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費伯雄著作:醇正和緩,大道至簡

孟河醫派之名首次見於丁甘仁次子丁仲英1927年在《喉痧症治概要》跋中說:「吾鄉多醫家,利濟之功,亙大江南北,世稱孟河醫派。」

孟河醫派醫家、弟子源於孟河,又陸續向外發展,逐漸遍布江蘇鎮江、丹陽、常熟、無錫、蘇州以及上海等地醫界,其影響波及全國,其中一部分成為後來的中醫名家及中醫教育家,是中醫事業繼承和發展的骨乾力量。

大家都知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費、馬、丁、巢四家。

今天簡單介紹孟河費氏之始——費伯雄老師的幾本代表性著作。

費伯雄著述頗豐,醫學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幾種。

01

為費伯雄代表著作。其原本著有《醫醇》書稿共24卷,分察脈、辨證、施治、醫理、治法、法外意六門,但未及刊行,因戰亂而毀。晚年追憶原書內容,重新撰寫成《醫醇賸義》計4卷,但不及《醫醇》24卷十之二三,遂於原書名續「賸義」二字,殊為憾事。書成於同治二年(1863年),刻印之後盛行於世。

本書系作者數十年治療經驗心得,以「首察脈,次辨證,次施治,此三者為大綱」。列述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候以及虛勞內傷等諸雜證(傷寒除外)。討論病證,隨載自擬效方及成方,皆平實可依。治病講究實效及變通化裁,自謂「就治字中,又分三層,曰理、法、意。醫有醫理,治有治法,化裁通變,則又須得法外意也」。語極中肯,較有參考價值。另認為升麻、柴胡、知母、黃柏、石膏、附子、肉桂七味葯(特別是升、柴、知、黃四味)不可輕用,尤為可貴的臨床經驗見解。

現存原刻本、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耕心堂刻本、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掃葉上房藏版。

02 《醫方論》四卷

本書是《醫方集解》的評述本。作者自序曰:「第書籍散失,學者難於博觀而約取之。鄉曲之士,每以《醫方集解》一書奉為枕秘,甫經臨症輒檢用之。殊不知,「集」中可用之方固多,而不可用者亦不少,漫無別擇,草菅人命矣!」作者依原書次序,一一加以評述。評價其臨床效用及,提出加減變化之法,並對原書中一些選集不當的方劑,闡述自己的見解。語簡明快,多中肯綮。對於各方原書記載的主治與注釋,一概不錄,以歸簡便。本書須與《醫方集解》相互參閱。

此書專為初學而設,作者另外說明,在醫學上若欲求更上一層,則當博覽群書,如《靈》《素》《傷寒》《金匱》以及金元四大家等,然後由博返約。

本書刊於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現存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刊本、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刊本、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重刊本、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上海掃葉上房刻本、《費氏全集》本。

03 《怪疾奇方》一卷

本書系費伯雄早年手稿,是費伯雄彙集的古今醫家治療少見或某些難治疾病的經驗方,包括藥物、物理、及精神方面的治療方法。全書收載怪疾奇方148條,144症,152方。部分內容見於《本草綱目》各家劄記和鮑相璈氏《驗方新編》奇病各門等。其中部分內容顯屬荒誕不經,如吐出雞雛、背中跳出一蛇等。

現存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刻本、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眾寶室刻本。

04 《食鑒本草》一卷

本書為費伯雄為病人或虛勞者的食宜而作。先列食物,分為谷、菜、瓜、果、味、禽、獸、鱗、甲、蟲共10類,計96種,主要論及食物的禁忌,較少談其功用。後述食療之法,分為風、寒、暑、濕、燥和氣、血、痰、虛、實共10門計74條。包括粥、湯、膏、餅、酒、茶、糕、乳、煎、羹等調製之類型。

現存《珍本醫書集成》本。

另外,費伯雄還著有《費批醫學心悟》傳世,後人及弟子尚輯有《費伯雄醫案》行世。

書名:

費伯雄醫著大成

出版日期:

2019-02

本書選錄費氏著作 4 種: 《醫醇賸義》《醫方論》《食鑒本草》《費伯雄醫案》。

(掃碼下單)

限時打折!

限時打折!

限時打折!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