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恆大被曝入股FF加速多元布局 被疑借電動車生產拿地

  被曝入股FF加速多元化布局 恆大勝算幾何

  在擴張動能不足的局面下,越來越多的地產商正悄然轉型,萬科、恆大、萬達等一大批房企都將目光轉向地產的高牆之外。近日,有消息稱,恆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或已投資賈躍亭旗下的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同時不排除幫助FF關聯公司睿馳汽車在廣州拿地的可能性。對此消息,恆大集團地產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財經》新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恆大正在拓展提速高科技產業,但是對入股FF一事沒聽說,不能回應”。

  實際上,恆大多元化之路並不平坦。從2013年以來,恆大因格外高調的多元化而引發議論。自投資足球及商業地產開始,擴張布局也逐漸從內涵式演變成了外延式,先後進入了文旅、百貨、礦泉水、糧油、畜牧業、乳業、母嬰、新能源等行業。值得注意的是,迥異於其高調宣稱的數百億上千億投資規模,這些新事業多數也呈高開低走之勢,有的已悄無聲息地夭折。

  在業界看來,多元化格局或許有利於現金流與利潤的增加,不過多元化之路依然布滿荊棘。如果過多偏離地產主業做創新,會產生專業技術不熟悉等問題,恆大需要警惕,必須充分估量市場風險,一旦冒進,很可能將面臨更大的困局。

  恆大助力造車意在拿地?

  根據騰訊財經報導稱,FF背後的投資人,很有可能是恆大集團。早在2017年底,恆大集團位於香港的基金就投資了FF注冊於開曼的離岸公司,投資金額約為3億美元。另據財聯社報導,許家印已確認投資了賈躍亭的FF,成立了專門的汽車團隊。恆大集團持有FF公司20%股份,已經成為FF的第一大股東,賈躍亭讓出大股東地位的條件是“鎖定FF的CEO15年”。

  提到恆大對FF的投資,不由聯想到之前FF關聯公司睿馳汽車,4月8日,以3.641億元成功競得南沙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製造業區塊400988平方米(大約601畝)土地,有消息稱,或有恆大集團的身影參與其中。

  《財經》新媒體記者在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上查詢發現,目前該地的交易狀態顯示為“成交”,進入競得後審核階段,受讓部門正是“睿馳智能汽車(廣州)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睿馳汽車為Smart Mobility(Hong Kong)Holdings Limited的全資子公司,而Smart Mobility的原名FF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對應的曾用中文名叫法法汽車生態(香港)有限公司,系賈躍亭位於美國洛杉磯的電動車公司FF的關聯公司。   

  消息一出,質疑聲也隨之而來。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對此拿地行為存有疑惑,樂視汽車已經在浙江德清和天津布局了兩個汽車產業園,在賈躍亭背負著巨額負債的情況下,FF還要另外花錢買地再建新的產業園,實在令人費解。如果恆大投資了FF,很多疑問都可引刃而解。

  不過,有不少人懷疑許家印的真實目的不是造車,而是希望通過電動車生產拿地。

  《財經》新媒體記者就此向恆大方面進行求證,恆大方面回應稱,“從上到下沒聽說,這種情況不做任何回應,不參與炒作。”

  業內最大的疑惑在於,有孫巨集斌的前車之鑒,許家印為何還一意孤行?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南沙本身的產業規劃以及其他領域來說,其實是有積極投入的必要性。當然從恆大的投資角度看,不是單純看重土地項目,或和恆大當前研究新科技產業的投資有關。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合作拿地主要因為賈躍亭在國內拿地難度很大,債務和信用問題都是他回國拿地的阻礙,所以才會用其他公司名義低調拿地。

  投資新能源車喜憂參半

  看準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僅恆大一家。早在2016年8月,格力電器就打算收購新能源車企銀隆,遇阻失敗也未打消董明珠對新能源電動車的熱衷。同年12月,聯合萬達等企業,投資20億元入股了新能源車企銀隆,其中王健林投資5個億。

  對於恆大將投資的焦點放在新能源汽車上,有觀點認為,借投資新造車勢力來入局新能源汽車風口似乎已成為一個潮流,這也是地產商們投資新造車勢力的主要目的之一。FF的創業或者說成長經歷顯示創新不容易,通過入股進入反而是比較好的投資機會,這樣就會帶來很多潛在收益,倘若恆大進行投資是一種試探的模式。

