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玻尿酸未來的另一種可能

一位玻尿酸的老總來訪,聊的內容讓我很驚訝。

—— "玻尿酸注射如何回歸醫療?"


這是一個高尚的目的。之後我們的話題圍繞著未來玻尿酸注射可能的走勢與變化,換句話說,就是玻尿酸注射將以何種方式,回歸醫療。



醫美是否應該回歸醫療是業界的老生常談,作為消費醫療,應該首先尊重它的醫療屬性?還是生意屬性?爭來爭去,莫衷一是。這件事關鍵不是怎麼說,而是怎麼做?


打玻尿酸是醫美裡最接近「生意」的一種,(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玻尿酸們的集體墮落》)

(?稍後可點擊閱讀:玻尿酸們的集體墮落)


從一開始,從上遊廠家到下遊機構,全都把玻尿酸注射當成一門生意,從骨子裡,廠家和醫美機構老闆把醫生當做玻尿酸的售貨員,他們內心裡是希望「去醫生化」的,這一點,從注射玻尿酸的售價便可以證明。


所有玻尿酸注射都只是標明產品價格,而從未出現過注射費用。同樣是填充物,乳房假體的價格與醫生的手術費是分開的,但是醫生注射完玻尿酸,只是按支數拿提成,和售貨員的銷售計件提成,一模一樣。


這種對注射的醫療技術完全忽略的計價方式,帶來的一個後果是黑醫美的猖獗,因為大家以為注射打針,沒什麼難的,誰都可以輕易學會。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無知的消費者被黑針打成栓塞失明甚至丟了性命。


正規醫生都不敢保證自己不出事,何況那些隻學了幾天的地下黑針會!

我們的話題轉到了價格戰之後,

玻尿酸注射的可能方式

—— 「是否可以將產品價格與醫生的注射價格分離?」


就是:

作為醫療器械的玻尿酸,標明產品的銷售價;

醫生的注射作為治療費(醫事服務費),另外收取。


這或許也是一種回歸,回到了傳統疾病醫療的取費方式。起碼,醫生的注射技術在形式上得到了尊重。


可以想像的場景是:面對琳琅滿目的玻尿酸產品,醫生根據消費者的自身情況和注射歷史,向消費者介紹治療方案,以及適合的玻尿酸,醫患雙方共同決定使用哪一種產品。之後,消費者購買產品,並另外交納醫生的注射費用。


同一個醫生,不管注射哪一種玻尿酸,醫生收取的注射費是一樣的,區別只是玻尿酸產品的售價不同。如同疾病患者使用進口葯或國產葯的區別,醫事服務費不變。


同一種玻尿酸,售價統一,區別是醫生的注射費用可能不同,定價權在醫生端,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年資、經驗、 名氣及競爭者行情,綜合考慮推出自己的注射費用標準。


當醫生們互相比較自己的注射價格時,

應該不會比誰的更低吧?

這或許是更合理的消費醫療邏輯?

或許能改變價格戰帶來的整體利潤下滑?


我們談到了台灣同行的經驗。台灣人把透明質酸稱之為「玻尿酸」,這個不怎地的稱呼被大陸人接受了,可見台灣的微整形領先大陸很多。他們也經歷過慘烈的價格戰,直到玻尿酸白送的地步,結果是一半的機構倒閉了,另一半活下來的機構,許多是因為沒有隨波逐流,堅持了自己的特色,當然還有價格,它們更加註重老客戶的循環消費,並將產品價格與治療價格分開。



在中國大陸,從機構的立場,它們也許並不太樂意把價格分開,這樣做客觀上將醫生的作用凸顯,削弱了機構品牌?這是機構老闆們內心不願意的。


然而大勢所趨之下,

這種舉措遏製住價格戰的低價策略,

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在同一個平台上,醫生的注射價格被公示,

高年資的醫生能夠容忍自己的價格低於年輕醫生麽?


我們一致認為,在醫美業,這一天的到來,

需要等到醫生價值的真正崛起。

價格分離與上遊玻尿酸廠家利益是否衝突?

想來想去,結論是沒有,它將讓價格透明,競爭更加公平。


回歸醫療價值才是真正的回歸。

從淺層次分析,由醫生做出治療決定只是初步的,讓治療體現出其獨立的價值,是更高層次的回歸醫療本質。


過去的幾年,我曾經有兩次嘗試的失敗,提出價格分離的想法時,沒有得到任何響應,包括醫生們。


或許時機未到,但是眼下時機到了嗎?

醫生們將是什麼態度?至今還是個迷。


作者:李濱

*本文為原創內容,轉載請標明出處,不得對本內容原意進行曲解、修改。本文發布內容及圖片如涉及知識產權等問題,請相關權利人與本平台帳號聯繫,我將配合採取保護措施。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