未逾旬日,症復作,再消炎……如此三月余。

四診所見:發熱,不惡風寒,頭顳疼痛,咳嗽,鼻塞,鼻涕、痰黃稠不爽,咽喉微痛,夜汗甚多,巾被盡濕。神疲乏力,納呆,口乾不欲飲,大便素乾秘,三四日始一行。觀其舌邊尖赤,苔薄白,咽紅,扁桃體腫大。切其脈,浮滑略數。診其腹,擠左右拒壓。化驗室報告:白細胞7.6X109/L,血沉4mm/h,X線檢査:雙肺紋理增粗。

脈症相參,此風邪外襲,肺氣失宣,腑實蘊結,表裡俱熱證也。表裡同病之治,先表後裡為常法,先裡後表系變法。本案發熱咳嗽纏綿三月者,乃表裡互結、內外為奸故也。表邪因裡實而戀,裡實因表閉而固,故須表裡同治。先解表後攻裡或先攻裡後解表,均非所宜。擬:

麻黃10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6g 大黃10g 二劑

診:日瀉一行,發熱止,咳嗽、頭痛減,夜微汗而已,胃納仍差,痰黏稠不利,臍右壓痛消失。邪去大半,接下之治,須宣肺止咳,清熱化痰。擬:

麻黃10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6g 芒硝10g 浙貝母15g 三劑

三診:咳嗽止,胃納增,大便日一衍,神倦不再,已上學矣。今晨鼻涕帶血,其母憂病未愈,前來顧問,余謂肺胃餘熱使然,擬小柴胡東加石膏、桔梗與之。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62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傷寒論》第162條: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各家論述

《醫學衷中參西錄》:用麻黃協杏仁以定喘,伍以石膏以退熱,熱退其汗自止也。復加甘草者,取其甘緩之性,能調和麻黃、石膏,使其涼熱之方溶和無間,以相助成功,是以奏效甚捷也。

《傷寒論講義》:麻黃配石膏,清宣肺中鬱熱而定喘。石膏用量多於麻黃一倍,藉以鑒製麻黃辛溫之性而轉為辛涼清熱之用;杏仁宣降肺氣,協同麻黃以治喘;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諸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