  張大偉表示,賈躍亭在其它領域投資是失敗的,但在造車領域很難說是完全失敗的。因為造車難度大,相關的研究和生產還未結束,不能武斷下結論。新能源汽車本身是一個高風險的產業,也是一個風口,就算不成功,恆大可以在過程中積累人才和經驗。未來,恆大布局高新技術產業能否獲利,還要看賈躍亭團隊的造車能力以及年底市場對FF91實現交付的成果檢驗。

  不過,在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賈新光看來,現在新能源汽車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不成熟,而業外是一個非常熱的趨勢,吸引很多投資人表示要投資幾百億美元,神話太多,破的也太多,要看誰先做出來,誰先賣多少,現在新能源汽車存在不正常的熱,不理性的熱。

  投資者所看到的新能源汽車的紅海,在賈新光來看是無法確定的。賈新光認為,增長快是基數很小,新能源生產廠家增多,基數越小增幅會越多,汽車產量接近3000萬量,如此基數的存在增長速度就會放緩,所以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並不能說它就是無限增長的市場。   

  陌生領域暗藏風險跨行需謹慎

  2014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房企正在開拓房地產業務之外的生存發展太空。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子業務成為公眾公司,恆大的多元化戰果也日漸浮出水面。

  恆大的多元化最早始於由住宅地產向商業地產的演進,隨後進軍體育、文化產業的初衷,也是為了配合地產業務的擴張。但從2014年之後,恆大的多元化布局逐漸外延式擴張,先後進入了百貨、礦泉水、糧油、畜牧業、乳業、母嬰等行業,搭建起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多元化架構。

  但現實殘酷還在於,不是所有投資都會一帆風順。礦泉水業務作為恆大迄今為止推廣上最為聲勢浩大的業務,也是恆大非地產業務中投入資源最多者,但也是虧損比較嚴重的業務。公開數據顯示,恆大冰泉啟動於2013年10月左右,當年獲得3480萬元收入,虧損卻高達5.52億元;2014年營業收入達到9.68億元,虧損卻是創紀錄的28.39億元;2015年前5個月獲得營業收入2.84億元,虧損有所縮小,但也高達5.55億元。

  2016年9月28日,中國恆大集團(3333.HK)在港交所發出公告,出售集團在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業務中的全部權益,總代價約為人民幣27億元。 

  不僅如此,恆大還一度宣布要進軍光伏產業,不僅與張家口政府簽訂900億元光伏發電戰略合作協定,還試圖收購國藏集團(00559.HK)發展新能源,但這一計劃最後無疾而終。

  恆大自上市以來,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皆處於穩定增長中。根據恆大集團發布2017年年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3110.2億元,同比增長47.1%;實現淨利潤370.5億元,同比增長110.3%。但是,隨著多元化業務一個接著一個上馬,恆大自然要被問及的一個問題是,地產主業會否被其他業務拖累?
   
許家印曾在2017年年報會中表示,要堅定不移的實施“規模+效益型”發展模式,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逐漸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

  恆大方面在接受《財經》新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2018年,恆大將拓展提速高科技產業。目前,恆大集團已經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全面合作協定,計劃未來十年投資1000億。在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機器人、現代科技農業等重點領域,和中國科學院共同創建引領前沿科技的“三大基地”。

  然而,中國企業墜入“多元化陷阱”者比比皆是,恆大又有多大把握闖過這個“關口”?
 
 “恆大正抓住了改革的紅利,類似投資其實前景是被看好的,高科技或者說新科技革命一直是創新中值得關注的內容。恆大當前資金實力雄厚,積極做多元化布局也屬穩妥,與該公司的多元化以及其他戰略因素有關。”嚴躍進帳析稱。 

  不過,嚴躍進建議道,“對於恆大來說,後續高新技術產業業務的投資力度預計還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消費市場認可方面需要謹慎投資。”

  對於恆大的多元化戰略,有業內人士指出,過多偏離地產主業做創新,會產生專業技術不熟悉等問題,恆大需要警惕。

  同策谘詢研究部總監張巨集偉認為,房企在“跨界”投資過程中應該注意把控市場風險,不能一味跟風激進地進入一些陌生領域,必須先進行詳盡的調查和完善的資源配置等,否則很可能水土不服。

責任編輯:李彥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