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琅琊榜》到《都挺好》 正午陽光距離上市還有多遠

【財聯社】(研究員 朱潔琰)正午陽光的新劇《都挺好》火了,自3月1日開播以來收視率和口碑持續高漲,由該劇引發的#原生家庭#、#重男輕女#、#父母偏心#等話題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可以說這是2019年第一部現象級作品。

“正午出品,必屬精品。”從《琅琊榜》到《偽裝者》,從《外科風雲》到《歡樂頌》,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再到正在熱播的《都挺好》,多部熱門劇集的播出,讓正午陽光為人所熟知,更被譽為國劇良心。

說到正午陽光,就不能不提山東影視傳媒集團(簡稱山影),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正午陽光的核心人物侯鴻亮曾經就是山影的總經理。2011年8月,正午陽光正式成立,起初只是一家後期製作公司,可以算是山影的一個工作室。公司最初的股東是山影的三位導演孔笙、李雪、孫墨龍,直至2014年侯鴻亮出走山影,加入正午陽光,公司才轉型為獨立製片公司。

自立門戶後的資本布局

自立門戶後,正午陽光就奠定了製片人中心製的基調。2014年的正午陽光,侯鴻亮持股31%,孔笙持股25%,李雪持股18%,孫墨龍持股15%,製片人和導演都與公司進行深度綁定。

隨著公司不斷壯大,外部資本開始加入。2016年1月25日,華人文化基金旗下的蘇州志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了正午陽光的第一大股東(持有25%股份),幾個月後,該公司的股權上升到35%。華人文化持續注入資本,據天眼查,如今華人文化一共持有正午陽光51%的股份,為控股股東。

圖|正午陽光股權情況,來源:天眼查

在獲得華人文化的投資之後,正午陽光又分別和三位明星劉濤、王凱、靳東成立了三家公司——錦麟影視、得舍影視和浙江得空影視。

圖|正午陽光與劉濤、王凱、靳東合開公司,來源:天眼查、財聯社

比起許多明星股東,正午陽光並未在母公司層面給到明星股權,而是選擇與明星一起成立子公司。侯鴻亮在2016年接受娛樂資本論採訪時給出了幾個關鍵信息,第一,新成立的三家公司與正午陽光之間不存在任何對賭關係,考慮到正午陽光未來有上市的可能性,在這三家公司中,正午陽光均為控股股東,三家公司都可以與正午陽光財務並表;第二,這些子公司並非藝人工作室的性質,王凱、靳東的經紀約仍在正午陽光,並不在他們和正午陽光成立的子公司,劉濤的經紀約在她與秦海璐一起成立的公司;第三,這3家公司主要用來開展投資,未來正午陽光所有影視項目,三家公司都有機會投資,甚至正午陽光之外的影視項目,三家公司也可以參與投資。

正午陽光這樣做,為的是與明星互惠互利。比如正午雖未能拿到劉濤的經紀約,但劉濤連續擔任了《琅琊榜》、《歡樂頌》兩部劇集的女主角。由靳東主演的《外科風雲》,出品方加入了正午與靳東成立的公司浙江得空影視。

正午陽光的商業邏輯

侯鴻亮曾經公開表示很欣賞HBO(美國家庭影院頻道)的商業邏輯,HBO依靠優質的原創內容建立品牌,已經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付費頻道。雖然HBO每年的產量不多,但每部劇的製作水準都很高,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其旗下劇目《監獄風雲》、《西部世界》以及《權力的遊戲》等是全球售賣的超級IP。

瞄準HBO,正午陽光也將優質內容作為立身之本,曾經《琅琊榜》從籌劃到播出耗時長達5年,即便是如今,正午一年出品的劇也不會超過5部。為了更好地做內容,正午還在2017年9月宣布取消藝人經紀業務,公司在公告中稱:“面對市場日益嚴苛的要求和觀眾越來越高的期待,正午陽光需要把更多,甚至全部精力投入到內容創作中。”

圖|正午陽光於2017年9月宣布取消藝人經紀業務,來源:正午陽光官方微博

付出總會有收獲。製片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就是電視劇的版權收入,而精品劇的單集版權價格已經突破千萬大關。電視劇版權銷售主要有直銷、聯合購買以及分銷這三種模式,其中最主流的是聯合購買,具體指電視台以及多個視頻網站共同購買某部劇版權。以《都挺好》舉例,其就屬於聯合購買,該劇目前在江蘇、浙江兩大衛視以及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大視頻網站同時熱播。

雖然正午陽光沒有披露電視劇的版權價格,但此前有媒體報導稱《如懿傳》在視頻網站賣到了一集900萬的高價,加上在東方衛視和江蘇衛視每集300萬的售價,《如懿傳》單集總價高達1500萬。以此推算,炙手可熱的《都挺好》版權收入可能接近5億元,製片方收入不菲。

那麽,收入可觀的正午陽光,距離上市還有多遠?其實,2017年的時候就有消息稱正午陽光的估值已經突破90億元,同時據第一財經報導,公司的上市計劃已經啟動,處於初級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傳出上市消息後,一向以質量取勝的正午陽光就出現不少內容注水:《歡樂頌2》的瘋狂廣告植入、《外科醫生》涉及的醫療題材的專業性、《琅琊榜2》中黃曉明的演技。

正午陽光似乎並沒有處理好資本和內容質量的關係。兩年的時間過去了,正午陽光上市的事情也沒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另外,2018年影視行業一直處於動蕩之中,從崔永元爆料“陰陽合約”揭開明星天價片酬和逃稅漏稅的問題開始,明星限薪令頒布、多檔綜藝節目遭停播、廣電總局就《境外視聽節目引進、傳播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強監管成為影視業主旋律。

監管趨嚴的同時,熱錢也在從影視行業加速撤離,多家影視上市公司業績巨虧、市值縮水。曾經被視為影視行業老大哥的華誼兄弟2018年淨利潤虧損9.86億元,同比下降219%。資本市場上,華誼兄弟的股價去年初還在9元上方徘徊,一年來股價持續下跌,最低到每股4.06元,跌幅超50%,市值縮水逾110億元。華錄百納、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等公司紛紛業績折戟,股價大幅下挫。

影視資本寒冬凜然之際,去年就有華視娛樂、新麗傳媒、開心麻花、和力辰光4家影視公司先後終止IPO。在IPO道路上頗為坎坷的新麗傳媒,最終的選擇是以155億元的天價賣身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一來實現曲線上市,二來緩解資金壓力。

在大環境不佳的背景下,正午陽光雖然爆款頻出,但上市之路看起來也並不好走,其未來會在資本市場上演怎樣的故事,還需要看公司管理層下一步的動作。

財聯社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