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道微生態醫學研究進展

人體微生態學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的結構、功能及其與宿主之間相互關係的生命科學分支。人體內的微生態系統共分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膚四大體系,其中腸道菌群作為消化道微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了機體內眾多的生理、病理過程。

腸道正常微生物群的

功能

主要包括:①參與物質代謝、營養轉化與合成等;②作為抗原,刺激宿主產生抗體,增強免疫力;③構成生物屏障,防止致病菌的侵入。

腸道微生態的影響因素

1.分娩方式:順產嬰兒經陰道分娩,母體陰道內的菌群為其出生後首先接觸到的微生物,故而順產嬰兒的初始化腸道菌群結構與母體的陰道微生態相似,以乳酸桿菌為主;而剖腹產嬰兒則是經肌肉、皮膚切口娩出,其首先接觸到的菌群來源於母體皮膚,故而其初始化腸道菌群結構與母體的皮膚微生態相似,以葡萄球菌為主。

2.餵養方式:由於母乳與配方乳在營養要素、免疫因子等成分上的差異,二者對腸道菌群結構的調整作用有所不同,進而導致不同餵養方式嬰幼兒之間的腸道微生態平衡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個性化的結構特徵。

3.年齡變化:宿主是微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員,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生理機能及免疫系統的變化均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腸道微生態的平衡。因而,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腸道微生態平衡的具體表現形式有所不同。

4.地域差異:在不同的地域,由於水、土等生存環境的差異,作物種植的品種、表現、產量及其他副業產品均可受到影響,導致不同地域人群之間的飲食結構、飲食習慣各有所異。而不同的飲食結構即可對腸道微生態的平衡產生一定的影響,如以有機蔬菜為主的飲食結構與腸道菌群多樣性的提高具有明顯的相關性,而生鮮牛奶的消費量則可顯著降低腸道內的菌群種類,但可促進梭狀芽胞桿菌及真桿菌的顯著增長。

5.運動習慣:運動可通過對機體生理狀態的調整,進而影響腸道微生態系統的平衡,使其在不同運動習慣的人群中呈現出個性化的特徵。

腸道微生態失調的病因

1.外源性病因:消化系統屬於開放性系統,與外界環境直接相通,故而,作為腸道微生物所處的巨集觀環境,外環境中的多種外源性因素均可對其產生影響,導致其失調。例如氣候因素、飲食結構、環境汙染、病原微生物感染、食品添加劑使用等,以上因素均會對腸道微生態產生影響,並導致微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

2.內源性病因:腸道正常菌群的免疫刺激及生物拮抗作用可增強宿主對致病菌的抵抗力,減少致病菌感染髮生的幾率。故而腸道微生態失調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於機體內部,即內源性因素導致的機體免疫力下降或局部損傷,影響腸道微生態的平衡,繼而使其在外源性因素的作用下發生紊亂。常見內因包括營養代謝障礙、器官功能失調、癌症(惡性腫瘤)的影響、內分泌激素的波動等。

3.醫源性病因:伴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及醫療手段的日益更新,醫源性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愈加受到重視。例如藥物的應用、放化療、外科手術的影響等。

腸道微生態失調主要是在外源性因素、內源性因素及醫源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的,且各個因素在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程及不同的病理中所發揮的影響強弱不一。腸道微生態失調主要表現為菌群比例失調以及菌群定位轉移。

腸道微生態失調與疾病

的相關性

腸道菌群參與宿主的營養代謝、免疫調節及生物拮抗的作用,保持機體的健康。由此,可以推測:腸道菌群失調,短鏈脂肪酸代謝障礙,結腸黏膜上皮細胞處於「飢餓」狀態,發育不良,導致機械屏障受損,黏膜通透性改變;且腸道黏膜相關淋巴組織對腸道菌群的耐受性降低,攻擊自身正常菌群,甚至是機體內的同源性物質,免疫調節紊亂;生物屏障破壞,定植抗力減弱,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強;多重機制引發機體內複雜的應激反應,各種通路呈現網路化的綜合作用,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發展。

文獻來源:甄建華,等.腸道微生態醫學研究進展概述[J].中華中醫藥雜誌,2017,32(7):3069-307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