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研發的產品進入市場後,國際廠商全退出

2001年,在“二十世紀我國重大工程技術成就”評選中,“漢字資訊處理與印刷革命”名列第二。北大電腦科學技術研究所原所長王選成為這一技術革命的探索者和先鋒。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王選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他的妻子陳堃銶作為代表出席大會,“既高興,又難受,這個大會應該他參加的”。

《面對面》奮鬥者 王選

從編外人員開始研究

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沿用“以火熔鉛、以鉛鑄字”的鉛字排版和印刷,能耗巨大、效率低下、汙染嚴重。但是在西方,早已經率先採用“電子照排技術”。

1975年,因病常年在家休養的王選從妻子陳堃銶那裡聽說一個名為“748工程”的國家重點科技突破項目,即“漢字資訊處理系統工程”。王選意識到漢字的電腦時代來臨了。

記者:王選教授當時和這個項目編制上是什麽關係?

陳堃銶:沒有關係,在家養病的病號。他是自己有興趣,先做起來。

於是,作為編外人員的他開始整天抱著字典,琢磨怎樣用較少的資訊描述筆畫。半年後,他琢磨出用“輪廓+參數方法”來描述漢字字形,這種方法比西方早了10年。

1975年9月,“人”字的第一撇通過軟體在電腦中呈現。1976年9月,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研製任務被正式下達給北京大學,王選做出一個大膽決策,跨過當時流行的二代機和三代機,直接研製世界上尚無商品的第四代雷射照排系統,這一步跨越了40年。

經過幾十次試驗,1979年7月,我國第一張採用漢字雷射照排系統輸出的報紙樣張《漢字資訊處理》誕生。

此後,王選帶領團隊加緊研製,1985年5月推出了我國第一個實用的雷射照排系統。

“頂天立地” 科學家變身“企業家”

為了避免雷射照排系統出現“叫好不叫座”的局面,王選總結出一套“科技頂天,市場立地”的模式。

他帶領北大電腦科學技術研究所和北大新技術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創立北大方正集團,建立起融中遠期研究、開發、生產、系統測試、銷售、培訓和售後服務為一體的“一條龍體制”。

“他自己會管理公司嗎?”“不行”,陳堃銶斬釘截鐵地說。

在一次商業會議上,王選為了讓系統被更多企業採用,將製造成本說了出去。“他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來用,他永遠做不了企業家”,陳堃銶說。

“做出有用的事,這一生就沒有虛度了”

隨後,方正電子出版系統迅速佔領市場,到1993年,國內99%的報社和90%以上的書刊出版社與印刷廠採用國產雷射照排系統,來華研製和銷售照排系統的國外廠商全部退出中國市場。

然而,當協作部門遇到技術難題,王選想讓妻子立即去解決,妻子因對方的合作態度差而拒絕立即前往。夫妻倆因此吵了人生中唯一一次架。

陳堃銶:我有點不樂意,其實都是我們教他們技術,他們老說都是他們乾的。王選不生氣,在他的心裡只要系統成功,算誰的功勞都行。

1993年,王選完成了一個加快方正93芯片速度的設計方案。然而,學生不經意的一句話,“這個設計沒有必要,機器本身就有這個功能”,讓他做出一個重要決定,退出研究第一線,全力支持和培養青年人才

2006年2月13日,王選因病離世。挽聯上,陳堃銶用“半生苦累,一生心安”8個字總結和評價了丈夫的一生。

做出有用的事情,我們這一生沒有虛度了。”

更多新聞

監製/唐怡 主編/張天宇 王興棟

編輯/馬瑋璐

央視新

致敬改革先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