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腦梗分這五型,你是哪一型?

腦梗塞屬中醫中風的範疇, 中風根據病情輕重和病位的深淺沿用《金匱要略》的分類方法,辨屬中經絡還是中臟腑。腦梗塞發病過程中一般無神志改變,表現為不經昏仆而突然發生口眼渦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屬中風中經絡。中醫辨證的辨證方法,分為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風痰淤血、痹阻脈絡證;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氣虛血淤證;陰虛風動證等5型。在腦梗塞急性期以前3型更為常見。

1.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 微信:fst11818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蹇或不語,偏身麻木,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乾,心煩易怒,尿赤便乾,舌質紅或紅絳,舌苔薄黃,脈弦有力。

治法:鎮肝熄風,滋陰潛陽。

鎮肝湯:懷牛膝、黃芩、白芍、玄參各15克,代赭石、龍骨、牡蠣、生地各30克,夏枯草、鉤藤、茵陳、草決明各20克,菊花、桑葉、丹皮、天冬、川楝子各12克,龜板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天麻丸、瀉肝丸口服。

2.風痰淤血、痹阻脈絡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頭暈目眩、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

治法:祛風,養血活血,化痰通絡。

祛風化痰湯:秦艽、羌活、獨活、防風、絲瓜絡、當歸、川芎、白朮、茯苓、黃芩、半夏、南星各12克,寄生、熟地各20克,黃芪、雞血藤各30克,白芍、地龍各15克,全蠍、甘草各6克,水煎服。通絡丸、珍珠丸口服。

3.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腹脹,便乾便秘,頭暈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質暗紅或暗淡,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偏癱側弦滑而大。

編者註:本文提到的舌強言蹇,是中醫術語,意思是舌體伸縮不利索,不能說話。

治法:化痰通腑。

化痰通絡湯:膽南星、竹瀝、茯苓、桃仁、紅花、菊花、陳皮、半夏、赤芍各12克,丹參、雞血藤各30克,鉤藤、全瓜蔞各20克,夏枯草15克,甘草、生大黃各6克,水煎服。蛇膽丸、抗衰丸口服。

4.氣虛血淤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氣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細緩或細弦。

治法:益氣活血。

益氣養血湯:黃芪60克,黨參30克,白朮、茯苓、當歸、川芎、赤芍、地龍各15克,桃仁、桂枝、紅花、桑枝、菖蒲、遠志、澤瀉、防已各12克,薏仁20克,穿山甲、甘草各6克,水蛭10克,水煎服。活血丸、參茯丸口服。

5.陰虛風動

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質紅絳或暗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弦或細弦數。

治法:滋陰熄風。

滋陰熄風湯:阿膠10克,地黃、雞血藤各30克,元參、牛膝、木瓜、五味子地龍各15克,麥冬、天冬、黃精、龜板、鱉甲、玉竹各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蜈蚣6克,水煎服。知柏丸、消淤丸口服。

老人咬舌警惕腦梗塞

從小到大,我們常聽老人說「咬舌頭就是饞肉了」,其實不然。上了年紀的人常咬舌頭,就要及時檢查是否患上了腔隙性腦梗死。該病發病比較隱蔽,常出現漏診和誤診。在臨床上,不少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往往都是因為出現了頭痛、頭暈、短暫性手臂發麻、口齒不利或失語等癥狀,而去醫院檢查後才被確診的。還有一些人則是在體檢或因患其他疾病做腦CT或MRI檢查時才發現自己患此病。雖然大多數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癥狀都較輕,而且多為一過性的,也不容易留下明顯的後遺症,但它卻向患者發出了一個危險信號――你已經患有腦血管疾病了,若不儘早防治,將會給你的生命帶來威脅。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愛咬舌頭、精細動作差等情況就要及時就醫。

腔隙性腦梗死的前期癥狀中就有愛咬舌頭、精細動作差等輕微癥狀,很容易被忽視。這種病會讓大腦局部微血管發生梗死,腦組織缺血、壞死,從而使舌頭失去靈活運動的能力。該病是一種發病率高又較特殊的腦梗死,經常發生在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

中醫講辯證施治,以上藥方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如擅自抓藥出現任何異常,後果自負,因藥物分先煎後煮,多大火候,先放後放,擅自抓藥不光不可能起治療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病情,中醫本就講千人一病,一人一方,最後祝大家都可以早日康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